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4名农村留守老人入户调查。结果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平均得分为(14.06±3.72)分,抑郁阳性筛查发生率为84.3%,其中77.9%为轻度抑郁,6.4%为中重度抑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生活来源、客观支持、居住方式、年龄、性别是影响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抑郁情绪较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2013年8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猪场坪乡8个行政村对24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对一面访问卷调查。结果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26.41±4.22)分,适应维度得分(6.10±2.06)分,低于非留守老年人(P0.05);性格维度得分(4.18±1.30)分,情绪维度得分(4.57±1.38)分,人际维度得分(6.48±1.39)分,认知维度得分(5.07±1.67)分。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家庭外支持、就诊方便、心理健康咨询、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补助、每周与子女通电话等不同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得分为(31.96±6.29)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7.94±3.80)分,客观支持得分为(7.43±1.85)分、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59±2.46)分;社会支持较低者442人(53.71%),社会支持一般者355人(43.13%),社会支持较高者26人(3.16%);儿女、夫妻恋人、兄弟姐妹、其他人员及父母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在主观、客观支持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显著影响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均P0.05)。结论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处于一般、较低水平,且低于同地区汉族老年人群;年龄大、女性、未婚状态、低教育程度、低年人均收入等特征更严重影响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 487名黔南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显著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吉安市老年人抑郁特点及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了240名老年人。结果 (1)吉安市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4.6%,其中中重度抑郁占5.0%;农村老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常有小病、敬老院养老方式是吉安市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05);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可以预测老年人抑郁14.4%的变异量。结论重点关注农村、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丧偶、养老院和低收入老人等抑郁症的高发人群,构建老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降低老人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泸州市老年人抑郁现状及社会支持状况,探讨老年人的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41名泸州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30例(27. 4%)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得分:客观支持(7. 73±2. 94)分、主观支持(22. 00±5. 1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6. 55±2. 22)分、社会支持总分(36. 12±7. 53)分。结论泸州市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总体处于中低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应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重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对30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分析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老年人中,症状自评192例无症状,占64.0%;73例轻度,占24.3%;24例中度,占8.0%;11例重度,占3.7%。家庭功能评定52例无效家庭,占18.3%;141例低功能家庭,占47.0%;107例高功能家庭,占35.7%;社会支持评定总分35.28±2.57,主观支持18.74±3.78,客观支持8.78±3.11,对支持的利用率8.69±3.71;主观幸福感为82例低幸福感,占27.3%;116例中幸福感,占38.6%;102例高幸福感,占34.0%。老年人主管幸福感与婚姻状况,身体疾病、居住情况、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程度以及社会支持程度有关(P<0.05)。结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关系密切,应该对老年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徐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现场问卷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结果留守老年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同年龄分组经济来源不同;留守老年人由于慢性病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情况较严重;留守老年人享受的社会保障及与子女的关系要差于非留守老年人;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留守老年人更趋向于个人自养。结论应加强家庭、社会、政府等对老年人的关注与支持,提高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状态与家庭支持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与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30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人抑郁状态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有抑郁情绪的老年人占54%。老年人抑郁状态与婚姻状况、身体疾病、居住情况以及家庭支持程度有关(P<0.05)。结论老年人抑郁与家庭生活关系密切,应该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给予足够重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湘潭市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抑郁症现状及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6~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湘潭市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496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得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得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496例老年人中CES-D得分为(10.13±5.39)分,抑郁发生率19.56%(97/496),老年人ADL评分为(16.34±7.23)分,自理能力下降发生率为20.77%(103/496);结构方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ADL对老年人CES-D得分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即年龄越低、男性、文化程度高、年收入高、社会支持高及ADL得分低者抑郁程度越低;社会支持可通过对间接作用于ADL(-0.311)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抑制作用,文化程度通过提升老年人社会支持间接降低老年人抑郁程度;老年人文化程度与月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r=0.334,P<0.05)。