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与18F 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SPECT)心肌代谢显像对比 ,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冠心病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 (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 0 3 8± 0 0 5 )的患者 3 3例 ,1周内分别进行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3、5、10 μg/(kg·min) ]超声心动图和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图像分析均采用 16节段半定量法。以18F 脱氧葡萄糖SPECT检测结果为标准 ,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 :3 3例患者的 3 65个运动异常节段中存活心肌检出率 :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为 67 4% ,多巴酚丁胺 3、5和 10 μg/(kg·min)分别为 3 8 9%、61 4%和 70 4%。多巴酚丁胺 3 μg/(kg·min)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显著低于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 (P <0 0 0 1)。多巴酚丁胺 3、5、10μg/(kg·min)超声心动图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分别为 5 1 6%、82 9%和 91 8% ,准确性分别为 63 6%、81 6%和87 8% ,均显著递增 (P <0 0 5~ 0 0 0 1) ;副作用发生率分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存活心肌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相关血管(IRA)晚期血运重建术后远期左室功能以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9例AMI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者,于发病10~21 d行IRA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PCI)术,术前于AMI发病后5~10 d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5和10μg·min-1·kg-1)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存活心肌,并分别测定和计算给药前后左室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室壁运动积分(WMS).按有无存活心肌分为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超声心动图随访术后6个月时两组左室腔大小、LVEF和WMS的变化.结果157个运动异常节段中89个节段(57%)有存活心肌,有存活心肌组26例(占38%),无存活心肌组43例(占62%).存活心肌组术后6个月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WMS明显降低(P<0.05和P<0.01);而无存活心肌组LVE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LVESVI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WMS无明显变化.存活心肌组多巴酚丁胺负荷时的LVEF和WMS明显改善,且与6个月时的测定值相近;而无存活心肌组PCI前应用多巴酚丁胺LVEF和WMS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MI后有存活心肌者晚期血运重建有利于改善远期左室功能和减少左室重构.心肌梗死后早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左室收缩功能的提高预示晚期血运重建术后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3.
<正> 因为双嘧达莫(潘生丁)可引起局部的灌注差异,而多巴酚丁胺导致节段性左心室室壁运动减低,所以灌注显像(目前指核素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扫描,当然将来是超声心动图)最适应于双嘧达莫试验,而超声心动图(或MRI)可选择性应用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由于缺血并不一定产生局部的灌注差异,故双嘧达莫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探查比多巴酚丁胺的室壁运动显像具更高的敏感性。多巴酚丁胺导致的节段性左心室室壁运动受损依赖其所诱发的缺血,故其室壁运动显像对于已确诊冠心病且输出量依赖缺血的患者更具有预后价值。因此,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与双嘧达莫核素心肌灌注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LDDE)和负荷心电图ST段抬高评价梗塞心肌节段于血管重建术前后的存活心肌.方法心肌梗死患者35例,于术前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负荷心电图检查,术后一个月重复基础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16节段和4分法评估左室功能,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有1个或1个以上节段室壁运动评分≥1为功能改善.结果 35例心肌梗死患者, 术后有18例室壁运动改善.有14例患者在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时出现ST段抬高,其中术后有11例室壁运动改善, ST段抬高预测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82%.同样,在术前LDDE心肌收缩力储备阳性的16例患者中,术后有14例功能改善,则LDDE对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88%.结合术前负荷试验ST段抬高和LDDE心肌收缩力储备阳性,对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94%.结论负荷试验ST段抬高和LDDE均是检测存活心肌安全、易行及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与含服硝酸甘油 (NTG)介入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睛 (MIBI)的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存活估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 17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静息 NTG介入99mTc MIBI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一个月重复基础超声心动检查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于基础超声心动检查 ,共有 94个心肌节段运动异常 ,在其中 5 0个低动力心肌节段中 ,两种方法一致性节段 2 9个 (5 8% ,P >0 .0 5 ) ;在 44个无动力心肌节段中两种方法一致性节段 16个 (36 % ,P<0 .0 5 )。两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而对无动力心肌节段 ,LDDE较NTG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 (90 .9%vs 6 4.7% ,P <0 .0 5 )和较低的敏感性 (6 3.6 %vs88.9% ,P <0 .0 5 )。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 ,LDDE较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 (87.2 %vs 6 8.2 %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的预测有良好的一致性 ,LDDE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LDDE)联合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心肌梗死者进行静态MCE、LDDE及3个月后静态超声心动图随访分析。MCE和室壁运动均用16段划分法进行目测半定量计分。心肌造影计分(MCS)回声均匀性增强为1分,回声低淡不均匀为0.5分,缺损为0分。室壁运动计分(WMS)用常规计分法。结果随访时,运动改善的心肌节段中MCS1分占49.4%、0.5分占50.6%,对LDDE均有反应;运动无改善的节段MCS0.5分占9.5%,0分占90.5%,对LDDE有反应者占13.3%,无反应占86.7%。预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LDDE86%、86.7%、86.4%;MCE100%、89.7%、94.6%;LDDE联合MCE86.1%、100%、94.0%。结论心肌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完善是心肌存活的基本条件。