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近期心肌损伤、心肌灌注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行PCI治疗的UA患者56例,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术前7 d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术后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3 d检测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血肌钙蛋白(troponin I,TnI)、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术前、术后即刻评估TMI心肌灌注分级(TMImyocardial perfusion,TMP)情况,并记录术后随访3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术后24 h血CK-MB、TnI浓度明显升高,术后3 d较前有所下降;治疗组血清CK-MB、TnI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46);两组术后NO水平明显升高,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CI治疗前、后治疗组TMP 0/1级的发生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19);术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7%低于对照组21.4%,治疗组整体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病情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能改善UA患者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可能降低术后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6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80 mg于PCI术前2 h口服;对照组:常规治疗.采用同期平行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分别测定PCI术前(12 h内)、术后4、12、24 h的IL-6、hs-CRP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PCI术前,组间比较IL-6、hs-CRP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PCI术后IL-6、hs-CRP血浆浓度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CI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IL-6、hs-CRP血浆浓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IL-6、hs-CRP明显升高,提示存在再灌注损伤;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可减轻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减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9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10mg/d、20mg/d、40mg/d组,两周后行PCI术。分别测定入院、PCI术前(手术当天清晨,已治疗2周)、术后48h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3组入院时hs-CRP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hs-CRP的浓度与入院相比均明显降低,40mg组降低最明显,20mg组较10mg组降低明显(P0.05)。PCI术后hs-CRP浓度较术前均升高,10mg组升高最明显,20mg组较40mg组升高明显(P0.05)。3组hs-CRP变化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P0.05)。阿托伐他汀40mg组、20mg组、10mg组ALT3倍患者分别为2例、1例、0,ALT升高1倍~3倍分别为9例、5例、2例,观察几周后多能恢复正常。结论 PCI术后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可减轻PCI术后炎症反应,抗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独立于其调脂作用。阿托伐他汀20mg、40mg短期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拟在2 d内行PCI术的老年ACS患者112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分为负荷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负荷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2、2 h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与术前、术后24 h、术后30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术后随访30 d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Lox-1、hs-CRP、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负荷组术后24 h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术后30 d血清Lox-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24 h(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肌酐(Scr)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荷组患者释放压力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老年ACS患者术后Lox-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述作用独立于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作用之外,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负荷剂量的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4组,负荷剂量组A(阿托伐他汀80mg,35例),负荷剂量组B(瑞舒伐他汀20mg,35例),常规剂量组C(阿托伐他汀20mg ,35例),常规剂量组D(瑞舒伐他汀5mg,35例),检测PCI前后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K-MB、cTnI、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记录术后2小时18导联心电图,计算ST段回落指数(STR),比较PCI术后心肌梗死校正TIMI帧计数(CTFC),术后30天随访,测定LVEF并复查肝肾功能,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PCI术后2小时 hs-CRP、SAA、CK-MB、cTnI、NO、t-PA各组均升高,但hs-CRP、SAA、CK-MB、cTnI负荷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NO、t-PA负荷剂量组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 ET-1、PAI-1均降低,但负荷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各项指标两负荷剂量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小时STR、CTFC、术后30天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负荷剂量组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负荷剂量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前联合应用负荷量他汀能够改善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进一步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改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相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孙文静  徐戈 《内科》2014,(3):252-254,25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血浆sCD163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炎症抑制机制和短期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PCI术前2 d予阿托伐他汀80 mg/d,PCI术后予40 mg/d,30例)及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PCI术前术后均为20 mg/d,30例),于PCI术前及术后18~24 h内取患者外周新鲜静脉血,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血浆sCD163和血脂水平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阿托伐他汀PCI术前术后血脂各指标的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浆sCD163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其中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的血浆sCD163浓度于PCI术后降低更明显(P0.05),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血浆sCD163浓度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围手术期血中sCD163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顿服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状态的影响.方法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发病6h内的患者102例,根据PCI术前即刻顿服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20mg)52例和大负荷量组(80 mg)50例.两组均行急诊PCI,术后均予阿司匹林200 mg,氯吡格雷75 mg,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采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比较两组术后TMPG2、3级(灌注良好)者所占比例.分别于PCI术前即刻、术后12、24、72 h测定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大负荷量组TMPG 2、3级者所占比例(95.7%)高于常规剂量组(81.6%),P<0.05.PCI术后,两组血清PLGF、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术后24h高于术后12 h,术后72 h较术后24h有所回落(P均<0.05);术后24、72 h大负荷量组血清PLGF、hs-CRP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P均<0.05).结论 80 mg负荷量阿托伐他汀术前顿服能更好地改善行急诊PCI患者的心肌灌注,可能是通过减少PLGF、hs-CRP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术中心肌灌注及对术后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81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之后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 1周,1周后改为20mg/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PCI术中观察TIMI血流分级,记录校正的TIMI计帧值(CTFC)。随访观察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结果(1)术中TIMI血流等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C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6.9、31.5±7.3,P<0.05)。