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5只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BMSCs治疗组(C组)、人参皂苷Rg1治疗组(D组)、BMSCs和人参皂苷Rg1联合治疗组(E组)各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BrdU标记BMSCs后行脑室内移植。于造模后4周采用单盲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用焦油紫染色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rdU、NSE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皮层神经元细胞质中可见深紫色尼氏体;B组呈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尼氏体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B组比较,C、D、E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神经元存活数量增高(P均<0.05),其中E组最为显著;免疫组化染色C、E组可见梗死区周围有BrdU阳性细胞;A组NSE阳性表达,B组少量表达,与B组比较,C、D、E组NSE阳性表达增强、以E组最为显著。结论人参皂苷Rg1联合BMSCs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夹闭血管20min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和苦参素低剂量组[25mg/(kg·d)]、中剂量组[5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各20只。术前10min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6h后检测相关指标,记录翻正反射及脑电恢复时间,计算脑组织含水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状况;测定海马组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生化分析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翻正反射和脑电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性形态结构变化和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7)
目的观察人参和三七配伍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CIRI模型。用红四氮唑(TTC)染色测定CIRI小鼠脑梗死比和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测定渗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含量,分析人参三七配伍对CIRI小鼠BBB通透性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IRI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人参和三七配伍的提取物可明显减少CIRI小鼠脑梗死比及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改善BBB通透性和脑组织病理状态、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增加脑组织IL-10的表达水平。结论人参和三七配伍提取物对CIRI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CIRI小鼠BBB通透性及脑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sRg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缺血再灌注损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3. 2 mg/kg)、GsRg1低(10mg/kg)、中(20 mg/kg)、高(50 mg/kg)剂量组6组。给药后1 d、7 d和14 d采用改良m-NSS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原位TUNEL方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GAFP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FZD1、PIWIL1、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sRg1低剂量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 05),GsRg1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 01); GsRg1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 01),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 01),大鼠脑组织NF-κB、GAFP表达显著降低(P0. 01),FZD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 01),PIWI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GsRg1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其可能是通过调控FZD1、PIWIL1、FOXM1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7)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栓线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20):假手术组、模型组、TMP治疗组。假手术组大鼠不插入线栓,其余操作均同模型组;TMP治疗组大鼠在被拔出线栓再灌注时,腹腔注射TMP 20 mg/kg。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麻醉处死,取材检测。干湿称重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2,3,5-三苯基氮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梗死侧脑皮层中miR-199a-5p、Bax、Bc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梗死侧脑皮质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及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p65)的表达。结果 TMP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缺陷评分(P<0.05),降低脑组织含水量(P<0.05),减少梗死体积(P<0.01),减轻脑组织破坏。模型组miR-199a-5p、Bax、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MP治疗可显著降低miR-199a-5p、Bax、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Bcl-2 mRNA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TMP治疗组大鼠脑皮质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HC结果显示,TMP治疗组中NF-κB p-p65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TMP可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iR-199a-5p的表达,减少凋亡,降低炎症反应,且可降低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毒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单纯尿毒症组(CRF组)6只、尿毒症合并脑I/R组(CRF+I/R组)24只,制备尿毒症模型,成模后,再取同样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单纯脑I/R组24只。将I/R组和CRF+I/R组大鼠再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2h后再灌注,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0、2、12、24h)I/R组、CRF+I/R组又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I/R组和CRF+I/R组按再灌注后的时间点取材,正常对照组在饲养3~7d后取材,CRF组在成模后0~3d取材,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L-6mRNA表达情况。结果 TNF-αmRNA:正常对照组与CRF组大鼠脑组织TNF-αmRNA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CRF组大鼠TNF-αmRNA的表达较I/R组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脑I/R两组大鼠TNF-αmRNA在2h时间点表达最强,此后逐渐下降;CRF+I/R组大鼠各时间点TNF-αmRNA的表达均较CRF组、I/R组升高(P0.05)。IL-1βmRNA、IL-6mRNA:CRF组大鼠IL-1βmR-NA、IL-6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I/R组各时间点相比,CRF组大鼠IL-1βmRNA、IL-6mRNA的表达均明显偏低(P0.05);脑I/R两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IL-6mRNA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至24h达高峰;与I/R组和CRF组相比,CRF+I/R组各时间点IL-1βmRNA和IL-6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炎症因子参与了尿毒症大鼠的脑I/R损伤,提示尿毒症的微炎症状态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反应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阐明炎症免疫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对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干预治疗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性白细胞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构成了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的4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性白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是炎症反应的核心,抗炎症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G-Rg1组(G组)各21只。术前2 d,G组给予G-Rg1 20mg/(kg·d),I/R组、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分2次经腹腔注射。I/R组、G组经手术构建IRI模型;S组术中分离血管后不夹闭,45 min后关腹。分别于术后1、6、24 h采集各组大鼠血清后将大鼠处死取其肝组织。自动分析仪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ALT、AST),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家族同原蛋白(CHOP)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GRP78、CHOP、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蛋白表达,计算p-PERK/PERK。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清ALT、AST水平高(P均<0.01),肝组织损伤严重,AI高(P<0.05),GRP78 mRNA与蛋... 相似文献
11.
