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数也明显增加。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使用经桡动脉穿刺。相比股动脉,其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老年患者作为一特殊群体,在护理上与一般患者有所不同。我们对8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进行了针对性观察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经典途径是经股动脉途径,但有局部并发症较多及术后限制患者活动等不足。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趋势。为此本文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及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将6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Allen’s试验成阴性且桡动脉搏动良好的290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即经桡动脉组,其他患者为经股动脉组.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及并发症要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势,但不是初学者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介入治疗器械的改进,各种导管直径越来越小,使得经绕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可能,日益为心脏介入医生和病人所接受,并逐渐在我国各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得以推广。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对比观察,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手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路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10.4±3.7min)、X线曝光时间(39.3±22.3min)及手术时间(47.3±22.0min)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3.1±1.2)h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0)、排尿功能异常(0)、肢体疼痛(7.50%)、穿刺位置并发症(5.00%)和腰痛(5.00%)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突出,且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应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动脉造影17例(53.12%),PCI15例(45.87%);对照组动脉造影21例(52.50%),PCI例(47.50%),两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及住院时间(2.14±0.56)d与对照组(22.50%)、(4.89±1.37)d相比明显较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4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3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冠状动脉造影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术后并发症和痛苦少,但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介入治疗途径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n=136),股动脉组(n=120);回顾性分析2组穿刺时间、穿刺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排尿困难、肢体疼痛、腰痛发生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并介入治疗者136例,共置入支架192枚。经股动脉途径穿刺并介入治疗者120例,共置入支架162枚。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穿刺时间[(10.2±3.6)min vs(6.2±2.4)min]、X线曝光时间[(48.6±21.7)min vs(37.2±23.6)min]延长,平均卧床时间[(2.8±1.6)h vs(18.4±3.6)h]缩短(均P<0.05);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5.9%vs10.8%)、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vs1.7%)减少(均P<0.05)。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腰痛(2.2%vs25%)、排尿困难(0%vs18.3%)、肢体疼痛(8.8%vs20.8%)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合并心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常规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9.
韩双 《吉林医学》2012,33(3):508
目的:分析探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比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置入支架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5%(6/63),低于对照组的22.2%(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效果安全,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高,而且并发症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对象为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ECG疗效、冠心病心绞痛发病频率与心绞痛发作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56%,显著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G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低于观察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病频率与心绞痛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 15.56%,P〉0.05)。结论 与经股动脉穿刺行PCI术相比,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安全性较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12.
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凤  沈小兰  滕成梅  胡平 《河北医学》2005,11(4):384-384
2004年我们完成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秀娥 《西部医学》2007,19(6):1209-1210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44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行介入治疗,并置入支架共49枚,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评价,并观察住院及近期临床事件。结果44例患者病变相关血管再通,并无局部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患者不适症状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经桡动脉途径是PC I的又一理想途径,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桡动脉介入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110例患者中,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91例,经过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100%。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4例前臂出现血肿,有15例患者在前臂穿刺部位皮肤处出现荨麻疹。无急性血栓、冠状动脉穿孔以及夹层的形成。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相对安全,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不适反应、X线曝光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血管并发症、不适反应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少于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都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良好方法,经桡动脉术后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少,且住院时间短,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危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为TRI组(32例),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为TFI组(20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心功能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组的术后心功能评价高于TF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F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TF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较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具有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是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安全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0例患者中,165例穿刺成功并进行顺利手术,总成功率97.57%,5例因血管畸形或动脉硬化改为股动脉造影,总成功率100%,且19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止血容易,术后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活动,值得临床推广。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冠心病患者190例,按照介入途径的不同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观察组130例)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行介入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心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卧床时间、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桡动脉组优于经股动脉组.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的治疗效果相当,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男96例,女20例,年龄(57±14)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5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2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球囊扩张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但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哲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54-15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町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自在我院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6例病人,对具体病变情况、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6例患者共有58处病变,进行介入治疗,并发症:出现前臂血肿2例,穿刺部位皮肤荨麻疹8例,2~4d自行吸收.无冠状动脉穿孔、急性血栓、闭塞和夹层形成.未出现桡动脉痉挛现象.结论 经桡动脉患者术后不适明显减少,术后即刻可下床活动,当日可离院回家.因此,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花费低是其特殊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