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晓东 《山东医药》2010,50(42):85-86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术前术后2周VAS评分及术后1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近(P〉0.05),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其血清LDH、CK、IL-6、CRP、ESR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血清疼痛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患者均行椎间盘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及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 25%)明显高于对照组(87. 72%,χ2=4. 84,P=0. 03);两组术后1、7、14 d的VAS、MMP-3、TNF-α、IL-1β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术后7 d的VAS、MMP-3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研究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分等多个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水肿高峰期疼痛,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且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采用PTED切除突出椎间盘髓核减压治疗的50~72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0例,并以同期常规开放椎板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切除手术的50~71岁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术后1 d、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手术前及术后3~6个月行MRI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椎管及椎间盘突出的变化。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年龄、术前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1);PTED组术后1 d、1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2组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3~6个月椎间盘突出均消失或明显减小,椎管通畅、面积明显增大。结论 PTED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疗效与单纯开放手术相当,但PTED早期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1水平与老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98例(病例组),根据退行性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n=29)、中度组(n=47)、重度组(n=22),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血清IL-1β、IL-21表达水平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Pearson法分析IL-1β、IL-21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程度、JOA评分、VAS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IL-1β、IL-2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不同退行性病变程度组血清IL-1β、IL-21水平及JOA评分、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IL-1β、IL-21水平及VAS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各组JOA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老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血清IL-1β、IL-21水平与退行性病变程度、VAS均呈正相关,与JO...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子宫内膜癌与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MMP组织抑制因子(TIMP)-1(t=3.358,P=0.001)、MMP-3(t=4.375,P0.001)、VEGF(t=19.0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1,P=0.039)(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0.70,P0.001)(P0.01)。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t=3.154,P=0.002)、IL-8(t=23.7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VEGF与MMP-9(r=0.626,P0.01)及IL-8(t=0.682,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VEGF与MMP-9、IL-8呈正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创伤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L-1β、IL-6、IL-8、CRP、TNF-α,评价手术对患者创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8.9±11.2)ml,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3.4%,出现并发症1例;对照组分别为(281.3±12.6)ml、80.0%、3例。两组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点两组血清IL-1β、IL-6、IL-8、CRP、TNF-α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IL-1β、IL-6、IL-8、CRP、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7.
李灏 《山东医药》2010,50(30):65-66
目的观察IL-6、IL-8、TNF-α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检测退变椎间盘组织(观察组)和正常椎间盘组织(对照组)中IL-6、IL-8及TNF-α,观察其与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IL-6、IL-8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IL-6、IL-8及TNF-α水平增高,且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关;IL-6、IL-8及TNF-α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LDH)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予以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予以肌内效贴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观察4 w。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中文简化版(SCODI)测评来评价疼痛和腰椎功能,行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动度(ROM)的检测,行血清β-内啡肽(EP)、前列腺素(PG)E2的测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相比对照组(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SC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动度(RO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EP显著高于对照组,PG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老年LDH,可促进β-EP释放且抑制PGE2释放,促进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独一味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运动功能、脂质蛋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行TKA患者98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1)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独一味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4 d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VAS、HSS评分、SF-36评分及血清LDL-C、HDL-C、TG、TC、IL-1β、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VAS及血清TG、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HSS、SF-36评分及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血清LDL-C、TC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研究组VAS及血清TG、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SS、SF-36评分及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C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一味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可促进老年TKA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脂质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NF-α、IL-1、IL-6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照  邓小柱 《山东医药》2009,49(50):87-88
