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银徐  曹颖 《山东医药》2013,(34):53-54
目的 探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进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及螺钉行坚强内固定.术后6周行X线检查,对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术后1年两组内固定物的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张口度、咀嚼效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年PLLA接骨板基本分解吸收完毕,而对照组内固定物无法吸收,且有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结论 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用于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材料无需取出,避免了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终端骨折老年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予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术后1、3、6、12个月时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临床优良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时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终端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疗效。方法抽选老年IFF患者188例,观察组124例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64例、半髋关节置换术60例);对照组64例行内固定手术干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31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33例];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指标、术后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手术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行走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全髋亚组与半髋亚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亚组与PFNA亚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 w、3、6、12个月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术治疗老年IFF疗效较内固定手术好,促进术后髋关节恢复,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黄光磊 《山东医药》2011,51(38):102-102
目的观察用钛类材料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33例上颌骨骨折患者,28例采用钛类材料内固定,为观察组;5例用传统材料手术内固定,为对照组。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X线或CT,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25例、未完全愈合3例,对照组愈合2例、未完全愈合3例。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相比P〈0.05。术后6个月评观察组优22例、良5例、差1例,对照组分别为0、2、3例。两组疗效相比P〈0.01。结论上颌骨骨折应用钛材料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髋关节脱位和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6个月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近期疗效显著优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AL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和生物力学指标,以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轴向压缩和破坏载荷大于对照组,扭转刚度小于对照组(P<0.001)。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等Harris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发挥更好的生物力学作用,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降钙素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均常规补充碳酸钙D3片,降钙素组加用鲑鱼降钙素。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检测腰椎部骨密度与肩关节Neer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除对照组有2例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均骨折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1、2年,所有患者腰椎骨密度T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降钙素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降钙素组术后1、2年的肩关节Ne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降钙素组未发生影响治疗进程的并发症。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肢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老年胫骨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锁定与解剖钢板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骨折老年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对照组给予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骨痂形成、肿胀消退及住院天数;应用Johner-Wuhs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裸关节恢复优良率,同时采用Kofoed评价术后患者裸关节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临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Kofoed评分显示实验组术后1、3、6、12个月裸关节恢复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胫骨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锁定术后引发并发症率明显低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5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行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52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皮缘坏死、骨折畸形愈合以及螺钉松动断裂,治疗组切开感染2例(3.77%),对照组8例(15.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具有疗效好,骨折愈合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按照骨折情况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法固定骨折。观察组于入院后第2天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术后2 w改阿仑膦酸钠口服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术后2 w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治疗疗效及Harris功能评分,术后第1天及术后6个月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变化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功能评分较术后第1天显著增加(t_(观察组)=25.994,t_(对照组)=18.360,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555,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股骨颈和L2~4骨密度较术后第1天显著增加(t_(观察组)=20.307、19.496,t_(对照组)=7.319、9.372,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股骨颈和L2~4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2.496、8.665,P0.05)。两组术后6个月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和骨钙素(MID)水平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t_(观察组)=22.320、13.447,t_(对照组)=12.484、8.328,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PINP和MI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9.562、4.67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良好,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髋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1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比较两组疗效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C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为85.25%,对照组为89.7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并发症发生少和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骨重建钉组60例和外固定支架组60例,术后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复位情况、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随访12个月左右的关节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支架组优于重建钉组;而重建钉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支架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重建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好,是较好的选择;而支架固定最适宜手术耐受力差的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HSS)优于对照组(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分为实验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和安全性基本相同,但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改善患者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术,研究组行切开复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恢复桡骨长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05~2013-08该中心接收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施行骨折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及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骨折内固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特点.结果 ①置换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②置换组内科相关并发症,固定物松动率以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内固定组(P<0.05).③术后随访12~33个月,末次随访时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但术后功能恢复有限,对于预期寿命较长、全身状况较好的骨质疏松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患者疗效。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颌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颌间牵引钉与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术后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手术用时、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情况相关指标[菌斑指数(PI)、软垢指数(DI)、牙龈指数(G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相比,研究组97.56%(40/41)远高于对照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I、DI、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I、DI、GI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与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应用于颌骨骨折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性优良率,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对牙周组织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