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措施。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共计11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儿分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55例。观察组病例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将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病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结果统计两组患儿的发热情况,比较两组发热人数情况,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喘息的特征、发热等临床症状并进行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显著的比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要严重,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治疗,以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6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发热例数、程度与发热时间,咳嗽症状,喘息维持时间、肺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以发热多见,其喘息出现晚,但持续时间长,且咳嗽剧烈。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大环类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以便为小儿哮喘的后期诊治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因将其分成两组,非混合感染组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合计63例,混合感染组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合计80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结果混合感染组与非混合感染组患儿的发热率对比,混合感染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混合感染组感染率、咳嗽时间、住院时间等均高于非混合感染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非混合感染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治疗中,不同治疗药物所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其中在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采用抗生素、红霉素等治疗效果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头孢呋辛、乳糖酸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研究组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回顾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并总结其药物治疗和喘息特征、临床特征等。结果比较两组患儿重度喘息、发热、咳嗽时间、热程、喘息时间、住院时间等几个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和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疾病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可给予大环內酯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哮喘症状的患儿临床特征以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6年期间收治的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小儿哮喘的6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对患儿基线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并以此归纳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常用治疗手段对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如下:发热、咳嗽、喘息、呼吸系统受累以及肺外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时间7-9天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如咳嗽、哮喘等典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属于儿科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不但会引发相关呼吸道系统症状,同时对其他系统以及器官等也有侵袭伤害,需尽早诊断并制定合理干预方案,最大程度保障此类患者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0例哮喘患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发热比例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比例4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重度喘息发作比例4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息持续时间(8.2±1.2)d明显长于对照组(3.5±0.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炎症发生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炎症发生率2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主要特征包括发热、持续性喘息等,与非肺炎支原体诱发哮喘的临床特征差异明显,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40例设为研究组,并同时期收治的非MP感染哮喘患儿4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咳嗽、发热、喘息等临床症状、肺部病变及肺外脏器受累情况,分析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特点,并予以对症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发热、咳嗽症状发生率及肺部啰音、哮鸣音、肺部炎症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过治疗,病症均得到控制,两组控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住院治疗时间、喘息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长,且肺外损伤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具有病症危重、病程长、表现复杂等特点,通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可为其早期诊断提供科学指导依据;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等吸入方式辅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肺部炎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喘息持续时间为(10.5±4.2)d;观察组为(4.5±2.1)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炎症、肺部啰音、哮鸣音、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内,观察组的喘息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哮喘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小儿哮喘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吸入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肺外脏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措施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等。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等方面与非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诱发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较好。结论:与非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发热多见、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5例进行研究,对其中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7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参与MP-Ig M检验,结果显示阳性患儿4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有23例患儿伴有发热症状,有4例患儿伴有胸痛症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肺外表现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和胃肠功能障碍;MP感染患儿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均获得康复。结论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当考虑是否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并且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保证患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当代医学》2016,(13):45-4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小儿哮喘患儿55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将55例同期在本院就诊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被选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实施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肺部炎症、肺部啰音、肺部哮鸣音、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等发生率分别为43.6%,14.5%,34.5%、10.9%、1.8%、14.5%;对照组分别为81.8%、85.5%、65.5%、61.8%、27.3%、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7例(占30.9%)患儿喘息症状被控制,对照组中32例(占58.2%)被控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喘息持续时间分别为(11.5±5.3)d、(10.6±4.1)d,对照组患儿则分别为(6.2±2.4)d、(4.4±2.3)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喘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长(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小儿哮喘患儿多伴有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通过对该类患儿实施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方法:纳入本院儿科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哮喘急性发作并发肺炎的患儿2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0例患儿并发肺炎衣原体肺炎(A组),另120例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肺炎(B组)均接受本院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肺炎抗体进行检测,对其相关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回顾分析,了解此类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结果: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常见腹泻、呕吐症状,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胸腔积液,均无典型临床症状;合并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大部分年龄在4岁以上,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大部分在1岁以下;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患儿感染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正相关联系。结论:小儿因抗感染能力较弱,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概率偏高,对衣原体肺炎感染应更加重视,严格区分鉴别两者,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展开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无复发病例。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进行治疗过程中,需根据其临床特点深入分析,进而展开有效的对症治疗,缓解其临床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儿尽早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儿,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哮喘,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哮喘宁和喘乐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以哮鸣音、支气管肺炎等为主要临床体征及症状,采用吸入治疗及抗生素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病情,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诊断依据,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将134例哮喘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34例哮喘发作患儿中,非MP感染诱发的患儿有74例,设为对照组;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有6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以及肺外脏器受累情况,结合治疗措施与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分析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对照组74例患儿中,发热24例(32.4%);咳痰62例(83.8%);喘息47例(63.5%),平均喘息持续时间为(3.5±1.2)d;5例(6.8%)出现肺外并发症。观察组60例患儿中,发热49例(81.7%);60例患儿均有咳嗽症状;喘息43例(71.7%),平均喘息持续时间(6.2±3.8)d;有6例(10.0%)肺外并发症。观察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以及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结论相较于非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有明显的发热症状,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时间较迟且持续时间久。单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无明显效果,需使用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与糖皮质激素才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60例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的肺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治疗干预后均治愈,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科门诊中具有较高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且伴有消化系统症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所以要注意监测患儿的MP-IgM辅助诊断、治疗,尽可能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一侧或两侧呼吸音弱,年长儿易发生肺外表现;支原体抗体I g M≥1∶160者69例(88.5%);胸部X线检查均显示异常;全部患儿经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痊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各异,临床需根据患儿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55例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儿多数起病急,少数起病隐匿,以发热、顽固性咳嗽为主症,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内合并症,其中37例(67%)合并肺外症状。结论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内、外症状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及早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及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起病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症,影象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结论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部体征严重,肺外症状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X线表现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X线表现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治疗,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以发热、剧烈咳嗽为主,肺部轮廓均呈现为密度均匀的阴影。结论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X线表现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医师应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能够为临床采取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