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脂蛋白a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HD+HP组,男25例、女21例)和对照组( HD组,男23例、女20例)。另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的变化。结果 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LP-a代谢紊乱,与正常组对比,MHD患者hs-CRP、IL-6、TNF-α、LP-a等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1);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12周后hs-CRP、IL-6、TNF-α及LP-a水平较透析前升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液灌流治疗12周后hs-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 P﹤0.05),LP-a水平亦显著降低( 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LP-a代谢紊乱;血液灌流治疗可减轻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改善LP-a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液灌流组(灌流组)、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组(联合组)各30例,于治疗0个月(治疗前)、3个月分别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hs-CRP、IL-6、TNF-α于治疗3个月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联合组较灌流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60-2063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联合常规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复方α酮酸联合常规营养干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结果:透析前,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血清中CRP、IL-6、TNF-α、MDA、AOPP的含量均高于透析前,SOD、GSHPx的含量均低于透析前(P<0.05),且观察组透析后血清中CRP、IL-6、TNF-α、MDA、AOP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SOD、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复方α酮酸联合常规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全身微炎症状态、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颜怀荣  东阳  程悦 《西部医学》2015,27(2):218-2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和TNF-α以及IL-6、SCr、ALb、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因子水平出现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各个因子水平与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微炎症症状,对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的炎症介质,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分析MHD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30例、尿毒症非透析组28例、健康人(对照组)28例,分别检测CRP、IL-6、TNF-α、Hb水平。结果:血液透析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组H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未透析组(P<0.01)。透析组CRP、IL-6、TNF-α与Hb呈负相关(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增高与贫血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对炎症状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LFHD组),各30例,通过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透析前及透析半年后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HFHD组hs-CRP、IL-6、TNF-α、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FHD组hs-CRP、IL-6、TNF-α、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各项因子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透析中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延缓肾衰竭恶化进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分析HMGB1水平与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4例为观察组,6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对比终末期肾病患者单次血液透析前后、单次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3个月后HMGB1、IL-6、TNF-α、hs-CRP水平,分析MHD患者HMGB1与IL-6、TNF-α、hs-CR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MGB1、IL-6、TNF-α、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次透析治疗后血液透析患者HMGB1、IL-6、TNF-α均显著低于单次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3个月后患者HMGB1、TNF-α均显著低于透析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CRP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与IL-6、TNF-α、VCAM-1、ICAM-1、vWF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HMGB1水平可明显降低,HMGB1水平与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100例MHD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透析治疗和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载左卡尼汀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睡眠质量、微炎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Hb、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能提高MHD患者的营养水平、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微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和维生素C预冲组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血液透析组和维生素C预冲组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C预冲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各炎症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瘦素(Leptin)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20例和血液透析组(HD)20例。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瘦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①6个月后,HP+H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升高(P<0.05),PA和血Alb升高(P<0.01)。②CRP、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③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邵玲就  刘琦 《浙江医学》2014,(11):958-959,1027