目的检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TNF-α、IL-1、IL-6水平,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髓核组织中的TNF-α、IL-1、IL-6,并取20例因外伤致腰椎骨折手术患者的正常腰椎间盘为对照(对照组)。结果观察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NF-α、IL-1、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TNF-α、IL-1、IL-6水平比正常组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腰椎间盘突出、退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整脊调曲法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整脊手法+曲度牵引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整脊手法;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VAS、JOA评分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调曲法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变化与氧化应激的促炎因子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为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外周血内脂素、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内脂素水平与IL-6(r=0.630,P<0.01)及CRP(r=0.883,P<0.01)呈正相关,与SOD(r=-0.872,P<0.01)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氧化应激及促炎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老年T2DM患者110例根据有无合并MS分成两组:T2DM无MS组(观察组)62例和T2DM合并MS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水平以及脂肪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BMI)(t=7.717,P<0.01)、收缩压(SBP)(t=4.116,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甘油三酯(TG)(t=5.048,P<0.01)和总胆固醇(TC)(t=6.208,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PG(t=4.449,P<0.01)、空腹胰岛素(FINS)(t=2.047,P=0.04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3.831,P<0.01)、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t=2.601,P<0.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脂联素(ADP)(t=4.449,P<0.01)、白细胞介素(IL)-6(t=2.047,P=0.04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液ADP、IL-6的水平与MS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首次脑出血患者88例依据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是否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分为观察组42例(使用)及对照组46例(不使用)。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5 d外周血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累积死亡率;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BI)。结果观察组术后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45,P=0.047)。术后5 d,两组外周血TNF-α、IL-6及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D-D与TNF-α(r=0.619,P0.01)及IL-6均呈正相关(r=0.813,P0.01)。术后两组CSS及BI均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不良事情发生的影响。方法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212例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观察组109例(<110 g/L)及对照组103例(≥110 g/L)。对比两组24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460,P<0.001)。观察组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与ALB呈正相关(r=0.861,P<0.01),而与IL-6(r=-0.945,P<0.01)及CRP(r=-0.922,P<0.01)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低水平血红蛋白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血红蛋白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IL-1、MMP-3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良忠 《山东医药》2011,51(30):64-65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组织标本3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膨出型13例、突出型10例、脱出型12例),正常的椎间盘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的IL-1、MMP-3。结果观察组IL-1、MMP-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突出型和脱出型明显高于膨出型(P均〈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IL-1、MMP-3水平升高。IL-1和MMP-3可能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微创置管抽吸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行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术前NIHSS和简明智力状态评分(MM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7,P=0.02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19,P=0.001);两组术后30、15和7 d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血清中两组患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7、15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7 d NIHSS与IL-6(r=0.382,P=0.011)及CRP(r=0.319,P=0.037)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出血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的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8与脑组织水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7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中观察组41例为脑出血合并脑水肿患者,对照组35例为脑出血不伴有脑水肿患者。结果观察组血清中TNF-α在12 h~3 d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第3天水平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12、24 h、3 d血清TNF-α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水平在12~24 h内逐渐上升,在24 h内达到峰值,3~7 d水平开始逐渐降低,12、24 h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7 d血清IL-6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IL-8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第7天血清中IL-8水平最高,观察组12 h~7 d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24 h出血量、水肿量出现升高的趋势,24 h出血量和水肿量出现最大值,随着病情发展,3~7 d出血量和水肿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发病时间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观察组24 h水肿量与TNF-α(r=0.326,P=0.038)、IL-6(r=0.394,P=0.011)、IL-8(r=0.351,P=0.024)及24 h出血量(r=0.612,P0.001)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 TNF-α、IL-6及IL-8可能参与了老年脑出血水肿的发病机制,可作为老年脑出血水肿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史锐 《山东医药》2012,52(30):67-68
目的观察退变的腰椎间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术中取退变的椎间盘组织(研究组)。另取20例行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的正常椎间盘组织作对照。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的MMP-3、IL-1及TNF-α。结果研究组椎间盘组织中MMP-3、IL-1及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20.45±3.48)、(13.68±3.23)、(11.54±3.11)pg/mL,对照组分别为(5.11±0.71)、(2.66±1.16)、(3.54±1.38)pg/mL,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IL-1及TNF-α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三者可能在腰椎间盘组织退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菊  梅群超  罗娜  贺艳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6):470-471,479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P1NP)、骨钙素(N-MIN osteocalcin)和雌二醇(E2)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正常健康老年女性为正常对照组,40例老年女性OP患者为观察组,对2组血清β-Crosslaps、P1NP、N-MIN osteocalcin、E2检测,并对β-Crosslaps、N-MIN osteocalcin与E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β-Crosslaps、N-MID osteocalc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P1NP、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β-Crosslaps、N-MID osteocalcin水平与E2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4824、-0.4752,P<0.05)。结论检测老年女性OP患者血清β-Crosslaps、P1NP、N-MIN osteocalcin、E2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