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老年偏瘫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 w后,两组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等速运动锻炼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学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等速运动锻炼,随访6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比较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测平衡功能;比较两组6 min步行距离及10 m步行时间;采用改良Ashworyh量表比较两组肌张力变化。结果观察组MBI评分、FMA评分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肌张力差别不大,观察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对于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方法将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康复治疗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照组采用患侧下肢PT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NDT),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10m最大步行速度(MWS),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移动平衡能力。结果治疗组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连续治疗60天。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与10米步行评定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与步行能力进行测评,且需在护理前、护理30天和60天后分别进行一次测评。结果观察组的FMA、BB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米步行所需时间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速度以及平衡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疗法为主的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CIM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0m最大步行速度、Berg平衡量表、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中的下肢评价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MT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龙耀斌 《内科》2007,2(4):501-503
目的探讨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前庭旋转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训练6次,共4周。评价指标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对象在试验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4周后治疗组的平衡、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平衡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制性塑性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躯体平衡功能以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再学习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强制性塑性训练模式,应用简易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量表分别评估训练前及训练1个月后两组病人的躯体功能恢复效果;并比较两组训练早期、远期的依从性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1周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2周、1个月时,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1个月时,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制性塑性训练模式不仅有助于恢复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和躯干平衡能力,还能够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姿势控制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组和联合训练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接受姿势控制和核心肌群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及FAC分级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常规康复组比较,治疗4周后,联合训练组下肢FMA评分[(22.61±1.84)分比(25.84±1.67)分]、BBS评分[(23.28±1.92)分比(28.82±1.36)分]以及FAC分级[(2.96±0.71)级比(4.02±0.46)级]升高更显著,P均=0.001。结论: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平衡,提高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量化运动控制训练联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头针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性量化运动控制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耐力水平、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肢体功能及耐力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10 m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性量化运动控制训练联合头针能有效恢复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背景现代康复理论及实践已经证明,提高核心稳定性是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关键之一,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前提。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ITP)系统所具有的全方位、综合性、多功能性、安全等特点将为脑卒中患者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提供新的支持。目的观察ITP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神经内科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优化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常州市德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TP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ITP组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给予ITP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上、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和躯体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步行步态[三维步态参数,包括步态时空参数(步幅、步速以及步频)、下肢关节运动参数(踝关节最大跖屈度、踝关节最大背屈度、膝关节最大屈伸度、髋关节最大屈伸度)、步态时间参数(患侧支撑相、患侧摆动相、双支撑相)]。结果 ITP组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ITP组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ITP组治疗后步幅大于对照组,步速、步频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ITP组治疗后步幅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步速、步频分别快于本组治疗前(P0.05)。ITP组治疗后踝关节最大跖屈度、踝关节最大背屈度、膝关节最大屈伸度、髋关节最大屈伸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ITP组治疗后踝关节最大跖屈度、踝关节最大背屈度、膝关节最大屈伸度、髋关节最大屈伸度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ITP组治疗后双支撑相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ITP组治疗后患侧支撑相、双支撑相分别短于本组治疗前,患侧摆动相分别长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核心稳定性训练,ITP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更能促进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运动功能、躯体平衡功能以及步行步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康复治疗中,选准切入点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住院或门诊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以Bobath为基础的现代康复技术进行治疗,按脑卒中功能障碍的特点循序渐进。2次/d,45 min/次。观察组在每日治疗过程中准确选择切入点强化训练。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步长、步宽、步速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亦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步长、步宽、步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中,选准切入点可以快速提升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联合平衡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平衡针治疗,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平衡能力测试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46、4. 47,P 0. 01)。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30、13. 57,P 0. 01)。两组MBI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02,P 0. 01)。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平衡针不仅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而且可有效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hera-Band弹力带抗阻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住院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hera-Band弹力带抗阻力训练。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2组病人FMA、BBS、TUGT、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A、BBS、TUGT、MBI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病人采用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能够提高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病人的步行和平衡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力定型原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B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AC及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 BWSTT )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BWSTT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共训练4周。采用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行走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 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训练前后Fugl-Meyer量表、FAC、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训练前( P均<0.05),且观察组训练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训练后( P均<0.05)。结论 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偏瘫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在肌张力不低下的条件下早期进行科学的步行训练,对照组需具备患肢能够支持3/4以上体重、站立平衡>3级、患肢具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踝关节背屈功能的3个条件后进行步行训练。2组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2个月及发病后1年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Ba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1个月、2个月及发病后1年FAC、BBS、MB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训练后2个月比较,试验组发病后1年FAC、MB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训练后1个月、2个月及发病后1年FAC、BBS、MB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张力恢复正常的偏瘫患者,尽早开始科学的步行训练能有效提高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其远期康复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于反重力跑台的强制性步行训练对长期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习得性废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6例长期住院老年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AlterG反重力跑台进行强制性步行训练,连续治疗12周,并在治疗前后采用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评估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和FIM量表评估患者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TGA评分、MBI评分和FIM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研究组最大步行速度在治疗4周、8周、12周速度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反重力跑台下的强制性步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长期住院老年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功能独立性,对克服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习得性废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时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两组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无支撑站立评分和患侧单腿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重步行训练组平衡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昱  阳初玉  李争鸣  徐薇 《内科》2014,(6):720-721
目的探讨重心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PRO-KIN平衡仪进行重心控制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患者静态姿势图的重心摆动外周面积(ENV area),评定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重心摆动外周面积(ENV are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重心控制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连续选择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基础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脑功能重组技术和中医针灸、理疗等),采用Fugl-Meyer平衡评估表评估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1个月和3个月的Fugl-Meyer和Barthel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的两项得分均高于1个月(P<0.05);对照组1个月和3个月的Fugl-Meyer和Barthe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