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0月诊治的8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精神病量表(BPRS)及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李佳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试验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以及复发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满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市安定医院2012~2013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均符合ICD-10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人,应用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对照组42人,应用常规护理。两组于研究前和护理8周后应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抑郁等因子的评分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OSIE各项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康医学》2016,(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以及护理前和护理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两组患者的NOSIE总分。结果:护理后第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PANSS量表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8周和护理后第12周,观察组患者的NOSIE评分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促进其精神症状的有效缓解,有助于恢复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累及世界人口的0.5%-1.0%,病因不明,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都高的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不仅损害认知功能,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等,而且增加照料者的经济负担,精神患者的有效康复是一个困扰医学界的难题.随着对精神分裂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显示心理治疗与抗精神药物联合是最有效的,精神患者在患病及康复期会出现众多的心理问题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精神康复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2018 年 1 月—2020年 12 月收治的 7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传统护理)和康复护理组(传统护理+精神康复护理),各 35 例。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变化。 结果 康复护理组护理总依从率(97.14%)高于传统护理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康 复 护 理 组 睡眠 障碍 (0.85±0.19)分 、睡眠 时 间 (1.31±0.25)分 、日 间功能 (0.95±0.22)分、睡眠质量(1.25±0.22)分均低于传统护理组睡眠障碍(1.75±0.29)分、睡眠时间(1.86±0.59)分、日间功能(1.99±0.55)分、睡眠质量(1.95±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57、5.077、10.386、7.334,P<0.05);护理前,康复护理组心理状态评分(76.69±5.29)分同传统护理组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心理和康复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诊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只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和康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心理状况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恢复期患者77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9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结果: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价值.方法 选取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精神科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BPRS评分、SANS评分;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IRPOS评分、NOSIE评分;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和1年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BPRS评分、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PRS评分、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IRPOS评分、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IRPOS评分、NOSI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2.33±8.37)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7.88±9.24)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9.76%(4/41),对照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48.78%(20/4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BPRS评分、SANS评分、IRPOS评分、NOSIE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1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维度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应对方式[压力情景应对方式问卷表(CISS-21)]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L-9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任务应对、情感应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逃避应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模式可提高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ESCA评分,改善CISS-21评分,降低SDSS和SCL-90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结果:经过积极的干预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干预后水平,观察组中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入院前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再探索出高水平的护理模式。方法:通过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入的58例精神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都比常规护理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所产生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研究组由责任护士实施循证护理,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心理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GSES、CPSS、MUIS和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UIS、CPSS和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护理脑卒中患者有助于提高心理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姿瑶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3,(6):218-2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影响,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我院对150例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心理状态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显着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用药方式也得到加强,从而对病情达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效果。其中病情改善显著107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6.0%。结论:准确的心理状态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改善和控制病情的作用十分显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学研究》2016,(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1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于入院、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出院时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较入院时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P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NOSI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实施干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精神症状,加强人际关系,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发展,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还影响家庭关系,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患者经过综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在这一阶段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负担是多样的,如何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是精神科护士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本病区住院日数达到60日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出院后进行随访,了解实际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宣教等传统护理方法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选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同步性对比研究。结果出院时干预组患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756(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有利于病人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