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坚庆 《吉林医学》2014,(34):7621-7622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D)及探诊出血指数(BI)等牙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65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CAL、PD及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局限型(41例)治疗3个月后CAL、PD及CI均较治疗1个月后有明显改善,广泛型(24例)治疗6个月后CAL、PD及CI均较治疗3个月后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相关指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古丽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25-5126
目的 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牙科接受治疗的4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21例为局限型,25例为广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的全口牙探诊深度(PD)、 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PD、CAL以及BI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其PD和CAL指标与治疗1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其PD与CAL指标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第一恒磨牙CAL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 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中期的效果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5月于我院牙周科就诊的10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LAg P)50例,广泛侵袭性牙周炎(GAg P)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LAg P和GAg 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 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 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LAg P和GAg 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基线时两组患者间和牙周炎组治疗前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血清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指标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6):851-854
目的:探究改良Widman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29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3例对照组和66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行改良Widman翻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分析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I、SBI、CAL、PD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周,观察组PLI、SBI、P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PLI、SBI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对照组PL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PLI、SBI、CAL、P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分别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4个炎性因子与治疗前没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的4个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其中IL-1β、IL-6、TNF-α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良Widman翻瓣术对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炎性因子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可以作为重度牙周炎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0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指数BI)。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情况越明显。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牙周状态相关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血清和龈沟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8.
罗来才 《吉林医学》2013,34(15):2988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经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的变化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PLI、SBI、PD、TNFα及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牙周指标和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9.
汪涌  陈莹  许晓红 《安徽医学》2014,(7):875-877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孕期牙周指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周炎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牙周炎组进行牙周治疗,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检查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ELISA法测定血清IL-1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和对照组之间,PLI、PD、CAL、BI和血清I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炎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可降低孕期血清IL-1水平,改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于伴发冠心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IL-8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70例伴发冠心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血清IL-8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PD、CAL、SBI及TC-C、TG-C、HDL-C、LDL-C、血清IL-8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使用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有效改善其血清IL-8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79-1182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凝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D、CAL、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PD、CAL、S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患者PD、CAL、SBI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凝胶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574-576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矫治;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组织状况及牙齿松动度(TM),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牙龈退缩指数(GR)则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D、CAL、SBI及PLI明显高于对照组,G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M明显改善,其中0°牙齿数量增多,Ⅰ°~Ⅲ°牙齿数量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及牙齿松动状况,降低牙周周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牙周科就诊患者213例,其中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102例(观察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11例(试验组);另从体检中心牙周健康人群中选择30名作为对照组。检查基线水平和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各组的牙周状况,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RP、TNF-α及IL-6)和HbA1c含量。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观察组的PD、CAL及SBI值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RP、TNF-α及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观察组的PD、CAL及SBI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观察组的CRP、TNF-α及IL-6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的HbA1c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HbA1c含量显著下降,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畸对于牙周炎患者炎性状态与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 9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月—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2组患者龈沟液与血清中的炎性状态[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超敏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a)]与牙周状态[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PBI)、牙齿松动度(TM)、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I)]。结果 治疗前,2组龈沟液与血清IL-1β、IL-8、hs-CRP、TNF-a、IL-5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PD、PBL、TM、CAL、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对于牙周炎患者的炎性状态与牙周状态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牙周基础治疗。1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治疗后患者PLI、SBI、PD等牙周指标和TNF-α、IL-6等炎症因子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中疗效较满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邢怡  陈北  郭小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496-1500
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参数、龈沟液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米诺环素+碘甘油+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牙周致病菌、牙周参数[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指数(CAL)、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骨代谢因子[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及伴放线放线杆菌比例、牙周参数PD、CAL、BI、PLI和龈沟液中IL-6、TNF-α、MCP-1、MMP-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PIN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TX、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及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牙周致病菌,缓解牙周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6例伴有冠心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和牙周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与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经牙周治疗后PLI、BI、PD、CA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RP、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8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能改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其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大家健康》2013,(16):113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和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00名,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其中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PLI)、探针出血(BOP)、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周探诊深度(PD)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LI、BOP、SBI及PD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PLI、BOP、SBI及PD值均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的对侵袭性牙周炎的进行临床治疗,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永彩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090-2091
目的:分析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对本研究选取的100例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局限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比较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比较差异显著(P〈0.05),探诊出血指数(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的PD、CAL和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比较PD、CAL以及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比较 PD、CAL 和 BI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IL-17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症牙位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龈沟液中IL-17的浓度和总量。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IL-l7浓度和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显著上调(P<0.05),且IL-l7浓度、总量与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临床附着丧失(CAL)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IL-l7发挥了重要的致炎作用。龈沟液中IL-l7的浓度、总量与牙周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提示牙周炎活跃期的一个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