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沉默有丝分裂原激酶活化死亡结构域蛋白(MADD)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将MADD小干扰RNA(MADD siRNA)转染至甲状腺癌细胞,同时转染阴性对照(siRNA Contro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MADD的表达,确定转染效率。当细胞转染后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甲状腺癌细胞中MADD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沉默MADD能够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沉默MADD能够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沉默MADD能够上调甲状腺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MADD能够在体外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Caspase-3及上调Bax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ADD)是一种脂肪酸氧化代谢紊乱,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ADD临床表现多样,分为三个亚型:Ⅰ型为新生儿期发病,可表现为低张力、肝大、低酮症性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氨症,同时存在先天异常,比如囊性肾发育不良、面部畸形、舟底足变形(船底状脚)、外生殖器的异常,此型患者常常死于新生儿期;Ⅱ型同样为新生儿期起病,但不伴先天异常,通常因为严重心肌病而死于1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大鼠肉瘤(RAS)基因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3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42例非肠癌患者的实体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R蛋白表达,一代测序片段分析法检测MS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MMR蛋白表达、MSI和3种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52例CRC患者肿瘤组织中检出MMR缺陷(dMMR)29例(8.2%),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26例(7.4%),KRAS基因突变161例(45.7%),NRAS基因突变13例(3.7%),BRAF基因突变11例(3.1%)。与dMMR有关因素为低龄、黏液腺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P<0.05);与MSI-H相关因素包括低龄、肿瘤家族史、原发于右半结肠癌(P<0.05);KRAS和NRAS基因高突变率分别与黏液腺癌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RAF基...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血清锌指蛋白和p53高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锌指蛋白含量及血浆中p53基因突变性,研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并对其突变和缺失进行分析;采用SEREX技术获取人类锌指蛋白,经间接ELISA方法,分析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结合患者有无肝组织以外转移对比分析。结果:肝癌组血清中产生的抗锌指蛋白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例肝癌患者17例显示血浆p53基因突变;有转移病灶患者22例的突变率高于无转移病灶者19例。结论:锌指蛋白的高表达提示其参与了肝癌的发生过程,而血浆p53基因突变与肝癌的发生、疾病的轻重及病灶转移有相关性,突变概率在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预后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p16基因突变在食管癌变进程中的意义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16基因突变在食管癌变进程中的作用 ,提出二级防治中干预对策。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p16基因在15 0例食管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 1)本组 15 0例食管癌标本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 42 % ,癌旁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 68.7% ,“正常区”标本中 p16蛋白阳性率 80 % (P <0 .0 1) ;( 2 ) 71例伴淋巴结转移病例 ,p16蛋白阳性率 2 6.8% ,79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 ,p16蛋白阳性率 63 .3 % (P <0 .0 1)。 ( 3 )随访 71例中 ,p16蛋白在死亡 42例中阳性率为 3 5 .7% ,在生存 2 9例中 ,p16蛋白阳性率为 72 .4% (P <0 .0 1)。 结论 p16基因的缺失与食管癌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KRAS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病理临床证实是否存在肝外转移,分为转移组86例、非转移组72例,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检测KRAS、BRAF基因以及突变情况,分析两组KRAS、BRAF基因的突变率以及突变的情况。结果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比非转移组高(P<0.05),两组BRAF基因均未出现突变(P>0.05)。结论有肝外转移的患者KRAS存在突变,且突变率较高,而转移和非转移均未出现BRAF基因突变,因此可根据KRAS基因突变来判断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转移,其对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转移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肿瘤相关基因在癌瘤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目的:了解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自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肿瘤基因变异及p53基因、p53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大肠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设计:以组织标本为研究埘象的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肿瘤科。对象:收集1994—01/2000—12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大肠癌接受大肠根治性切除并于手术后5个月至5年内因肝转移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大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标本。方法: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1例大肠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p53外显子5~11的基因突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p53基因突变住DGGE中的检出情况及突变。②p53基因的序列分析;③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41例中24例有p53基因突变(62%).其中6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有一致性的突变。另有3例原发灶即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在转移灶除保留原有突变外,还出现新增加的突变。在原发、转移灶同时有突变的16例中.14例呈现突变的p53碱基峰和正常峰之比在肝转移灶明显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lt;0.001)。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DGGE.DN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但在基因分析呈无义突变的癌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在大肠癌肝转移过程中,p53基因突变主要开始于肠癌原发灶,并被保持于转移至肝脏的癌细胞内,在转移灶其含量或含突变型p53癌细胞量明显增加: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过度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CRC的8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4种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MSI状态,KRAS、NRAS、N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MMR蛋白表达、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MR蛋白表达与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并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CRC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RC中的MMR蛋白表达总缺失率为12.08%,KRAS基因突变率为42.28%,NRAS基因突变率为2.21%,BRAF基因突变率为6.50%。不同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CEA水平的患者MMR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CA199水平的患者KRAS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KRAS基因突变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抵抗的重要预测因子,本文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2010年5月3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差异。结果 1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553例患者配对有原发灶和非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与转移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2%vs.37.25%,OR=0.93,95%CI0.73~1.19,P=0.57)。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不一致率为7%(0~14%)。结论 mCRC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原发灶或非淋巴结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都可作为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选择靶标的组织来源。由于转移淋巴结KRAS突变的高度异质性,转移淋巴结并不适合用作突变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肿瘤相关基因在癌瘤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目的了解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自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肿瘤基因变异及p53基因、p53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大肠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设计以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肿瘤科.对象收集1994-01/2000-12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大肠癌接受大肠根治性切除并于手术后5个月至5年内因肝转移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大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标本.方法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1例大肠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p53外显子5~11的基因突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p53基因突变在DGGE中的检出情况及突变.②p53基因的序列分析.③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41例中24例有p53基因突变(62%),其中6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有一致性的突变.另有3例原发灶即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在转移灶除保留原有突变外,还出现新增加的突变.在原发、转移灶同时有突变的16例中,14例呈现突变的p53碱基峰和正常峰之比在肝转移灶明显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0.001).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DGGE,DN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但在基因分析呈无义突变的癌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在大肠癌肝转移过程中,p53基因突变主要开始于肠癌原发灶,并被保持于转移至肝脏的癌细胞内,在转移灶其含量或含突变型p53癌细胞量明显增加.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过度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