(3)两组间30d内发生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PCI围术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PCI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高、低剂量两组,每组32例,自入院起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均服用7 d;并选择3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采血行心内科相关化验检查及血浆hs-CRP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前高、低剂量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低剂量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ACS患者初期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浆hs-CRP水平,且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更明显,说明早期大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炎症反应、有利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有益于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次日每日20 mg;B组40例,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服药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sICAM-1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CAM-1及hs-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1周A组sICAM-1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sICAM-1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和不同他汀联用在短期内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观察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以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60名ACS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10mgqd)组(30例)以及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40mgqd)组(30例),分别测定联合用药前、用药后24小时、1周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24小时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观察术后1周、半年临床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联合用药24小时、1周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未显著升高,两组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S患者常规用量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手术期的炎性因子及血清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于PCI术前、术后1周及2周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结果:治疗组在PCI术后1周和2周,hs-CRP、sICAM-1和sVCAM-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PCI术后炎症反应,显著降低slCAM-1和sV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奇志  魏明芬  王蒙 《山东医药》2013,53(35):44-46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80例行PCI手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前和术后1个月均采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1个月后改为维持剂量20 mg/d;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测定所有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PCI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3个月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与对照组术后1、3个月时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结论 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PCI术前1周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分别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2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观察2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同时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术后2周行心肌核素显像分析,计算心肌灌注显像积分。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术前、术后1d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13±2.56)ng/L∶(13.14±4.03)ng/L,(9.75±2.37)ng/L∶(14.53±3.41)ng/L,P<0.01],术后2周2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2.14)ng/L∶(10.02±2.01)ng/L,P>0.05)]。阿托伐他汀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6.28±5.71)帧∶(35.12±6.18)帧,P<0.01],冠状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151.23±36.7)mm/s∶(130.82±40.2)mm/s,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周心肌灌注显像积分低于对照组[(2.0±0.5)∶(3.5±0.6),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改善心肌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00例,拟行PCI术,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术前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3个月以上的患者作为干预组(50例)。另外随机选取因ACS首次行PCI治疗,术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监测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2 h、24 h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术后20 min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随访两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4.2±1.5)mmol/L vs.(7.0±1.8)mmol/L]、三酰甘油[(1.2±0.7)mmol/L vs.(1.9±0.8)mmol/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PCI术前、术后12 h及24 h,干预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CI术前及术后,干预组患者的TIMI及TMPG血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6%vs.2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内,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预治疗可以改善PCI术后血流灌注,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心肌损伤,减少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C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并于术后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于于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随访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 ICAM-1、hs-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 ICAM-1、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hs-CRP、MMP-9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水平高于术前(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不同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术的ACS患者101例,男性72例,女性29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维持量治疗,即20 mg/d。40 mg组和80 mg组术前1 d均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术前即刻再分别给予40 mg、80 mg阿托伐他汀。术前及术后1年复查生化指标。随访1年终点事件,包括心绞痛复发、心源性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等。结果对照组较40 mg组和80 mg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增加,为40.0%vs.16.1%和40.0%vs.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0 mg组和80 mg组的1年累积风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仍是心绞痛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与对照组相比,40 mg组和80 mg组分别使1年内心绞痛复发风险降低67.3%和68.9%。与对照组术后相比,40 mg组和80 mg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40 mg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谷丙转氨酶3倍正常高限,停用后恢复正常。结论 PCI术前两次给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解放军201医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20 mg/d的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术后第1 d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第2 d起降低剂量为40 mg/d,1月后改为20 mg/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记录出院后1年内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LDL-C、TG、TC、NT-pro BNP下降,HDL-C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DL-C、TG、TC、NT-pro BNP下降,HDL-C和LVEF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IL-18、IL-6、hsCRP及ET-1下降,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18、IL-6、hs-CRP及ET-1下降,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75%vs.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较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左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影响。方法选取经PCI治疗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阿伐他汀组(n=20)和阿伐他汀+辅酶Q10组(联合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伐他汀组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1次/晚),联合组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1次/晚)+辅酶Q10(10mg,tid)。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的hs-CRP、PAPP-A水平。结果①所有组别术后24h和术后30d的hs-CRP、PAPP-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30d低于术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阿伐他汀组术后24h和术后30d的hs-CRP和PAPP-A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阿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组术后24h和30d的hs-CRP和PAPP-A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与辅酶Q10具有协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及血浆脂联素( 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84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及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患者在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进行预处理,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1个月.常规他汀组患者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共用1个月.分别检测术前、术后及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APN、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及主要终点.结果 30天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患者LDL-C、hs-CRP水平均降低,APN、HDL-C水平均升高.强化他汀组患者LDL-C、hs-CRP水平较常规他汀组明显下降(P<0.05),APN、HDL-C水平明显升高.强化他汀组患者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3例,常规他汀组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择期PCI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减少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对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