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预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意义。方法调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老年医学科216例老年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CHADS2评分(0~6分)及CHA2DS2-VASc评分(0~9分)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和高危组(2~9分),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的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CHADS2评分及CHA2DS2一VASc评分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206例(95.3%)患者,其中CHADS2评分0、1、2~6分组各31、83、92例,CHA2DS2-VASc评分0、1、2~9分组各24、78、104例,预后良好89例(43.2%),预后不佳117例(56.8%)。预后良好与预后不佳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史、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3,95%CI:1.07~1.54,P=0.01)、CHADS2评分(OR:1.36,95%CI:1.17~2.36,P=0.00)和CHA2DS2-VASc评分(OR:3.24,95%CI:1.32~6.98.P=0.00)为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年龄、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是老年N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老年NVAF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病情改善的预测作用,CHA2DS2-VASc评分优于CHADS2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个病人,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病人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 结果: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平均年龄70.74±8.21岁和65.90±9.83岁,围术期脑卒中8例和9例,CHADS2评分值分别为3.2±1.26和2.13±0.94,CHA2DS2-VASc评分值分别为4.2±1.50和3.23±1.07,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与围术期脑卒中显著相关,P < 0.01。 结论:冠心病外科治疗中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及围术期脑卒中,对冠心病术后新发房颤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卒中风险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HADS_2和CHA_2DS_2-VAS_c评分与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炎性脂肪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01-2017-08于我院心脏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75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并根据其三分位分布情况分为3组:低Gensini组(2~21分,58例)、中Gensini组(22~43分,59例)和高Gensini组(≥44分,58例)。收集纳入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检验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五聚素3(PTX3)、半乳糖凝聚素-3(GAL-3)、白细胞介素-37(IL-37)及脂联素(ADP)等血浆炎性脂肪因子水平。分析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_c评分与炎性脂肪因子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Gensini组CHADS_2评分与CHA_2DS_2-VAS_c评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相关性分析发现,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_c评分与冠脉Gensini评分及炎性脂肪因子存在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_c评分、血脂异常及现症吸烟均为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59、2.362、2.010及2.020,均P0.05)。结论:CHADS_2和CHA_2DS_2-VAS_c评分与冠脉疾病患者血浆炎性脂肪因子水平及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可用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NLRP3 炎症小体与心房颤动(AF)及 CHA2DS2-VASc 评分的关系,明确 NLRP3 炎症小体在 AF 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住院治疗的 161 例 AF 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 AF 组 56 例、持续性 AF 组 60 例、长程持续性 AF组 45 例。并选择 50 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利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实时定量 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 NLRP3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 各 AF 组患者年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与对照组相比,各组 AF患者 PBMC 中 NLRP3 蛋白和 mRNA 水平均升高(P < 0.01)。长程持续性 AF 组 NLRP3 蛋白和 mRNA 水平高于阵发性 AF组和持续性 AF 组(P < 0.05)。AF 患者血浆 IL-1β 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而长程持续性 AF 患者血浆 IL-1β 水平高于阵发性 AF 组和持续性 AF 组(P < 0.05)。A...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非高危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连续入选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CHA_2DS_2-VASc评分低、中危的AF患者320例,收集病例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有无LAA血栓形成,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20例AF患者中,16例(5.0%)存在LAA血栓。血栓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无血栓组[(62.7±12.1)岁∶(53.1±11.0)岁,P=0.005],AF病程长于无血栓组[48(12~84)个月∶12(3~36)个月,P=0.001],非阵发性AF(NPAF)、饮酒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比例均高于无血栓组(62.5%∶14.1%,P0.001;81.3%∶11.7%,P0.001;18.8%∶3.3%,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OR=0.939,95%CI:0888~0.993,P=0.035)、AF病程(OR=1.023,95%CI:1.005~1.042,P=0.014)、NPAF(OR=9.251,95%CI:2.494~34.320,P=0.001)和饮酒(OR=16.015,95%CI:3.727~69.590,P0.001)为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HA_2DS_2-VASc评分非高危的AF患者,年龄、AF病程、NPAF和饮酒为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该评分体系以外的卒中危险因子预测LAA血栓形成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建立房颤脑卒中风险评估模型(NewScore),评价NewScore、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三种方法在卒中预测方面的差异,比较三种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评估能力。方法: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煤炭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共2家附属教学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同群队列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以缺血性脑卒中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时间为(27±5)个月。