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解析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使用的18500件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n =9250件)和观察组(n =9250件),对照组由手术室自行处理,观察组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对两组清洗合格率、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质量追溯有效率、生物监测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器械清点准确率、质量追溯有效率、生物监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湿包发生率、器械遗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确保手术器械安全使用,降低感染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纳入外来手术器械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件外来手术器械包,其中在手术室直接清洗包装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参照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96.96%、包装合格率98.48%、灭菌合格率100%;对比参照组清洗合格率86.36%、包装合格率89.39%、灭菌合格率92.42%,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可以显著改善器械合格率,提升灭菌以及清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流程,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将外来手术器械各150件分别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2种不同的管理流程.对照组,由器械商在手术室完成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试验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按标准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并将2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目测为63.3%、97.3%;5倍放大镜检测为58.0%、95.3%;包装质量为55.3%、98.0%;灭菌质量为92.7%、100.0%;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对器械消毒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把手术室器械集中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通过将注重清洗质量、清洗方法改进以及提高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等落实来提高管理质量,并研究其对器械消毒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合格率为100%,放大镜检测合格率为99.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能够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S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19年9月(6S管理模式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8579件外来器械资料作为对照组,2019年10月~2019年12月(6S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9421件外来器械资料作为研究组。统计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情况(登记错误、包装松散、清洗合格、灭菌合格)、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外来器械登记错误率0.36%、包装松散率0.47%低于对照组0.91%、1.13%,清洗合格率98.06%、灭菌合格率98.83%高于对照组95.30%、96.27%(P<0.05);研究组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99%低于对照组2.72%(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器械完善度、包装效果、沟通服务、器械收发速度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采用6S管理可提高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在减少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器械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CSSD采取常规管理的386件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CSSD采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管理的386件器械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管理质量合格率、工作质量缺失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湿包发生率、器械数量缺失率、器械遗失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收发速度、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包装质量、供应及时性、沟通服务、工作责任心、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等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应用于CSSD器械清洗消毒管理中可提高器械管理质量合格率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降低工作质量缺失率,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全程质量控制用于院内感染风险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待清洗消毒的1 000件手术器械(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控制;另选取1 000件手术器械(对照组),常规流程清洗;比较2组患者器械清洗质量,统计清洗后因术中器械的院内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清洗消毒后器械血渍、污垢、锈斑总发生率0.20%,低于对照组的1.50%,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操作流程与标准、科室管理、安全管理、综合质量管理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0.10%低于对照组的1.00%,医护人员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质量控制,可增加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口腔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效果。方法将口腔所有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集中管理,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2013年,由口腔科护士自行处理的口腔器械中,抽取2500件设为对照组;2014年,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器械中,抽取2500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及口腔医生、椅旁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6.5%,较对照组提高了30.7%;观察组口腔器械的灭菌质量合格率为98.8%,较对照组提高36.6%;观察组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为99.0%,较对照组提高19%。结论口腔器械经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预防医院感染,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许艳丽  计海燕  谢延梅  李美 《河北医学》2014,(10):1736-1737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程序化管理。方法:由专业专职护士对器械公司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实行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员与器械的管理流程,规范器械的交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监测质量的追溯管理。结果: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使用多家器械公司提供的外来器械,实施相应手术年平均490例,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保障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接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2 000件外来器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及手术室、厂家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及厂家对观察组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接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外来器械的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还能提高医院及厂家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手术器械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为实施前,选择此期间接收的2411件手术器械,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为实施后,选择2400件手术器械,对比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为100.00%,较实施前91.37%的合格率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在对手术器械进行管理时,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外来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600件外来医疗器械,按管理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300件观察组采用流程管理,另30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实施不同管理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在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合格率上,观察组(99.33%)、(99.33%)、(100.00%)显著比对照组(93.67%)、(94.00%)、(93.67%)高(χ2=4.743、4.406、6.537,P0.05)。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后,能显著提升合格率,此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手术室手术器械预处理对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建立完善的手术器械预处理流程。方法把400件手术器械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0件,A、B两组的器械种类、污染程度无明显差异性。A组直接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B组规范流程,预先应用流动的水或用软毛刷去除残留的血迹、污物,再用多酶喷洒在器械,放入密闭容器保湿,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清洗后使用目测和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为检测方法检测清洁合格率。结果 A、B两组器械清洗后目测的合格率分别为88.5%,99%,10倍放大镜检测的合格率分别为80%,95%。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规范手术器械预处理制度对器械的清洗效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探讨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外来器械的效果。方法:研究按标准流程的规范管理,共随机抽取待灭菌的外来器械包60包,共1 860件器械,采用目测法研究外来手术器械的处理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样1 860件器械,经目测法检测合格数为1 831件,合格率为98.44%。经过对手术室使用人员调查表明,经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清洗消毒与管理,使用满意度提升为97.60%。灭菌后的器械各项监测合格,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外来手术的清洗,包装和灭菌的质量,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成本,促进资源共享。使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使外来器械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接受清洗消毒的6100件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参照组、实验组。每组3050件,参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则给予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器械消毒、清洗、包装质量合格率及本院39名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同时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数据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一体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提高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可追溯管理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9年3月开始对外来手术器械从准入、清洗、包装到灭菌、记录整个流程进行质量追溯管理以来,对656台应用外来器械的手术进行效果总结。结果 2年多来,外来手术器械未出现遗失,未出现由于消毒灭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岗位前移”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4月手术器械32 774件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工作模式进行回收、清点、预处理,2014年5~8月手术器械69 646件设为观察组,采用“岗位前移”工作模式,进行手术器械的预处理。比较2种不同工作模式的器械返洗率、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岗位前移”的工作模式后器械的返洗率降低了5.15%,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满意度提高达100%,2组手术器械返洗率与手术室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岗位前移”的工作模式,降低了器械的返洗率,提升了器械清洗质量,提高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数据追溯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CSSD的1 436件医疗器械包的管理资料,其中2020年6—12月采取手工记录期间进行管理的718件医疗器械包为对照组,2021年1—7月采取系统数据追溯分析期间进行管理的718件医疗器械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器械管理质量、工作质量、科室器械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合格率、分类合格率、消毒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干燥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储存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回收评分、器械分类评分、器械消毒评分、器械清洗评分、器械干燥评分、器械灭菌评分、器械包装评分、器械储存评分、器械发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器械使用满意度为97.27%,高于对照组的8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数据追溯分析能提升CSSD器械管理质量与工作质量,获得更高的科室器械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统一到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化清洗、打包、灭菌后再送至手术室无菌储物间备用,经护士及医生检验后方可使用。结果:对比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各290包外来器械的卫生及手术感染情况显示,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76.9%,手术室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导致手术延误率为5.2%;规范化管理后,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100%,未出现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致手术延误的事例。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能使手术器械的卫生及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确保手术按时进行并降低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器械,研究包数200包,收取时间在2018年1月2日至2018年2月10日,总件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包(应用优化流程)、对照组100包(实施常规流程),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外来器械清洗质量评分、消毒质量评分以及包装合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来器械的缺陷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实施优化流程后,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