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初诊T2DM患者,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T2DM接受单纯胰岛素(Ins)治疗12 w,于治疗后分别采血,运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和IL-4在Th1/Th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T2DM Ins治疗前表达CD4+IFN-γ和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1.99±0.28)%和(2.82±0.35)%,Th1/Th2比率为0.76±0.06,治疗后表达CD4+IFN-γ和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89±0.31)%和(2.23±0.27)%,Th1/Th2比率为1.35±0.08,治疗前后相比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有所下降(P>0.05),治疗前后Th1/Th2比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DM Ins治疗后Th1、Th2细胞、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oma B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能调节T2DM患者Th1/Th2的免疫失衡,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 w,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两组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 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杀伤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早期活化T细胞、总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结果前列地尔注射液干预治疗2 w后,治疗组患者UAER、m ALB、β2-MG、MDA、ROS、早期活化T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SOD、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具有调节老年DN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状态,并探讨针对性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合并T2DM患者34例,随机分为COPD+T2DM未干预组16例和COPD+T2DM干预组18例;单纯COPD患者18例作为单纯COPD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单纯COPD组患者给予常规COPD对症治疗,COPD合并T2DM患者给予常规COPD及T2DM对症治疗;COPD+T2DM干预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免疫治疗,10 mg/d,皮下注射,连用14 d;COPD+T2DM未干预组不额外加用任何免疫制剂。记录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水平及IFN-γ/IL-4,比较治疗前后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为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变化。结果治疗前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且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单纯COPD组,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单纯COPD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T2DM干预组CD+4细胞分数高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P0.05)。治疗前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均高于单纯COPD组,血清IL-4水平均低于单纯COPD组(P0.05);治疗后COPD+T2DM干预组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低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IL-4水平高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存在CD+4/CD+8细胞比值及Th1/Th2细胞比值失衡,Th细胞亚群向Th1细胞极化趋势明显,治疗中加用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后可有效抑制Th1细胞极化趋势,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老年DN患者38例(早期DN23例和中、晚期DN15例),另择同期老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19例,同期健康老年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不同分期的老年DN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IGT组和对照组,而前两者的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晚期DN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DN组,而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P<0.01)。结论老年DN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并随病情分期升级而进一步失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9辅助性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及肺炎患者各30例,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9辅助性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的频率。哮喘患者使用氨茶碱片进行治疗,4周后复测CD+4CD+29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结果哮喘患者患者CD+4CD+29T细胞及IL-4均明显高于肺炎组及健康志愿者组(P0.05),但后两者无组间统计学差异;哮喘组与肺炎组IFN-γ无组间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患者CD+4CD+29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IFN-γ明显回升,IL-4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 CD+4CD+29辅助性T细胞含量升高是哮喘的一个免疫机制,该细胞分泌的IL-4诱发Th2类免疫反应,可介导哮喘的体液免疫从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7、Th1、白细胞介素(IL)-23及干扰素(IFN)-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该院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36例老年SLE患者与同时期的2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Th17细胞、Th1细胞百分比,IL-23及IFN-γ浓度,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另外对SLE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与SLE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组、活动组、非活动组的Th17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IL-23及IFN-γ浓度均高于健康组(P<0.05),Th1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与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SLE活动组的Th17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和IL-23浓度均高于非活动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IL-23浓度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78、0.56,P<0.05),而Th1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IFN-γ浓度均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IL-23及IFN-γ的表达增高,Th1细胞表达无差异,Th17细胞与IL-23的表达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诊疗的40例MM患者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效应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及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分析MM患者细胞免疫指标与血红蛋白(Hb)、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血清钙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CD4+/CD8+、DC1/DC2、CD8+CD25+/CD3+T细胞的比值均降低;Th1/Th2比值显著降低(P0.05);CD4+CD25+/CD3+T细胞的比值升高(P0.01)。与初诊组相比,化疗后MM患者CD4+/CD8+、DC1/DC2及Th1/Th2比值显著升高(P0.05)。