采用χ2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非参方法检验)分析卒中相关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nter法)对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计算其对模型影响的大小(OR),组建新的卒中风险评分模型(NewScore),采用CHADS2、CHA2DS2-VASc和NewScore评分方法对患者依次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比较NewScore、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预测能力,并记录3个评分系统的95%置信区间、P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比较新发脑卒中组和无新发脑卒中组,两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年龄、房颤类型、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血管性疾病病史、NT-proBNP、ALT、DBIL、CRP、D-dimer等化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SBP>160mmHg、糖尿病、既往脑梗死、血管性疾病与卒中风险独立相关(P<0.05,OR>1),根据各因素的OR值建立NewScore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NewScore评分预测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内发生脑卒中的能力,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77(0.855-0.900)、0.842(0.817~0.866)和0.850(0.827~0.873),CHADS2评分的Youden指数0.591,灵敏度0.85,特异度0.741,假阳性率0.259;CHA2DS2-VASc评分的Youden指数0.54,灵敏度0.88,特异度0.66,假阳性率0.34;NewScore评分的Youden指数0.381,灵敏度0.423,特异度0.958,假阳性率0.042。结论:1、高脂血症、SBP>160mmHg可能为房颤相关脑卒中新的预测因素,心功能不全病史、年龄、性别因素不能增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2、CHADS2评分优于NewScore,NewScore优于CHA2DS2-VASc评分,CHADS2可能更符合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可能需更多验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CHADS2和CHA2DS2-VASc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脑卒中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分别采用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标准对病窦综合征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进行评分,并随访5年观察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法预测病窦综合征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5年内脑梗死风险,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59,95%CI:0.49~0.70)和(0.72,95%CI:0.63~0.80)。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14例患者均未并发脑梗死,中危组33例患者中1例(3.6%)并发脑梗死,高危组167例患者中13例(7.78%)并发脑梗死;三组间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与病窦综合征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呈正相关(r=0.851,P=0.007)。CHA2DS2-VASc评分标准中,病窦综合征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HA2DS2-VASc评分法可有效评估病窦综合征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改进的CHA_2DS_2-VASc-RAF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37例NVAF患者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CHA_2DS_2-VASc-RAF评分对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为9.28%。相关性分析显示,CHA_2DS_2-VASc-RAF评分与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呈正相关(r=0.4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_2DS_2-VASc-RAF评分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1)。ROC曲线分析显示,CHA_2DS_2-VASc-RAF评分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11~0.979,P0.001),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2.3%。HanleyMcNeil法进行两两比较显示,CHA_2DS_2-VASc-RAF的预测价值优于CHA_2DS_2-VASc(Z=2.151,P=0.032)。结论 CHA_2DS_2-VASc-RAF评分能够有效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CHA2DS2-VASc评分在预防抗凝治疗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脑卒中和(或)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发生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纳入国外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关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的相关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的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s,RRs)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s),分别比较在抗凝或未抗凝治疗AF患者CHA2DS2-VASc评分≥2(高危组)和CHA2DS2-VASc评分2(低中危组)分层内脑卒中和(或)TE风险发生情况。χ2趋势检验分析各危险组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与评分值的相关趋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5篇以脑卒中为终点事件(RR=5.31,CI:3.69~7.62;P0.01),7篇以TE为终点事件(RR=5.94,CI:5.48~6.43;P0.01)(Pdiff=0.55);其中4篇研究对象接受抗凝基线治疗(RR=5.43,CI:4.92~6.00;P0.01),8篇研究对象未接受抗凝基线治疗(RR=5.92,CI:5.26~6.67;P0.01)(Pdiff=0.57)。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比CHADS2评分要低(0.54%vs 1.40%)(P0.05),且将更多的患者纳入高危组(81.0%vs 46.0%,P0.05)。结论:与CHADS2评分相比,CHA2DS2-VASc评分将更多的AF患者归类于高危组,且高危组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更高,并显示已接受抗凝治疗的AF患者仍然存在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且随风险评分系统分值的增高而显著升高。这提示AF卒中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需要正确评估而规范化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和CHA2DS2-VASc评分对其血栓栓塞事件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瓣膜性房颤患者137例,按是否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分为栓塞组(n=50)与非栓塞组(n=87),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并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判断CHA2DS2-VASc评分与血栓栓塞是否存在线性趋势,制作ROC曲线,判定曲线下面积和截断点,并计算评价指标。 结果 研究组年龄≥75岁占比、女性患者占比、高血压、糖尿病、心衰患病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血管疾病患病率及CHA2DS2-VAS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管疾病(OR: 7.463,95%CI 1.575-35.714,P<0.05)是卒中/TIA/血栓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变量后,CHA2DS2-VASc评分与卒中/TIA/血栓栓塞事件显著相关(OR: 2.688,95%CI: 1.776-4.065,P<0.01)及对栓塞事件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95%CI: 0.809-0.928,P<0.01)。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显示CHA2DS2-VASc评分与卒中/TIA/血栓栓塞间存在线性趋势,卒中/TIA/血栓栓塞发生率随着CHA2DS2-VASc评分升高而升高(P<0.01)。 结论 血管疾病是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HA2DS2-VASc评分与此类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显著相关且对其预测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与CHA2DS2-VASc评分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住院治疗的CHA2DS2-VASc评分≥2分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性别、年龄与患者匹配的老年健康体检者菌群作为对照组,检测肠道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与射频消融术前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eft atrium ,LA)/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发生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前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分为LA/LAA血栓形成组(n=21)与血栓未形成组(n=21),对照分析CHA2 DS2-VASc及CHADS2评分对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21例(3.8%)患者血栓均位于LAA ,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分)间,LA/LAA血栓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3分患者血栓形成明显多于<2分( P<0.01)。