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初诊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5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和同期前列腺无骨转移病例5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单因素分析中,年龄、PSA值、Gleason评分、有无包膜浸润、有无淋巴结增生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28)、PSA值(OR=1.217)、Gleason评分(OR=7.023)、有无包膜浸润(OR=34.607)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PSA、Gleason评分和包膜浸润均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高危患者应高度警惕骨转移,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多种临床因素与骨转移的相关性,探索前列腺癌病人骨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研究、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4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和同期35例前列腺癌无骨转移病例的年龄、ALP、PSA、ESR、Gleason评分、病理免疫组化中的雄激素受体(AR)表达及ki-67表达进行分析,探索上述指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各指标组间对照比较中,骨转移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年龄、ALP、PSA、ESR、Gleason评分、AR表达及Ki-67表达等与骨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ALP、ESR、Ki-67表达等指标不是骨转移的独立相关性因素(P>0.05).PSA、Gleason评分及AR表达是骨转移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是0.008、0.013、0.005,OR (95% CI)分别是1.005(1.001,1.009)、5.356 (1.431,20.039)、18.594(2.460,140.524).PSA、Gleason评分及AR表达的cutoff值分别是67.1 ng/mL、7.5、2.5,灵敏度分别是55.6%、75.6%、84.0%,特异度分别是97.1%、82.9%、91.4%.结论 血PSA、前列腺癌组织Gleason评分及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程度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因素,年龄、ALP、PSA、ESR、ki-67表达等指标并不能准确预测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界定国人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高危因素,初步确定骨转移极低风险患者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5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初次确诊的49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确诊后均行99mTc MDP注射的全身骨骼ECT扫描.分析所有患者确诊时的年龄、穿刺前末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临床T分期、前列腺穿刺Gleason评分及骨扫描、相应MRI/CT结果.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得出预测骨转移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496例患者中,81例(16.3%)存在骨转移.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的年龄无差异,但骨转移组患者PSA水平大于无骨转移组(P<0.001).随着PSA水平、临床T分期或穿刺Gleason评分升高,骨转移风险增大(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前PSA>20 ng/mL、临床T分期为T3~T4和活检Gleason评分≥8是骨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SA>50 ng/mL和活检Gleason评分≥8是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初诊PSA≤20 ng/mL且Gleason评分≤6的79例前列腺癌患者无一例出现骨转移.结论 初诊PSA≤20 ng/mL且Gleason评分≤6的中国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非常低,这部分患者在初诊时不需要行骨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4.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8):1048-1051,封4
目的探究雄激素受体(AR)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前列腺癌组,另择同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前列腺组织AR的表达及血清PSA水平,计算FPSAR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组织AR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增生组(x~2=17.934,P0.05),血清PSA显著高于增生组(t=26.919,P0.05),FPSAR水平显著低于增生组(t=7.3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织中AR的表达、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分化程度、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骨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PSAR水平与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骨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骨转移、血清PSA水平、FPSAR水平、组织AR表达情况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血清PSA水平及组织AR表达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AR表达及血清FPSAR水平降低,血清PSA水平升高,且与肿瘤侵袭性及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整理北京积水潭医院4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根据患者骨转移病灶影像学特点分为成骨型组、溶骨型组以及混合型组.分析血清总.PSA以及前列腺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在3组中有无差异.结果 44例患者平均年龄70岁,其中成骨型骨转移33例(75.00%),溶骨型骨转移9例(20.45%),混合型骨转移2例(4.55%).血清PSA均值在成骨型,溶骨型及混合型3组分别为(590.3±177.O)μg/L、(249.0±66.6)μg/L以及(156.5±42.1)μg/L,ANOVA分析显示3组之间血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型组中Gleason评分均值为7.4(6~10分),其中高中分化(Gleason评分≤7)22例(66.7%),低分化者(Gleason评分>7)占11例(33.3%);溶骨型组中Gleason评分均值为8.0分(6~10分),其中高中分化以及低分化分别为3例(33.3%)和6例(66.7%),统计学显示两组之间Gleaso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两例Gleason评分均为8分.