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睡眠潜伏期(SL)、总睡眠时间(TST)和觉醒次数(AT)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SL和A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S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L和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非快眼动相(nREM)和快眼动相(REM)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REM和REM(除S1期外)的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1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50%~75%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呼吸障碍(SDB)〔1〕,SDB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并发症,SDB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常在脑卒中以及缺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被发现〔2〕,SDB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感觉和精神功能恢复,而且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增加脑卒中的复发率和死亡率。2014年OSA与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28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人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行睡眠监测,对睡眠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苯二氮苣类药物治疗或伴有抑郁症者加服氟西汀治疗2周后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是疾病的重要标志,也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正>正常的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和快速眼动(REM)睡眠期,正常睡眠中两期规律交替出现。睡眠开始时先出现的是NREM睡眠1期,随着睡眠程度的加深,逐渐进入NREM睡眠2、3、4期,在80~100 min时进入REM睡眠期,由REM睡眠期和NREM睡眠期组成一个睡眠周期。环境、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1 mg睡前口服,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做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 两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深睡眠时间、REM时间、PSQ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REM时间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黛力新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佐匹克隆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及脑功能偏侧化与PSSD的关系。方法 将60例PSSD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30名健康受试者分为正常组。药物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联合rTMS治疗。分析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及运动阈值(M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SS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MT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低于右侧(P<0.05),且健康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低于PSSD患者(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降低,且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低于右侧(P<0.05);治疗后药物组双侧大脑半球MT值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FCA评...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常被忽略,实际上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有力防范,往往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除了神经功能缺损不易恢复外,对认知、记忆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就脑血管病并发症而言,目前有关睡眠障碍并未列入其内,更无系统理论探讨和诊疗规范。临床上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病因复杂,牵涉到卒中损伤部位、神经内分泌免疫、心理社会环境各个方面。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虽然发生率很高,但其病理机制至今不明了。尽管本文论述的多种睡眠障碍各自有因,可其深层面的病机要素、相互关系等仍未理清。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PS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予rTMS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以及不同时间点睡眠质量、负性情绪、运动阈值(MT)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74% vs 78.72%; χ2=6.114,P=0.013)。经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以及IL-6、TNF-α、IL-2水平呈下降趋势,MT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联合组PSQI、ISI、BDI、BAI评分以及IL-6、TNF-α、IL-2水平低于对照组,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PSSD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症,提高MT,改善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脑病生理治疗机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再加用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对病人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由专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PSQI、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调节心理状态,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障碍(ASD)、患病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13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12. 55±5. 91)分,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225例(71. 88%),存在ASD患者130例,ASD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7. 69%(101/130)。多因素分析显示性格、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偏瘫及ASD为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主要影响因素(P<0. 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现状不容乐观,内向型性格、文化程度低、无配偶、存在偏瘫及ASD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提示医护人员应及时为上述高危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及预见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12.
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睡眠障碍是卒中后的常见继发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还会加重那些引起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生活质量。虽然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但未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为了加强对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认识及干预治疗,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味配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阳上亢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阳上亢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予艾司唑仑1 mg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4.2% (P<0.01).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阳上亢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眠胶囊联合奥沙西泮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舒眠胶囊+奥沙西泮治疗,单药治疗组给予奥沙西泮治疗,疗程均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眠胶囊联合奥沙西泮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因各种功能障碍容易产生躯体和心理的不适,以睡眠障碍最常见[1],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其规范化治疗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5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标准化方案基础上给予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负面情绪、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QI指数(8.3±0.9)、HAMA评分(14.8±2.3)分、HAMD评分(15.2±1.9)分以及中医症状评分10个主要临床症状:0.82±0.11、0.77±0.09、0.69±0.09、0.89±0.13、0.74±0.08、0.55±0.07、0.62±0.08、0.62±0.08、0.68±0.09、0.61±0.08)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改善中医症状,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病人发生睡眠障碍比较常见,睡眠障碍与病人心理、躯体疾病及病房环境、医护人员等有关,因此加强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做好早晚间护理,减轻不适,增进舒适,是预防和护理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PS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PSAD病人于治疗前后进行SAS测评,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焦虑症状消失率为88.89%;SAS标准分均数值经治疗后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项目所引起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SAD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睡眠障碍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躯体康复和心身健康,而且会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等,甚至诱发脑梗死或脑出血复发.应用多导睡眠图对并发睡眠障碍的卒中患者进行夜间睡眠监测,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睡眠质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纠正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波干预治疗对脑卒中伴昼夜睡眠规律颠倒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伴昼夜睡眠规律颠倒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波干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睡眠时间,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多导睡眠图(PSG)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睡眠时间、AIS评分、PSG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睡眠时间、AIS评分、PSG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用脑波干预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合并昼夜睡眠规律颠倒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