目的 观察高通量与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高通量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采集第1天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血标本,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HFHD组治疗3个月后血磷、PTH、TG、LD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D组治疗后比较,血磷、PTH和TG明显下降,HD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常规透析相比,HFHD更能降低MHD患者血磷、PTH、TG和LDL,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高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81-1584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并比较两种透析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模式透析,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炎症因子、血脂、血浆蛋白的变化并比较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s-CRP为(6.84±2.12)mg/L、IL-6为(31.20±6.06)ng/L、TNF-α为(1.14±0.89)μg/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hs-CRP、IL-6、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疗前、后血脂、血浆蛋白指标的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为(3.72±0.54)mmol/L、甘油三酯为(0.82±0.45)m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指标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β2微球蛋白为(27.54±13.49)μ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TP为(70.12±3.24)g/L以及ALB为(39.20±0.68)g/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蛋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ALB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及炎性蛋白的水平,改善脂代谢过程,降低β2微球蛋白,相对于常规透析具有更好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HD)与传统血液透析(CHD)患者之间死亡风险的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111例NHD及722例CHD患者,从血液透析数据管理系统获取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生存状态、死亡原因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比较分析两组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血磷、死亡率等指标,采用多因素校正后的Cox模型比较两组患者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 NHD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1),基线年龄低于CHD组(P<0.01),基线透析龄高于CHD组(P<0.01),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HD组的Kt/V、血红蛋白水平高于CHD组(P<0.01),血磷浓度低于CHD组(P<0.05).NHD组死亡率为3.5/100人年,CHD组死亡率为6.2/100人年.经过年龄、透析龄、性别、合并症等多因素校正后,Cox模型显示NHD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CHD组(HR=0.67,95%CI:0.39~1.00,P=0.05).亚组分析显示NHD在男性(P<0.05)、不伴有糖尿病(P=0.05)以及常规透析3年以上(P<0.05)的患者中生存优势更为明显.结论 NHD比CHD更能有效清除溶质,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周勇进  吴冲  李敏 《当代医学》2021,27(2):144-146
目的探究透龄及血透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每组31例。分析感染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透龄、血透方式等临床资料,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不同血透方式微炎症状态[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感染组透龄、每周透析时间短于非感染组(P<0.05),血透方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接受HD、HFD、HD+HP治疗的患者血清CRP、IL-6、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治疗3个月接受HFD治疗的患者血清IL-6、TNF-α低于治疗前,接受HD+HP治疗的患者血清CRP、IL-6、TNF-α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透龄、每周透析时间、血透方式是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HD+HP血透方式可抑制炎性因子,有助于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血磷、血清全段甲状腺素浓度以及β_2-微球蛋白等指标,计算下降率,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透析后iPTH、β_2-MG、血磷下降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下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脏病变、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中高血压、皮肤瘙痒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大分子毒素,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但需格外注意心脏病变、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影  唐建英  牟娇  曾薇  王婧  杨璐 《重庆医学》2022,51(7):1117-1121
目的 研究混合稀释血液透析滤过(HDF)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应用优势.方法 共纳入132例M HD患者,将其分为前稀释HDF组(44例)、后稀释HDF组(44例),混合稀释HDF组(44例),对比研究3组患者的尿毒素、炎症因子清除效果,瘙痒、骨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混合稀释HD...  相似文献   

17.
李正  陈民 《西部医学》2006,18(2):147-149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浓度、透析液温度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规律血透患者中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5例患者,均经标准透析、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和可变钠 低温透析,观察各组患者体重、超滤量、体温、Scr、BUN,并计算BUN下降率(URR)、血钠;透析中动态观察病人的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 AP),记录患者透析中的不良反应。结果透析后体重、超滤量、URR、血钠在4种透析模式间均无明显差异;低温组、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透析后体温降低;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均较标准透析组M AP有所提高(P<0.05),以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提高最明显;可变钠、低温、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生次数较标准组减少,以可变钠 低温组减少最明显;可变纳、低温透析、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均较标准透析组不良反应低(P<0.05),以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不良反应最低。结论标准透析、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和可变钠 低温透析模式在透析效率方面没有差别;但可变钠、低温和可变钠 低温透析模式M AP较标准透析模式提高,而低血压及不良反应较低,尤以可变钠 低温透析组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测定12次透析的透析前、中、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平均值,患者每次血透前和血透结束时留取血样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等生化指标,记录超滤量(UFV)和体质量(W),并计算Kt/V值。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中、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其透析充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透析较充分的患者(Kt/V≥1.2)较透析不充分的患者(Kt/V<1.2)的血压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分透析能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了解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对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别于透析前后 1 0min采取血样 ,另选 3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肝素抗凝 ,于 30min内低温离心 7min(70 0g) ,分离血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①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前为 (2 9.5 3± 1 3.5 9) μmol/L及透后为 (2 1 .30± 1 0 .81 ) μ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3.5 4±4 .4 9) μmol/L(P <0 .0 1 ) ;②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正常人 ;②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对同型半胱氨酸有清除作用 ,但不能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