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分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Glassow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并且大大提高了血肿清除率(P0.05);神经内镜治疗组Glassow评分3分以上患者明显多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清除老年脑出血血肿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并改善了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80例,按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分成微创组和开颅组,每组40例患者。微创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开颅组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微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开颅组患者的80.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比较,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均明显少于开颅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颅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ESS和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的NIESS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BI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上消化道出血、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开颅组患者的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明显低于开颅组患者的1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利于早期清除血肿,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未死亡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患者30例为研究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癫痫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意识恢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软通道微创穿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其中软通道微创穿刺100例(微创组),开颅血肿清除术100例(开颅组)。微创组统计软通道微创穿刺,包括单靶点穿刺、多靶点穿刺、脑室腔穿刺引流术;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包括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脑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上均配合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并止血。两组均经过控制血压,控制颅压,改善通气功能等基本处理,使病情趋平稳后争取发病6~8 h施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对于县域基层医院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穿刺治疗方便易行,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患者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硬通道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患者258例,其中185例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73例采用微创硬通道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微创组),对比2组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前血肿量、术后血压的波动和是否有阿司匹林服用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术后再出血率较微创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vs 13.7%,P<0.05)。结论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较微创硬通道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微创组占51.65%(47/91),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放组占48.35%(44/91),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开放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开放组,术后再出血率小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开放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大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血肿清除效果良好等优势,显著改善预后,可能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关,对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7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44例与引流组42例。开颅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引流组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7 d颅内压、术前及术后1~7 d甘露醇用量、术后3个月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引流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开颅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颅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颅内压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颅内压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颅内压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引流组患者术后1、2 d颅内压高于开颅组,术后3~7 d颅内压低于开颅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甘露醇用量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甘露醇用量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甘露醇用量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引流组患者术后4~7 d甘露醇用量少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降低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和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疗效更加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微创组)患者和46例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有无脑疝、有无急性脑积水、手术时机和术后1个月GCS和生存情况。比较2组患者病死率和术后1个月GCS及影响微创组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微创组与常规组短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vs 15.2%,P=0.132)。微创组术后GCS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2)。手术时机和术前GCS是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短期疗效的主要因素(OR=4.140,95%CI:1.15314.862,P=0.029;OR=5.199,95%CI:1.10914.862,P=0.029;OR=5.199,95%CI:1.10924.386,P=0.037)。结论 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短期疗效确切,早期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病人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保守治疗的4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0例病人纳入钻孔组;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0例病人纳入开颅组。比较3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同时比较钻孔组、开颅组手术时间、术内出血量。结果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高于钻孔组、开颅组,且开颅组高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再出血、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高于钻孔组、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钻孔组再出血、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效果差于钻孔组、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钻孔组预后效果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组手术时间、术内出血量均少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保守治疗、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均能缓解病情,但保守治疗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较长,再出血及感染发生风险高;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均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能将血肿彻底清除;钻孔引流手术时间较短、术内出血量低、创伤小;故可根据病人出血量选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164例,根据病人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锥颅引流术组(引流组)88例和小骨窗开颅术组(开颅组)76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血肿清除效果、死亡率、对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及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引流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开颅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引流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术后1 d血肿清除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开颅组肺部感染和总发生率均低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和预后的影响相近,小骨窗开颅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205,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出血量、脑疝形成及破入脑室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出血量大、脑疝形成及破入脑室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0.5±5.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血肿,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肿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伴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伴脑疝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血肿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肿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伴脑疝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首次脑出血患者88例依据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是否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分为观察组42例(使用)及对照组46例(不使用)。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5 d外周血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累积死亡率;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BI)。结果观察组术后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45,P=0.047)。术后5 d,两组外周血TNF-α、IL-6及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D-D与TNF-α(r=0.619,P0.01)及IL-6均呈正相关(r=0.813,P0.01)。术后两组CSS及BI均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实验组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颅内血肿量、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1、3、5 d时颅内血肿量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3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3月时的ADL评分明显更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120例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的患者近期及远期手术优良率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有助于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前及术后1周颅内压(ICP)、术前及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CP、NF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FD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血肿量以及效果。结果术后1天、7天,观察组患者血肿量分别为(15.70±4.00)ml、(2.60±6.00)m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肿量分别为(25.00±6.00)ml、(9.00±2.00)ml;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12%)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后,血肿及其预后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13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病情需要分为微创组75例和传统组55例。微创组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传统组行传统常规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病死率、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微创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GC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低〔OR=5.231,95%CI(1.232,25.435),P=0.005〕、血肿量大〔OR=5.231,95%CI(1.232,25.435),P=0.005〕及脑疝形成〔OR=4.737,95%CI(0.891,25.467),P=0.023〕为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术前GCS评分低、血肿量大及脑疝形成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