CD8+CD25+/CD3+T的比值升高。与稳定期MM患者相比,进展期患者CD4+/CD8+、DC1/DC2、Th1/Th2及CD8+CD25+/CD3+T均降低,CD4+CD25+/CD3+T升高。CD4+/CD8+、DC1/DC2及Th1/Th2降低的MM患者,同时伴有β2-MG和肌酐升高(P0.01),血红蛋白降低(P0.01),白蛋白及血清钙降低。CD4+CD25+/CD3+T及CD4+CD25+CD127low/CD4+T升高的MM患者,伴有β2-MG和血清肌酐上升,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降低。结论 MM患者T细胞亚群、DC、辅助性T细胞及效应性T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调节性T细胞相对数量增多,这些异常和MM病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T细胞亚群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及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138例T2DM患者(T2DM组),15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pre-DM组)、84例超重/肥胖患者(OW/OB组)和72名健康体检者(NC组),研究各组CD4+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pre-DM组、T2DM组FPG、2hPG、C-P、FIns、HOMA-IR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OW/OB组、NC组(P0.05)。T2DM组FPG、2hPG、C-P、FIns、TG、TC、HbA_1c、HOMA-IR及hsC-RP均高于pre-DM组(P0.05)。pre-DM组Th1、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均低于OW/OB组及NC组(P0.05),Th2、Th17细胞比例高于OW/OB组、NC组(P0.05)。T2DM组Th1、Treg细胞比例低于pre-DM组(P0.05),Th2、Th17细胞比例高于pre-DM组、OW/OB组及NC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hPG、C-P、TC、HbA1c、HOMA-IR及hsC-RP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参数有相关性(P0.05)。结论 T2DM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CD4+T细胞亚群细胞比例失衡,CD4+T细胞亚群失衡状态在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胸腺肽α 1(Tα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评价Tα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T α 1组25例,给予Tα1(1.6mg,sc,2次/wk,3-6 mo)治疗,联合组35例,给予T α 1联合贺普丁(0.1 g,po,1次/d,3-6 mo)治疗,另选60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保肝治疗.应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以IFN-γ代表Th1,IL-4代表Th2,从而计算Th1/Th2比值;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外周血CD4+T,CD8+T细胞亚群.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显著(P<0.01);联合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或HBeAg阴转(9例)及HBV-DNA定量指标降低(14例),与对照组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但T α 1组分别与对照组、联合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 α 1组治疗后CD4+T细胞增高(由31.3±2.4增高到36.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T细胞稍高且CD4+/CD8+无明显变化,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浓度(由71.3±21.0增高到83.7±21.4)及Th1/Th2比值升高(由0.79±0.2增高到0.98±0.3)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IL-4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α1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病毒清除和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各25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收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8 T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 T/CD8 T淋巴细胞比例比值。采用胞内染色方法分析外周血干扰素(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结果与手术前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8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LC组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比值未出现显著变化;OC组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外周血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LC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要轻于OC,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OCS1和SOCS3低甲基化对川崎病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36例,健康同年龄对照组16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蛋白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D4+T细胞SOCS1、SOCS3、T-bet、干扰素(IFN)-γ、GATA3、IL-4基因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和CD4+T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I);甲基化特异性定量PCR(MethySYBR PCR)检测CD4+T细胞SOCSl基因外显子2、SOCS3基因5'端非翻译区(5'-UTR)3个可能的STAT3结合位点CpG岛甲基化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浆IL-6浓度[分别为(51.8±16.3)pg/ml和(8.6±2.0)pg/ml]、CD4+T细胞pSTAT3 MH水平[分别为(52±14)和(10±4)]显著上调(P<0.05).其中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川崎病-CAL+)IL-6和pSTAT3 MFI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IL-6为(87.2±27.4)pg/ml与(36.2±12.8)pg/ml,P<0.05;pSTAT3 MFI为(75±15)和(42±11),P<0.05].②急性期川崎病患儿Th1、Th2细胞比例及相关因子(T-bet、IFN-γ、GATA3和IL-4)表达明显增高(P<0.05),Th1/Th2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川崎病-CAL+组Th1、Th2细胞比例及相关因子表达水平高于川崎病-GAL-组(P<0.05),而Th1/Th2比值则略低于后者(P<0.05).③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D4+T细胞SOCS1和SOCS3 mRNA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对照组(P<0.05),其中川崎病-CAL+组 SOCS1和SOCS3 mRNA表达低于川崎病-CAL-组(P<0.05);健康对照组SOCS1基因外显子2、SOCS3基因5'-UTR区第3个STAT3结合位点的CpG岛完全去甲基化,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呈低甲基化状态(P<0.05),其中川崎病-CAL+组去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川崎病-CAL组(P<0.05);各组SOCS3基因5'-UTR区第1、2个STAT3结合位点CpG岛均处于完全去甲基化状态(P>0.05).结论 SOCS1和SOCS3基因低甲基化所致表达相对不足可能是川崎病Th1/Th2细胞失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Th17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4例PBC患者(PBC组)和20例健康人群(HC组)的外周血和肝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T淋巴细胞/Th17的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7、IL-22水平,比较2组间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清IL-17、IL-22与ALP、GGT的相关性,同时对比CD4~+T淋巴细胞/Th17、IL-17在PBC不同病理学分期表达的水平。