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胃黏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乙酰肝素酶(HPA)。结果胃癌组织中HIF—1α、H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5%、61.25%,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0和16.67%(P均〈0.01)。胃癌组织中HIF-1α、HPA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均〈0.01)。胃癌组织中HPA阳性表达与HIF-1α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97.P〈0.05)。认为HPA和HIF-1α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整合素α2β1和CD44v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胃癌标本和5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整合素α2β1和CD44v4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整合素α2β1与CD44v4在胃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整合素α2β1和CD44v4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③整合素α2β1和CD44v4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整合素α2β1和CD44v4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在胃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起正协同作用,并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PA蛋白在6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10例正常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癌组织中,27例(45.0%)HPA蛋白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仅3例(5.0%)阳性表达,10例正常喉组织均为阴性表达。HPA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及5a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HPA蛋白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复发、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琼  张昌菊 《山东医药》2007,47(16):20-21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P120连环蛋白(P120ctn)、β连环蛋白(β-cat)与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20ctn、β-cat及E-cad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正常宫颈组织中P120ctn、β-cat及E-cad表达在胞膜,胞浆少见;宫颈鳞癌中P120ctn、β-cat及E-cad胞膜表达降低,出现胞浆表达;β-cat还有胞核表达;三者异常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2P120ctn异常表达与β-cat及E-cad异常表达明显正相关。结论P120ctn及相关蛋白异常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并为判断疾病发展转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αV、β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HCC中整合素αβV和β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72.5%,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44.4%,P<0.05),其表达强度也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HCC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整合素αV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包膜侵犯密切相关(P<0.05).认为整合素αV、β3,的在HC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中HIF-1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25/49)、34.7%(17/49),与阴性对照组的0、100%相比,P均<0.05.HIF-1α、Caspase-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HlF-1α、Caspase-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HIF-1α蛋白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缺失或低表达.这一变化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蛋白下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整合素α5、β1(integrinα5、β1)与细胞外基质(ECM)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19例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及Ⅳ型胶原、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细胞黏合素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特别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Ⅳ型胶原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O.01),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俨〈0.01),而整合素α5和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且整合素o5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5表达与整合素β1表达呈正相关而与Ⅳ型胶原表达呈负相关。Ⅳ型胶原在分期较早和分化较好时表达率较高,整合素α5和β1则相反。结论整合素α5和β1的高表达与ECM蛋白的低表达明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整合素α5与Ⅳ型胶原可能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ickkopf-3(Dkk-3)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kk-3蛋白在6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5例非瘤食管组织的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Dkk-3蛋白阳性率为65.7%(44/67),5例非瘤食管组织中只有1例的微血管中Dkk-3蛋白表达阳性.Dkk-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纤维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k-3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助于对食管鳞癌发展的判断和预测有无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叉头框蛋白(FOX)P3、程序性死亡蛋白(PD)-1及其受体(PD-L1)在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30例及正常宫颈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的TGF-β1、FOXP3、PD-1及PD-L1蛋白表达,并分析各蛋白与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GF-β1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40.00%)和正常宫颈组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表达阳性率为75.00%,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46.67%)和正常宫颈组织(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表达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33.33%)和正常宫颈组织(5.00%)(P0.05);PD-L1表达阳性率为63.33%,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36.67%),正常宫颈组织无PD-L1蛋白的表达(P0.05)。TGF-β1、PD-L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OXP3、PD-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GF-β1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685,P=0.003);PD-1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r=0.412,P=0.000);TGF-β1与PD-1、PD-L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FOXP3与PD-1、PD-L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TGF-β1、FOXP3、PD-1、PD-L1蛋白呈高表达,并可能与老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宫颈黏膜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乙酰肝素酶在56例宫颈黏膜上皮内瘤变(轻度12例,中度26例,重度18例)、54例宫颈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20例,不伴淋巴转移34例)中的表达.结果 乙酰肝素酶在宫颈黏膜上皮轻、中、重度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33.33%,38.48%,44.44%,宫颈癌中表达率为48.14%.乙酰肝毒酶在宫颈黏膜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者,乙酰肝素酶表达(70.00%)明显高于无转移组(35.29%),P<0.01.