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136例,涉及该院38种抗菌药物。按药物分类前3位分别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原发疾病涉及的主要系统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见;药源性疾病发生时间在用药5 d内患者较多;药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结论医护人员需重视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积极进行用药监护,为安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若鹏 《山东医药》1992,32(1):42-43
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且有时相当严重,危害很大。一、原因及发病机理造成药源性神经功能损害的原因:一是外因,包括药物的性能,给药的剂量、途径、方法、时间等;二是内因,主要是机体的反应性。此外尚有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等。药物在上述内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心律失常3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369例药源性心律失常。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部分为个案,采用自身配对、治疗前后比较等方法观察药源性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结果369例中,分别有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阿托品、抗生素、西沙比利、西洛他唑、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等,可引起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结论相关药物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与药物对心脏直接和间接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及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30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静脉滴注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方式;抗感染药物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品种,其中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例数最多;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析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于该院发生50例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式分析,整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等进行探讨。结果 50例抗糖尿病药物所导致的临床不良反应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20例,由多种药物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便秘、咳嗽、呼吸困难等,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结论抗糖尿病药物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给药,同时,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谨遵医嘱;针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告 :我国近年来每年约有 19 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已达到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 10倍以上。因此 ,药源性疾病日趋严重的情况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机体各个脏器中 ,肾脏是机体中对药物高积聚、高代谢、高排泄的主要脏器之一 ,故而肾脏对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高度的易感性。目前已经发现的药源性肾脏疾病几乎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1] ,其中 ,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由于发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已逐渐成为危害病人生命的主要药源性肾脏疾病之一。根据我院近 5年来 194例肾…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般不能治愈,需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治疗。无论原发性或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左旋甲状腺素单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依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则需依据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调整药物至适当剂量。甲状腺激素替代不足或过度治疗的问题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尤其是过度替代治疗引起骨质疏松、增加心血管危险因素等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此外,还需关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儿童、老年患者及合并心血管或其他疾病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为临床中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集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3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结果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关系不明显,但与年龄及给药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低血压等,且以胸闷、心悸最为常见。结论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多,故需注意合理使用该药物,避免其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咳嗽。其原因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原发的上、下呼吸道疾病,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鼻窦炎、鼻后滴漏综合征、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1]。药源性咳嗽是药源性肺损伤的表现之一。本文旨在概述药源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引起药源性咳嗽的药物种类,为早期识别老年药源性咳嗽提供参考。1药源性咳嗽的发病机制药源性咳嗽的病因尚不能明确,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1药物的毒性反应药物的毒性反应即药物或其代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精神药物治疗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识别老年人心理障碍,并正确选择药物与剂量,已成为当今十分棘手的临床课题。本文特简介了2000年老年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指南,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推荐用药原则:老年精神病患者不象非老年者那样渴求就医、依从医嘱,故社区医师更应密切关注其首发精神病表现,并遵循下列步骤用药将更安全有效。用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饮食、起居及用药史等;谨慎选药,包括药物种类、最佳给药途径、初始剂量、投药间期、增加剂量及调整剂量时间;鉴于老年人对精神药物特别敏感,故初投正常成人半量即可,85岁以上者、体虚、活动受限、伴有心肝肾及代谢内分泌疾病者还应减量:  相似文献   

11.
钙拮抗剂当前正应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由于上述这些疾病时心功能常减退,因此明确钙拮抗剂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对于合理应用这些药物十分重要.钙拮抗剂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是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综合的结果,包括心率、前负荷、后负荷与心肌收缩力.钙拮抗剂对心脏循环的作用还取决于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以及心血管功能的基本状况等.本文旨在阐述钙拮抗剂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喹诺酮类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剂用量、引发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脏不适、心悸、心动快速、左心衰竭,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心脏不适、心悸、心动过速,分别占比38.46%、30.26%和24.62%。130例患者共使用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其中10例诺氟沙星、22例氧氟沙星、26例左旋氧氟沙星、16例环丙沙星、20例莫西沙星、20例加替沙星、16例吉米沙星;其中28例口服用药,占比21.54%,92例静脉给药,占比70.77%,10例外用给药,占比7.69%。130例患者中,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时间≤5min 20例,占比7.69%,6-30min 42例,占比32.31%,31min-2h 66例,占比50.77%,2h 2例,占比1.54%。患者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转归时间≤5min 0例,6-30min 38例,占比29.23%,31min-1h 68例,占比52.31%,1h 24例,占比18.46%。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易引起心脏不适、心悸、心动快速、左心衰竭等心血管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在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实施治疗时,需做到合理用药,积极预防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目前老年高血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为:在改善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达标。常用的五类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用于老年高血压的起始和维持治疗、单药或优化联合治疗。老年人降压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宜平稳、缓慢,降压药物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治疗过程中须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的治疗,并长期坚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合理用药涉及对症选药、配伍用药,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等许多方面。总起来讲,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由于药物日趋增多,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越来越严重。医务工作者必须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可能产生的药源性疾病,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甚至会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1].早期识别、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明确指出,对于AMI伴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为静脉注射胺碘酮[2].本文对老年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与口服给药的方案,并与同期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冠状动脉综合征、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及严重的心瓣膜病属高危心血管疾病,对合并这些疾病的老年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面临的风险很大.围术期需严格管理,包括完善心血管病理解剖与功能储备检查,实施药物或介入治疗进行疾病控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时纠正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以利于临床上提高监测和应对。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65岁的老年患者的ADR报告。结果 共收集212例次老年患者ADR报告(占总体ADR的 21.3%),其中男性91例次,女性121例次,平均年龄(75.25±6.43)岁;91例次发生于门急诊(42.9%),114例次发生于住院非ICU(53.78%);涉及药品98种,主要为抗感染药物(30.6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6.42%);用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滴注(86.32%);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是全身性损害(23.10%),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9.49%),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皮疹。结论 本研究反映了我院老年患者发生ADR的主要风险药物、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应重点关注应用高风险药物的人群,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对门急诊、院外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及口服药物的安全性也应加以重视。由于存在漏报现象,本研究的报告率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患者ADR的发生情况,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老年患者ADR的监测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药源性心律失常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HO近年来公布的资料表明 ,全世界 1/ 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不合理用药 ,即药源性疾患所致。国外尚有不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证实。住院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 %~ 2 0 % ,我国每年住院病人约达 5 0 0 0多万人 ,若按上述发生率估算 ,每年预计有 5 0 0~ 10 0 0万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每位临床医生在任何时刻 ,对药源性疾患都不能掉以轻心 ,更不容熟视无睹。笔者等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 ,近年来随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日益增长 ,药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 ,并已成为心律失常病因学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病人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麻醉气管拔管期可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尤其老年病人易诱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围拔管期使用一些药物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对保证病人的安全尤其重要。本文就乌拉地尔和异丙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管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有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在抢救过程中药物剂量必须精确,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微量泵具有使用方便、剂量准确、微量持续、给药均匀等特点,故心血管内科抢救过程中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地尔硫卓艹、多巴胺、替罗非班、米力农、呋塞米、胺碘酮9类药物微量泵。本研究总结了微量泵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