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Th17和血清IL-1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IL-17表达水平与ALP、GGT均呈正相关(P0.05),PBCⅢ-Ⅳ期外周血、肝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Th17水平高于PBC I-Ⅱ期(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Th17在PB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D4~+T淋巴细胞/Th17的深入研究可能对于明确PBC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福辛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例临床蛋白尿期的(24h尿蛋白≥1g)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服用福辛普利10mg,1次/d,治疗组服用福辛普利10mg,1次/d,以及骨化三醇0.25μg,1次/d。每组30例,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出现下降,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外周血CD3+T细胞明显升高(P<0.05),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福辛普利能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Th细胞亚型分布情况,揭示男性免疫性不育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h1和Th2的效应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在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免疫性不育患者CD3+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免疫性不育者CD4/CD8比值下降并倒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IFN-γ mRNA在免疫性不育组的表达量显著上调,IL-4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免疫系统出现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及Th细胞分化向Th1细胞方向极化偏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Th1/Th2和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其意义。方法3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Treg CD4~+T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表达情况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中Th1细胞亚群降低,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T盒子21转录因子(T-bet)表达均显著降低(P0. 05);Th2,Th17,Treg细胞亚群比例均升高,其各自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3,IL-17α、IL-17f、IL-21、IL-22,IL-10、IL-35、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转录因子GATA3,维甲酸孤儿核受体家族(ROR)γt,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 3表达均显著提高(均P0. 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亚群受到了抑制,Th2、Th17、Treg细胞亚群都得到促进,提示这些CD4~+T细胞亚群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用艾灵颗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对CD4+、CD8+ T细胞数量及分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中药艾灵颗粒对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对45例HIV/AIDS病人给予艾灵颗粒治疗,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在疗前疗后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中的CD4+、CD8+、CD3+ T细胞计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检测CD4+、CD8+T细胞分泌IFN-γ、IL-4的能力。结果艾灵颗粒的短期治疗能够维持CD4+ T细胞数量的稳定,提高CD4+ 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P0.05),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D8+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P0.05);CD4+ 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与分泌IFN-γ能力存在中等正线性相关(P0.05)。结论中药艾灵颗粒可能通过恢复CD4+ T细胞数量,进而提高其分泌IFN-γ的能力,同时降低CD8+ 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来调整Th1与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对艾滋病疾病进程产生影响;CD4+ T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对提高分泌IFN-γ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中药的有效干预不仅对免疫细胞数量,更对免疫细胞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采集15例活动期皮肌炎(DM)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磁珠分离获得CD4+T细胞,RT-PCR检测其IFN-γ、IL-4 mRNA,观察IFN-γ和IL-4表达与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活动期DM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的IFN-γ、IL-4 mRNA分别为0.698&#177;0.468、1.028&#177;0.54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0.359&#177;0.208、0.628&#177;0.354(P均〈0.05)。活动期DM患者CD4+T细胞的IL-4 mRNA与血清CK含量呈正相关(r=0.584,P〈0.05)。认为活动期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显著升高,无明显极化现象,CD4+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可能与DM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亚型(Th1/Th2)细胞及其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在血及脑脊液中的分布特点,探讨系统及局部的Th1/Th2免疫应答在人类结核性脑膜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核性脑膜炎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及脑脊液标本中Th1/Th2的百分含量,同时,应用流式微珠阵列(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测定血清及脑脊液标本中IFN-γI、L-4的浓度,并测定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Th2细胞的百分含量与IFN-γI、L-4的浓度进行对照。结果(1)结核性脑膜炎组治疗前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血清IFN-γ、IL-4的浓度(中位数)治疗前分别为3.8%&#177;0.9%、2.03%&#177;1.51%、29.05、55.05 ng/L;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4.0%&#177;0.8%、1.6%&#177;1.1%、30.60、52.70 ng/L;健康对照组为6.3%&#177;2.6%、1.7%&#177;0.6%、65.95 ng/L、50.30 ng/L。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核性脑膜炎组外周血中Th1水平、血清IFN-γ浓度显著降低(P&lt;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CD19+CD24hiCD38hiB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T细胞、IFN-γ+CD4 T细胞和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采用CFSE染色方法检测CD19+CD24hiCD38hiB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19+CD24hiCD38hiB细胞与CD4 T细胞共孵育后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 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AAA患者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亦升高(P0.01);AAA患者与HC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能力,而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B细胞不具有此功能。结论 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分泌的能力增强,最终导致AAA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