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量活化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2〕。本研究旨在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在UAP患者治疗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青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省沂水中心医院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64〔平均(56.39±11.48)〕岁;UAP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5264〔平均(56.39±11.48)〕岁;UAP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5267〔平均(56.04±13.01)〕岁;另将UAP组分为:低危险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入选UA患者62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自入院起第30天、第90天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源性原因再住院,心源性原因的死亡等为观察终点事件。按MPO水平分别行2分位数分组。结果:血浆MPO≥119.96U/L组的第30天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19.96U/L组(优势比8.09,95%可信区间1.03,71.87,P=0.04),第90d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19.96U/L组,(优势比4.35,95%可信区间1.03,71.87,P=0.03);MPO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相关,和hs-CRP无相关性。MPO、hs-CRP是随访第30天、第90天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0.92,P=0.03;0.89,P=0.02.hs-CRP:B0.28,P=0.02;0.24,P=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对UA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方法选择2个种族的573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295例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78例非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为对照组。分别测血浆MPO水平及空腹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脂联素、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Ⅶ因子浓度,并采用Spearman法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PO水平SAP组为126.3(95.8~160.2)mg/L,对照组为123.6(97.4~150.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人男性、白人男性、黑人女性及白人女性MPO水平分别为119.6(94.8~146.9)、124.6(99.9~154.6)、124.0(93.3~152.3)mg/L及127.5(95.3~159.8)mg/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O水平与Ⅶ因子(r=0.251,P〈0.01)、空腹血糖(r=0.095,P〈0.05)、甘油三酯(r=0.186,P〈0.01)、总胆固醇(r=0.081,P〈0.05)、超敏C反应蛋白(r=0.123,P〈0.01)和纤维蛋白原(r=0.077,P〈0.01)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115,P〈0.01)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MPO水平未升高,不是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测因子,且在性别、种族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5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己酮可可碱0.4mg/d,静脉输入,对照组予前列地尔100μg/d,静脉输入.疗程20d。治疗前、后检查心肌缺血相关症状、心电图,同时常规查肝、肾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8%。96.4%,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二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己酮可可碱改善心肌缺血,其疗效与前列地尔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明胶酶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U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罗布考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普罗布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血清明胶酶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普罗布考治疗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54.04±6.54)ng/ml比(32.43±1.81)ng/ml]、MMP-9[(56.33±7.25)ng/ml比(34±1.45)ng/m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MMP-2:(37.21±2.86)ng/ml、MMP-9:(39.96±1.75)ng/ml],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促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明胶酶水平的下降,起到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蝮蛇抗栓酶治疗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选择:选自我院近三年收治的30例符合WII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并具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特点的病例。其中男性16例。平均年龄55例(40~70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明胶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n=40)和姜黄素治疗组(n=40),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血清明胶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姜黄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明胶酶水平明显下降[MMP-2:(52.64±6.77)ng/ml:(32.65±1.67)ng/ml,MMP-9:(56.75±7.34)ng/ml:(35±1.88)ng/ml],P〈0.01。姜黄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明胶酶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后[MMP-2:(32.65±1.67)ng/ml:(37.78±2.76)ng/ml,MMP-9:(35±1.88)ng/ml:(40.23±1.95)ng/ml],P〈0.05。结论:姜黄素能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明胶酶水平,起到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京必舒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UA)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除用UA常规治疗外加用京必舒新 2 0mg每晚口服 ,对照组仅给予UA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前及经治后 2周、4周、8周的血浆CRP。结果 治疗组自 2周始CRP水平即开始下降 ,4周及 8周的CRP水平较治疗前出现显著差异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 >0 .0 5 )。结论 京必舒新可显著降低UA病人的血浆CRP浓度。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尿酸(UA)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心绞痛患者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P)和UAP两组,其中SAP组40例,UAP组46例,分别收集入院24h内患者血UA、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并于12周内观察各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情况。