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类型与血清PSA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泌尿科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24例,按照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36例,高危组59例;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分级患者术后临床康复情况。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OR=2.343,P=0.008)、体质量指数(OR=1.021、P=0.006)、前列腺炎(OR=3.561、P=0.007);前列腺癌患者的保护因素有首次遗精时间(OR=0.321、P=0.005)、首次性生活时间(OR=0.776、P=0.003)。高危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效果最差、Gleason评分越高预后越差。高危、中危、低危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7.63%、27.78%、13.79%,高危组患者复发率明显大于中危和低危组患者(X~2=6.253、7.142,P<0.01);高危、中危、低危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分别为11.86%、5.56%、3.45%,高危组患者病死率明显大于中危和低危组患者(X~2=8.214、7.142,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大、超体质量、前列腺炎;保护因素有首次遗精时间晚、首次性生活时间晚。高危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中危和低危患者,前列腺癌患者的分级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4):254-257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FPSA/PSA比值与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28例,经核素骨显像后分为无骨转移组56例和骨转移组72例;另取同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健康男性体检者各56例作对照,检测各组对象血清PSA、FPSA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PCa患者的PSA、FPSA水平高于PCa无骨转移组、BPH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PCa患者的FPSA/PSA明显低于BPH患者及健康体检者(P<0.05),而PCa骨转移组与PCa无骨转移组的FPSA/PS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疾病恶化与PSA水平值呈正相关(r=0.516,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与PSA水平值呈正相关(r=0.494,P<0.05);前列腺疾病恶化与FPSA水平值呈正相关(r=0.442,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与FPSA水平值呈正相关(r=0.438,P<0.05);FPSA/PSA与前列腺疾病恶化无统计学相关性(r=-0.108,P>0.05)。结论 PSA、FPSA水平值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呈正相关,FPSA/PSA比值下降对前列腺恶变有诊断意义,PSA、FPSA与FPSA/PSA三者联合检查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28-431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旨在预防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方法:选取8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尿失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尿失禁,n=31)及对照组(术后未发生尿失禁,n=5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BMI指数、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手术史、膀胱颈是否保留、PSA值、Gleason评分,使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探究前列腺癌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程、PSA值及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指数、前列腺体积、合并前列腺手术史及膀胱颈保留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指数、前列腺体积、合并前列腺手术史及膀胱颈是否保留是前列腺癌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提示,BMI指数、前列腺体积、合并前列腺手术史及膀胱颈是否保留均对前列腺癌术后发生尿失禁的预测有一定诊断价值,ROC-AUC分别为0.735、0.772、0.736、0.721。结论:BMI指数高、前列腺体积大、合并前列腺手术史以及未保留膀胱颈的前列腺癌术后有发生尿失禁的风险,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MRI)扩散加权定量参数常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活检穿刺证实为前列腺癌,术前均进行MRI和血清PSA检查,根据Gleason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组(n=9例,2~4分)、中分化组(n=32例,5~7分)和低分化组(n=21例,8~10分),比较不同病理分组患者ADC值及t PSA、f PSA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ADC值与Gleason评分及t PSA、f PSA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ADC值逐渐降低,t PSA、f PSA逐渐升高,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结果分析显示,ADC值与Gleason评分和t PSA、f PSA成负相关(P<0.05);直线相关散点图显示,ADC值与Gleason评分和t PSA、f PSA存在直线相关性(R2=0.832,P <0.05;R2=0.381,P <0.05;R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P)后患者生化复发(B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RP治疗的4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的相关参数。根据是否术后出现BCR,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复发组患者术前PSA值(39.2±27.8)μg/L、术前Gleason评分(7.26±1.13)、术后Gleason评分(7.14±1.10)、手术切缘阳性率(20.5%)、包膜侵犯阳性率(21.1%)、精囊侵犯阳性率(19.5%)、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0.5%)显著高于非复发组[(31.4±27.2)、(6.81±1.31)、(6.89±1.26)、(8.3%)、(9.0%)、(8.3%)和(7.6%),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值、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PSA、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