Caspase-3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进展,更多证据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死亡由凋亡和坏死共同引起[1],近年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凋亡一直是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中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2.
脑温对大鼠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预高温和缺血时轻度高温、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脂质过氧化和缺血脑组织病变的影响。方法 75只Wistar大鼠按不同脑温和缺血条件被随机分为生化组 (5组 ,n=7) 和病理组 (5组 ,n=8) ,采用Nagasawa脑缺血模型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丙二醛 (MDA)及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轻度高温加重常温脑缺血组织SOD、GSH的降低和MDA的增高 ,使GSH Px呈降低趋势 ,而亚低温相反 ;预高温对常温脑缺血各项指标影响不显著。轻度高温组脑缺血病理损伤最重 ,亚低温和预高温有改善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论 高温加重而亚低温抑制脑缺血损伤 ,分别与其增加或减少内源性抗氧化酶消耗、降低或增强缺血脑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预高温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未能肯定此作用与内源性抗氧化酶消耗减少和缺血脑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 h2、4 h、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ICAM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ICAM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机体血清ICAM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性白细胞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构成了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的4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性白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是炎症反应的核心,抗炎症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 α(TNF 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尝试应用抗TNF α单抗进行缺血后的脑保护治疗。 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监测经大脑中动脉闭塞 2h后to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TNF α的表达规律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并应用四氮唑红 (TTC)染色法测量再灌注 2 4h脑梗死灶体积。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2 4hTNF α表达和白细胞活性均达到高峰〔分别为 (3 7 86± 9 78)个和 (0 2 90± 0 0 71)U/ g湿组织 ;对照组分别为 (1 83± 1 41)个和 (0 0 16± 0 0 0 3 )U/ g湿组织〕 ,二者呈现同步变化。应用抗TNF α抗体可减少白细胞聚集〔治疗组为 (0 148± 0 0 3 3 )U/g湿组织〕和脑梗死灶体积〔手术组为 (15 8 7± 8 1)mm3,治疗组为 (86 3± 12 2 )mm3〕。 结论 TNF α通过炎性反应参与了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应用抗TNF α抗体可起到缺血性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1)
目的观察人参Rb组皂苷(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Rb 17.5、35、70 mg/kg组及阳性药组。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G-Rb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G-Rb 17.5、35、70 mg/kg,阳性药组灌胃通心络胶囊1 000 mg/kg,连续7 d。1体外旁路循环实验:从颈总动脉至颈外静脉插入一根带有丝线并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聚乙烯套管,连接形成体外旁路循环。2电刺激实验:分离右颈总动脉,将不锈钢电极放置在该动脉处,并在其远端放置温度测量探头备测血管表面的温度。1.5 m A直流电持续刺激7.5 min。3体外血栓形成实验:用硅化注射器由腹主动脉采血1.8 ml,立即注入内径4 mm硅化聚乙烯塑料环中,置LBY-S5体外血栓形成仪上分别测定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结果 G-Rb 35、70 mg/kg组均可使体外旁路循环法所致血栓湿重明显减轻,明显延长电刺激法所致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凝血时间,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浓度,并可使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所致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均明显减轻(P<0.05或P<0.01)。结论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参皂苷Rb1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模型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AMI对照组(n=7)和人参皂苷Rb1治疗组(n=8,简称Rb1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n=8).Rb1治疗组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4mg·kg-1·d-1),假手术组及AMI对照组给予同量的0.9%氯化钠溶液,4周后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参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非梗死区Ⅰ型胶原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对照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直径、Ⅰ型胶原含量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AMI对照组比较,Rb1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直径、Ⅰ型胶原含量及LVEDP、左室梗死面积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或<0.05),而LVSP及左室最大上升和下降速度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间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人参皂苷Rb1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皂苷R1 1.4 mg/kg组(R1A组)和三七皂苷R1 7.0 mg/kg组(R1B组)。大鼠腹腔注射三七皂苷R1,连续给药14 d,实验第4天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后2 h再灌。再灌后不同时间点采用Longa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行为缺陷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记录大鼠脑梗死体积,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中枢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现象。结果三七皂苷R1(1.4,7.0 mg/kg)可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高频刺激(HFS)诱导的LTP现象。结论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