结果 UAP组的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高于SAP组,对照组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UAP组患者血UA、血清hs-CR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K-M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中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患者其血UA和血清hs-CR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中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患者的血UA和血清hs-CR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UA和血清hs-CRP的联合检测对UAP患者近期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素抗凝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vwF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UAP患者35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组)18例,普通肝素(肝素钙组)17例,正常对照组10例。观察依诺肝素组、肝素钙组的心绞痛缓解率;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观察其4周临床预后。结果:①依诺肝素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肝素钙组,分别为95%和82%(P<0.05)。②依诺肝素组治疗后血浆vwF水平明显低于肝素钙组分别从(166.67±10.29)%降至(94.11±13.23)%,(162.94±14.03)%降至(109.41±8.99)%,P<0.01)。③4周随访结果分析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例数肝素钙组多于依诺肝素组,分别为4例及2例(P<0.05)。结论:肝素抗凝治疗可影响UAP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抑制vwF释放,且依诺肝素作用明显强于肝素钙,前者临床疗效及预后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较大剂量蝮蛇抗栓酶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丁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蝮蛇抗栓酶1.75u伽入3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洛丁新;对照组仅采用蝮蛇抗栓酶0.75u加入3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7天后考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 ,冠脉粥样斑块破裂 ,诱发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以及冠脉收缩 ,是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故主张抗凝治疗。现对照分析应用肝素治疗老年UA 6 8例和未用肝素治疗老年UA 6 6例的疗效 ,旨在探讨肝素治疗对老年UA患者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自 1991年 2月至1998年 10月住院的老年UA患者 134例 ,其诊断均符合WHO规定标准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19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91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10例 ,混合型心绞痛 14例。男 12 1例 ,女 13例 ,年龄 6 0~81岁。随机分为肝素组 (治疗组 …  相似文献   

14.
韩峰祥 《山东医药》2009,49(29):39-4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31例。常规治疗组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ET-1降低,NO升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左洛复)50mg/d,共12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5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纤溶酶200 U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天1 次,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炎症和氧化应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多种标记物能被用来判断AMI的预后,本研究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对AMI的影响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实验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犬冠脉内皮损伤与冠脉狭窄法,制备犬UAP模型,观察巴曲酶对冠脉流量降低次数(CFRs)、血小板(PLT)聚集、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因子(PT、APTT、TT)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巴曲酶Ⅰ组、巴曲酶Ⅱ组及依替巴肽组,每组5只犬。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巴曲酶Ⅰ、Ⅱ组分别给予0.15和0.3BU/kg,依替巴肽组给予依替巴肽(0.24mg/kg)。结果:给予巴曲酶0.15BU/kg后,CFRs次数减少,给药后2h内有效率为80%,且有40%的犬CFRs完全消失,消失时间为(48.5±14.8)min。给予巴曲酶0.3BU/kg后1、2h,CFRs次数分别较基础值减少了62.7%和81.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有效率为100%,且有80%的犬CFRs完全消失,消失时间为(20.7±25.4)min。给予巴曲酶0.3BU/kg后1h,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PLT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予巴曲酶0.15BU/kg后1、2h,FG的含量明显降解,与基础值比较降解率分别为51.5%(P〈0.05)和57.2%(P〈0.05)。给予巴曲酶0.3BU/ks,降解FG的作用更加明显,给药后1、2h,与基础值比较降解率分别为68.4%(P〈0.01)和78.5%(P〈0.01)。给予巴曲酶0.15和0.3BU/kg后,对P11无明显影响,但可使APTT和TT均明显延长。结论:静脉给予巴曲酶后,对UAP具有确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治疗非糖尿病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9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罗格列酮对UAP患者复发率、心肌梗死(心梗)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用药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罗格列酮14天、30天和180天后TNF-α和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NF-α和ET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14天,治疗组UAP的复发率、心梗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0天和180天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降低UAP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对UAP患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有助于改善UAP患者恢复期的病情.  相似文献   

20.
东菱克栓酶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前瞻性的方法观察了东菱光柱酶(DF-251)、尿激酶(UK)、肝素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结果:三组总治疗有效率均为83.3%;心绞痛缓解起效时间分别为55、49、29h、DF-521较肝素组起效时间明显延迟(P<0.01);DF-521起效时间和血纤维蛋白原降低有明显的相关性;1月内三组心绞痛复发率分别为20.0%、36.7%、44.6%。提示东菱克栓酶是治疗顽固性UAP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为提高其起效时间,可常规和肝素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