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环境因素中,如饮食、地域、抗生素治疗、补充益生菌、肠内营养等对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的学说包罗万千,可以说是对宿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尽管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没有被破译,但是它们可以刺激黏液分泌,抑制致病菌定植,纠正菌群失衡,改善屏障功能,下调先天免疫系统受体的表达,平衡T细胞亚群之间的均衡,改变一些基因的表达。另外免疫调节还产生了短链脂肪酸和其他代谢产物,这些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中数量众多的异种成分, 与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复杂的双向作用。一方面, 菌群和人体的共生依赖于免疫耐受形成; 另一方面肠道相关免疫组织的发育和免疫细胞的激活亦受到源自菌群的异源性信号密切调控。因此, 肠道菌群对于正常免疫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 反之, 免疫系统的改变亦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紊乱,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异常可能影响局部乃至全身免疫系统, 进而参与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临床研究表明, 益生菌补充和健康人粪菌移植联合传统免疫治疗能够提高耐药患者的疗效, 提示肠道菌群可能是潜在的重要治疗靶点, 因此了解肠道菌群在人体免疫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与胆汁酸代谢、肠道菌群分布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结肠直肠癌患者80例,比较结肠直肠癌组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的总胆汁酸、次级胆汁酸表达水平。收集癌组织黏膜、正常癌旁组织黏膜对应部位的粪便,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体检人群相比,结肠直肠癌患者总胆汁酸及次级胆汁酸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5);与癌旁组织中的粪便组织相比,癌组织处的肠道菌群微生态显著改变(P 0. 05)。可能引起肠道炎症、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发生的多种条件性致病菌在癌组织处的相对丰度明显上升。结论在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总胆汁酸与次级胆汁酸表达水平的异常、肠道菌群微生态的改变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生物组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及菌群代谢产生的芳香烃受体激动剂、短链脂肪酸和脂多糖等对损伤后继发性炎症反应的潜在影响,调节肠道菌群或补充菌群代谢产物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的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有慢性、复发性等特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普遍认为UC的发病与基因易感性,宿主的免疫系统失调,共生的肠道菌群紊乱,氧化应激以及炎症介质的参与等有关。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已成为UC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各种益生菌、致病菌的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它们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到的作用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就UC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胆汁酸(BAs)、色氨酸(Trp)等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脓毒症中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发展,这些代谢产物及相关调控分子有望成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靶点。本文将对常见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失调症。肠道菌群改变可能会导致便秘等肠道功能性疾病,而且肠道菌群的调节用于便秘等相关肠道功能性疾病的治疗疗效已得到确认。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16S r RNA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细菌培养法,被广泛用于肠道菌群分析。不同研究得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不尽一致,但大部分研究指出,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下降以及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降低。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调节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疗效也不尽相同。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等微生态制剂以及粪便菌群移植可用于肠道微生态调节。大多数研究指出,益生菌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排便次数,减轻患者其他的相关症状。该文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性改变以及微生态制剂对便秘的治疗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不仅与炎症性消化道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主要通过短链脂肪酸(SCFA)、胆汁酸参与的多种代谢途径,内毒素分泌与循环以及多巴胺、肠上皮禁食诱导脂肪细胞因子(Fiaf)、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等多种细胞因子与生物活性酶影响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通过粪便移植、益生菌、抗生素或饮食等方法调整菌群结构与功能可为冠心病的预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在维持正常的肠上皮和肠道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因化疗、全身照射(TBI)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改变机体原有肠道菌群的构成,导致共生菌减少、菌群多样性降低.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相联系,通过改变肠道免疫耐受及免疫应答功能,影响患者allo-HSCT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以及益生菌、益生元的适当使用,可以减少allo-HSCT过程中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破坏,改善患者预后.笔者拟就患者接受allo-HSCT后,肠道菌群改变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气道、肠道都定植有大量的微生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气道、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而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又能经"肠?肺轴"参与调节慢阻肺患者肺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本文旨在对慢阻肺患者气道、肠道菌群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组成、多样性的改变,以及吸烟、治疗方式等对其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