结论湘潭市老年人抑郁现状不容乐观,女性、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者为老年人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通过提高老年人的ADL和获得的社会支持能够预防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自拟问卷对7家养老机构内31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养老费用支付、医疗付费方式、患慢病数、ADL、家庭支持等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48.1%,与其ADL、入住养老机构意愿、家庭支持、养老机构费用支付及医疗付费方式有关。结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其精神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老年抑郁量表(GDS)作为评定工具,对重庆市820名60岁及以上农村社区老年人心理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重庆市农村社区老年人总体GDS阳性检出率为43.88%,GDS总分平均(9.61±4.82)分,女性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表现更为明显(P<0.05)。②低文化、有负性生活事件、住房条件差、有慢性病、亲子关系差、娱乐活动少、月收入低、医疗费用高、有照料者、喜欢机构养老、认知水平高、日常生活能力差、幸福度低、社会支持少、性格内向、精神质和神经质倾向明显的老年人抑郁状况较重(P<0.05)。③幸福度、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娱乐活动、内外向、神经质及生活事件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570。结论农村老年人当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高,整体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水平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可能是造成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更为严重和普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山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中山市老年人95.8%居住条件好、86.3%健康自评状况好、99%家庭关系好、80.8%能骑车或做家务1 h以上;居住条件、健康自评状况、糖尿病患病及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状况女性均高于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男性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OR=1.322)、年龄(OR=1.125)、健康自评(OR=5.271)、生活幸福感(OR=4.286)、其他慢病(OR=1.079)是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山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良好,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健康保健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有效缓解苏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改善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区的农村丧偶老年人,使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苏北地区的农村丧偶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283例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60.78±17.7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3.32±7.2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病数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积极应对和自理状况均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自理状况和慢病数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且负向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正向影响心理健康。结论 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重点关注自理状况差、慢性病数量多、主客观支持不良及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丧偶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讨亲子支持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感量(MUNSH)和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对陕西省266名≥60岁的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7.773±11.475)分,显著低于中国老人常模(P<0.001);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与接受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给予支持相关不显著,多元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子女提供的情感支持能有效地预测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结论为了提高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子女应更多地给予老人情感方面的关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京族、回族、仫佬族、毛南族和水族9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30.74±7.04)分;不同民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得分差异显著(P<0.05);被试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年收入、住房类型、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等变量对广西少数民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结论广西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不同,且表现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社会支持维度的特征,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地医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及精神卫生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社会网络量表、卫生服务使用问卷、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99位60岁以是老人的长期照料者进行评估。结果 大多数照料者为老人的配偶儿子和儿媳。照料者最常使用的卫生服务方式为看医生。回归分析表明,抑郁量表评分与照料者年龄和收入、受照料老人性别和年龄、照料时间及社会网络量表总分有密切关系。结论 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在老人照料中承担着主要角色,大多数照料者选择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照料过程中出现的抑郁体验与照料者及受照料老人的背景有关,社会支持力量可能起一定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抑郁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市3个社区748例老年人进行抑郁、ADL、生活质量及其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该人群中抑郁自评得分为(14.40±9.05)分,其中无抑郁症状者占61.8%,可能有抑郁症状者占14.7%,有抑郁症状者占23.5%;ADL得分(23.51±10.59)分,其中正常者占47.6%,下降者占52.4%;生活质量总分为(27.28±4.64)分,生活质量"良好"为30.3%,"中等"为5.8%,"差"为3.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抑郁自评得分、ADL得分老年人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ADL、所患慢性病数量、家庭功能等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从社区、家庭、个人层面采取综合措施,对老年人进行抑郁筛查、干预,重视慢性病防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身体锻炼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选取某地区农村179名留守老年人,对其身体锻炼情况、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身体锻炼与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存在明显相关(P0.01),参加集体锻炼者焦虑与抑郁得分明显低于不参加锻炼者(P0.01),与独自参加锻炼焦虑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农村留守老人创造身体锻炼环境,增加老年人参与集体身体锻炼的机会,进而减轻老年人焦虑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