血栓形成组CHA2 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左心房内径(LAD )显著高于血栓未形成组外,其余临床因素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CHA2 DS2-VASc评分是LA/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1、0.89,P<0.05)。结论无论CHA2 DS2-VASc评分的高低,所有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均需接受食管超声心动图探查,LAD越大、CHA2 DS2-VASc评分越高,LA/LAA血栓事件发生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北京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伴CHA2DS2-VASc≤1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CHA2DS2-VASc=0或1的NVAF-PCI患者共1 688例,评估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及影响因素。依据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对照组(n=1 135, Hcy15μmol/L)和HHcy组(n=553, Hcy≥15μmol/L)。主要终点是MACE事件的发生。结果随访1年,HHcy组MACE事件发生率较高(P=0.017),HHcy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9),两组心因死亡(P=0.046)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P=0.044)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Hcy增加CHA2DS2-VASc≤1 NVAF-PCI患者的MACE事件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提示这类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可能临床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AS-BLED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心脏外科术后因心原性休克置入体外膜肺氧合(ECMO)装置的患者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能力,为ECMO置入术后管理、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8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80例心脏外科术后因心原性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拟构建一种新的易于操作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429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电话、微信、门诊等多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以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终点事件进行观察。随机将数据集按1∶1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列线图进行模型的可视化展示,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预测方面的价值。最后在验证集和整体数据集中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 在429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91例发生了缺血性卒中,其发生率为21.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缺血性卒中史、非阵发性房颤以及B型脑钠肽(BNP)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结果构建的ABSNp模型(A:年龄,B:BNP,S:缺血性卒中史,Np:非阵发性心房颤动)表现出良好的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在训练集、验证集及整体数据集上,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9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CAS和CHA2DS2-VASc评分两种卒中风险评估模型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全因死亡、血栓栓塞、大出血事件以及复合终点发生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从中国房颤注册研究(CAFR)中, 选取年龄>18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随机分为CAS评分组和CHA2DS2-VASc评分组, 并根据基线和随访过程中抗凝状态筛选出2组中依从评分规范抗凝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并定期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是否接受抗凝治疗以及终点事件。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血栓栓塞和大出血事件, 复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和血栓栓塞事件。分析CAS评分组和CHA2DS2-VASc评分组相关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两组相关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 206例房颤患者, 年龄(63.6±12.2)岁, 女性2 092例(40.2%)。其中CAS评分组2 447例(47.0%), CHA2DS2-VASc评分组2 759例(53.0%)。CA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5%、非阵发性房颤、口服华法林比例以及HAS-B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对比剂肾病(CIN)预测价值的研究.方法:入选300例行PCI术的患者,CIN定义为使用对比剂后48 h内血肌酐值较基线值升高超过44.2 μmol/L或者较原基础值升高25%以上.比较CIN组与非CIN组之间的基线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入本院心内科房颤中心的住院患者,其中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48例,单纯房颤患者85例。选取同期入院的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空腹采集静脉血,循环酶法按试剂盒标准流程检测血浆Hcy的浓度。依据CHA2DS2-VASc评分系统,计算每位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9.6±1.7)μmol/L]相比,房颤组的Hcy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房颤合并脑栓塞组[(16.2±2.8)μmol/L]显著高于房颤组[(12.5±2.2)μmol/L,P0.01]。Hcy与CHA2DS2-VASc积分之间呈现明显的正性相关关系(γ=0.33,P0.01)。结论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且与CHA2DS2-VASc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酸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怀疑存在左心房血栓的NVAF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食管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45例)和非血栓组(345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分析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尿酸对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患者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非血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病程、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及尿酸浓度是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栓组患者尿酸浓度与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呈正相关(CHADS_2评分:r=0.618,P=0.036;CHA_2DS_2-VASc评分:r=0.646,P=0.032)。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浓度曲线下面积(ACU)为0.895(95%CI:0.825~0.966),其最佳工作点为459.8μmol/L,此时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5.0%。结论血清尿酸浓度在NVAF并发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可作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评估左心房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