结论 乙酰肝素酶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无关,与宫颈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12例原位癌、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及IGF-1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IGF-1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均〈0.05);HIF-1α蛋白及IGF-1在癌组织、原位癌、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HIF-1α与IGF-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和IGF-1在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对食管鳞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海清  王海琳 《山东医药》2008,48(11):15-17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及其靶基因产物cyclinD1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STAT3和cyclinD1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TAT3和cyclinD1在正常宫颈→CIN→宫颈浸润癌中的过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在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62.5%、72.5%,在CIN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20.0%、25.0%,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均为0;STAT3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TAT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将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 mRNA,HPA、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PA、bFGF两种蛋白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A mRNA的表达.结果 ①7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PA mRNA及HPA、bFGF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7%、62.86%、74.3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20.00%);②HPA mRNA及两种蛋白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外组高于浆膜层以内浸润组,在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在不同DUKES分期(A期、B期、C+D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大肠腺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HPA蛋白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④大肠腺癌组织中HPA与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62,P =0.028).结论 ①HPA mRNA和HPA、bFGF两种蛋白在大肠腺癌中表达增高,其过表达可能促进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②大肠腺癌组织中HPA与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KiSS-1、P16INK4A及Ki67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40例CIN及4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KiSS-1、P16INK4A及Ki67的表达。结果 KiSS-1、P16INK4A及Ki67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的阳性表达率为85.00%、62.50%、29.70%,CINⅡ~Ⅲ为10.00%、65.00%、87.50%,宫颈鳞癌为8.00%、40.00%、95.00%;KiSS-1蛋白失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INK4A及Ki67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KiSS-1和P16INK4A、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KiSS-1低表达和P16INK4A、Ki67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KiSS-1、P16INK4A及Ki67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娜  王洪兴  张洁 《山东医药》2008,48(14):18-19
目的 检测FEZ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及10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FEZ1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FEZ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其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FEZ1和PC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FEZ1的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参于了其浸润、转移等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芯片中的过度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25例HCC患者肝组织、48例肝癌患者癌旁组织、62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及23例肝血管瘤患者相应正常肝组织构建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P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的HPA蛋白的阳性率45.8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7.08%(x~2=2.23,P<0.05),肝硬化6.45%(x~2=5.262,P<0.05)和正常肝组织4.35%(x~2=3.895,P<0.05).癌旁组织中的HPA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x~2=2.882,P<0.05)及正常肝组织(x~2=2.361,P<0.05);HCC中临床TNM分期ⅠⅡ期HPA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29.41% vs 67.31%,x~2 =4.111,P<0.05);HCC中无转移组HPA阳性率明显低于转移组(14.71% vs 63.33%,x~2= 3.978,P<0.05);HPA表达率在AFP≥400μg/L和AFP<400μg/L组(52.05% vs 36.17%,x~2= 2.071,P<0.05)、有无门脉癌栓组(71.74% vs 29.73%,x~2=4.472,P<0.05)、多个和单个肿瘤结节组(73.91% vs 28.38%,x~2=4.847,P<0.05)以及肿瘤直径≥5 cm和<5 cm组(57.89% vs 25%,x~2=3.471,P<0.01)分别具有显著性意义.HPA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及肿瘤包膜浸润无关.结论:HPA高表达在H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HPA蛋白指标有助于HCC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中HIF-1,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25/49)、34.7%(17/49),与阴性对照组的0、100%相比,P均〈0.05。HIF-1α、Caspase-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HIF-1α、Caspase-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HIF-1α蛋白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缺失或低表达。这一变化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蛋白下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桃  齐洁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27-2529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步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整合素α5β1、CD15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胃癌组整合素α5β1、CD15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3.75%,均高于癌旁正常组(22%、18%)(P<0.05).②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胃癌的不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③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8,P<0.05).结论 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二者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它们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胃癌早期诊断和抗转移治疗新的分子靶点,可为评估肿瘤的恶性进展、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整合蛋白α5β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状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本文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对肝癌细胞株7721、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作整合蛋白α5β1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整合蛋白α5、β1 mRNA在肝癌细胞中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且与肝癌的分化程度相关;肝癌浸润部位癌细胞整合蛋白α5β1表达减少;伴肝内转移组其原发灶内α5、β1表达水平较无肝内转移组明显下降,但其静脉内癌栓外周部癌细胞表达增强。结果提示,整合蛋白α5β1的表达对HCC分化、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1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癌组织、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1、MMP-13蛋白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鳞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1%(73/90)、81.25%(3/16)和17.86%(5/28),MMP-1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2%(74/90)、25%(4/16)、21.43%(6/28),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MMP-1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1和MMP-13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37,P0.05)。结论 MMP-1和MMP-1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食管癌判断预后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