MCE灌注正常和低灌注,且对多巴酚丁胺有反应的心肌有收缩力储备;而对多巴酚丁胺无反应的低灌注或无灌注心肌则多不能恢复收缩功能。LDDE联合MCE能提高检测存活心肌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显示心肌梗死部位存活心肌的存在及介入治疗术后整体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 ,评价介入治疗对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 选择前降支(LAD)单支闭塞病变拟行介入治疗患者 2 5例 ,均在术前做LDDE ,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 ,术后 2~ 4个月复查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 ,LDDE及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均采用16阶段半定量分析法 ,将LDDE显示≥ 2个相邻室壁运动不良节段 (RWMA)收缩功能改善者定为多巴酚丁胺阳性 ,并与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相对比。术后RWMA改善定为存活心肌 ,并进行心肌收缩功能改善的评价。结果 多巴酚丁胺试验阳性 (持续改善和双向反应 )对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即在LDDE阳性的 118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中有 10 3个节段介入治疗术后恢复 ,而LDDE阴性的 5 0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仅有 11个节段恢复。此外 ,整体心功能的改善也与室壁运动异常的改善相一致 ,即术后射血分数 (EF)、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等反映整体心脏功能的指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LDDE可以发现心肌梗塞部位存活心肌的存在 ,并可预测介入治疗后存活心肌的恢复和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梗死相关血管重建后存活心肌的功能恢复与左室重塑进程和左室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将心肌梗死区异常室壁运动节段中存活心肌的节段数做为量化存活心肌的指标。筛选 4 8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后 (2 0± 12 )天成功的接受梗死相关血管的介入治疗术 ,术前 1~ 3天接受静息超声心动图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 ,术后 (5 4± 1 6 )个月复查静息超声心动图。依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出的梗死相关的异常室壁节段中存活心肌的节段数 ,将 4 8例患者分为 :Ⅰ组 ,大量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节段≥ 6段 ) 11例 ,Ⅱ组 ,少量存活心肌 (2段≤存活心肌节段≤ 5段 ) 2 9例 ,Ⅲ组 ,无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节段 <2段 ) 8例。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静息状态下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室壁节段运动积分指数。结果 重建血管术后 (5 4± 1 6 )个月随访发现梗死相关动脉血管重建后 ,梗死相关血管的异常室壁运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Ⅰ组的左室收缩末容量由 (6 3± 8)ml降至 (4 7± 10 )ml(P <0 0 1) ;室壁运动积分指数由 1 4± 0 2降至 1 1± 0 1(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由 (4 6± 9) %增至 (5 7± 10 ) % (P<0 0 1)。Ⅱ组的左室收缩末容量 (7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多巴酚丁胺、硝酸异山梨酯负荷试验核素锝[^99mTc]甲氧异丁异腈(technetium [^99mTc] 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对4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患者进行静息心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和多巴酚丁胺、硝酸异山梨酯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用半定量的方法将^99mTc-MIBI摄取进行评分,区分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结果^99mTc-MIBI显像判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存活心肌节段有279个.非存活心肌节段235个;经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改善:轻度稀疏节段9个、中度稀疏节段24个、严重稀疏或缺损节段10个,共计43个节段显像改善,评分减少1分以上,存活心肌节段313个,非存活心肌节段201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6个月,随访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改善的32个节段发现,静息^99mTc-MIBI显像改善,另有8个受损节段正常化。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无变化的389个节段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46个节段无变化。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阳性预测值93%,阴性预测值89%。结论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对存活心肌的识别能够提高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MRI)和延迟强化MRI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肌活性的价值。方法: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于血运重建前行静息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5~10μg.kg-1.min-1)心脏电影MRI和延迟强化心脏MRI,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存活心肌的定义为:≥2个相邻的静息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的节段,负荷后节段心肌收缩≥2 mm;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分为5个等级评分,分别为无强化(0分),0~25%(1分),25%~50%(2分),50%~75%(3分),75%~100%(4分),节段心肌评分≤2为预测心功能可恢复。结果:延迟强化透壁程度≤50%的心肌节段(评分0~2),89%多巴酚丁胺负荷阳性;延迟强化透壁程度≥75%的心肌节段(评分4),21%多巴酚丁胺负荷阳性(P0.05)。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在50%~75%(评分3)之间时,54%多巴酚丁胺负荷阳性,46%多巴酚丁胺负荷阴性。结论:当延迟强化为心内膜下强化和透壁强化时,与多巴酚丁胺负荷一致性好。当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在50%~75%(评分3)之间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以更好地预测心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术 (L DD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 5 2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 ,心功能在 - 级间 ,超声心动图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在 35 %~ 4 0 %的患者 ,分别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 (L DDE)及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 (L DDV)技术评价存活心肌后进行血运重建术 (PCI或 CABG)。于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L DDE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6 7.1% ,特异性为 76 % ,准确性为 6 8%。 L DDV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 6 8% ,特异性为 76 % ,准确性为7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L DDV技术识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存活心肌与L DDE技术相比 ,同样具有较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因为潘生丁可引起局部的灌注差异,而多巴酚丁胺导致节段性左室室壁运动减低,所以灌注显像(目前指核素或PET扫描,当然将来是超声心动图)最适应于潘生丁试验,而超声心动图(或MRI)可选择性应用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由于缺血并不一定产生局部的灌注差异,故潘生丁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探查比多巴酚丁胺的室壁运动显像具更高的敏感性。多巴酚丁胺导致的节段性左室室壁运动受损依赖其所诱发的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磁共振延迟增强显像(DE-MRI)技术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斑点追踪超声(LDDS-STE)技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30例本院住院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进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LDDS-STE方法分析静息和负荷条件下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短轴径向应变(RS)及应变率(RSr),术后1,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室壁运动反常节段运动是否改善或恢复,以室壁运动分数改善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结果:30例患者共获得510个左心室可分析节段,超声心动图判定室壁运动异常节段201个。与金标准比较,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径向应变(RS_(rest))预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36,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60.5%;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条件下左心室径向应变(RS_(LDDS))预测存活心肌ROC曲线下面积0.80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1%及82.7%。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径向应变率(RSr_(rest))预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60.5%,ROC曲线下面积0.646;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条件下左心室径向应变率(RSr_(LDDS))预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静息状态下明显提高,分别为80.0%及83.7%,ROC曲线下面积0.808。DE-MRI技术预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和87.1%,准确性89.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结论:DE-MRI与LDDS-STE方法均能准确识别梗死后存活心肌,但DE-MRI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稍高于LDDS-STE,且准确率及重复性高,耗时短,为临床预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的疗效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巴酚丁胺通过明显地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快心率,升高血压及使心肌血流分布不均匀等诱发心肌缺血,与~(201)铊心肌显像术结合可用于发现冠心病。此篇研究目的是评价大剂量多巴酚丁胺~(201)铊心肌显像术用于不能进行运动或血管扩张剂应激试验病例诊断冠心病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见到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术后心功能持续而缓慢的改善,推测部分受损严重的存活心肌恢复有延迟效应.本文通过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梗死区存活心肌,连续随访半年探讨再血管化术后存活心肌功能恢复的时限.  相似文献   

16.
观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显象对冠脉旁路术后心肌节段收缩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30例三支冠脉病变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作冠脉旁路术。病人麻醉后插入经食道超声探头,获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的短轴切面。在①心包切开后(基础情况);②冠脉旁路术前多巴酚丁胺(5μg/kg/min)输注5分钟后;⑧术后人工心肺机断开后作三次超声图象记录。将左室短轴切面分成8个节段。测量收缩末期(SWT)和舒张末期(DWT)室壁厚度,并计算收缩期室壁增厚率(PSWT)。以基础情况下PSWT<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是建立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标准,及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和~(99m)Tc—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准确性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定量实时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侧支循环对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2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常规超声心动图、基础状态下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的心肌声学造影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图像采用QLab软件对微泡再充盈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求出各节段的A值、β值及其乘积A×β值。对各节段心肌灌注参数和其供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状态下,β值和A×β值随着供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在负荷状态下,A值、β值和A×β值随着供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且其储备值呈现出相同的趋势(P<0.01);侧支循环的存在与否显著影响各节段的心肌灌注参数及其储备值,且在严重狭窄节段中尤为明显(P<0.01)。结论定量实时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手段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及其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对心肌梗塞后局部左室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于发病后2周内行LDDE,观察静态,静注多巴酚丁胺及心梗后3个月局部室壁运动变化。结果 LDDE发现静态时运动减弱节段的心肌存活比无运动节段更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负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中,评估T波假正常化及收缩储备对存活心肌的检测价值。方法41例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于血管重建术前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Low—Dose Dobutamine Echocardiography,LDDE)和负荷心电图检查,术后两个月重复静息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16节段和4分法评估左室功能,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有1个或1个以上梗死节段室壁运动评分≥1为功能改善;T波的假正常化的定义为在≥2个梗死相关的心电图导联上T波由倒置变为直立。结果术后对所有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有22例(54%)室壁运动改善,术前负荷超声心动图与负荷心电图总的符和率为71%,T波假正常化预测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79%;LDDE预测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和84%;两种方法共同预测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和95%。结论负荷试验中T波假正常化和LDDE均是检测存活心肌安全、易行及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