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惠  戴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494-3495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家庭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省224名家庭养老的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其抑郁症状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四川省家庭养老老年人抑郁的检出率为51.8%。性别、常住地、文化程度、医疗保障和经济收入等都对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不同家庭居住方式对农村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四川省家庭养老的老年人的抑郁检出率较高。女性、农村的、文化程度低的、没有完善医疗保障和经济收入较差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防护应是今后老年心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人口学调查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河北省3个城市共6 173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具有心理症状者共1 411人(22.9%),其中轻度心理症状者占20.4%,中重度心理症状者占2.5%。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及自我管理的老年人在九项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越好。子女对老年人的关心与交流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子女较关心、与子女交流较多的老年人心理状况较好(P<0.05)。结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实现我国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人是城市社区中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和易感性强的人群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绝大多数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评价较低,躯体疾病加上其他心理社会因素(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子女状况、家庭关系与支持、医疗保障、社交活动、兴趣爱好、负性生活事件、对疾病本身的认识等)将引发出较多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的身心问题不会单一存在,身心交互造成的老年期焦虑、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卫生症状。1团体心理辅导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隔代抚养关系中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法,对选取的11名处于隔代抚养关系中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家庭关系是影响隔代抚养中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主要来自于因抚养理念的差异而造成的家庭矛盾;全家对于孩子的过度关注对老年人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抚养孙辈的动机、自身的经济条件、孙辈性别、是否与老伴共同抚养孙辈、是否与子女同住等因素也会影响隔代抚养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结论影响隔代抚养关系中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样的,需要关注这些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表、害怕跌倒心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调查。结果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37.1%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越不易产生害怕跌倒的心理。害怕跌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和社会要给予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较多的干预,以减少跌倒和害怕跌倒心理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典型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下老年群体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处于不同养老方式中的306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社区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和养老院养老(P<0.01);家庭和养老院养老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2家庭、社区和养老院养老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希望、韧性、乐观等因子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资本各因子的得分除韧性外均高于其他两种养老方式。3在社会支持上,社区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和养老院养老(P<0.05),而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得分又显著高于养老院养老(P<0.001)。结论老年人最幸福的养老方式应该首推社区养老,其次是家庭养老,养老院养老是老年人的一种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对30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分析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老年人中,症状自评192例无症状,占64.0%;73例轻度,占24.3%;24例中度,占8.0%;11例重度,占3.7%。家庭功能评定52例无效家庭,占18.3%;141例低功能家庭,占47.0%;107例高功能家庭,占35.7%;社会支持评定总分35.28±2.57,主观支持18.74±3.78,客观支持8.78±3.11,对支持的利用率8.69±3.71;主观幸福感为82例低幸福感,占27.3%;116例中幸福感,占38.6%;102例高幸福感,占34.0%。老年人主管幸福感与婚姻状况,身体疾病、居住情况、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程度以及社会支持程度有关(P<0.05)。结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关系密切,应该对老年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通市老年人抑郁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老年抑郁量表(GDS)及自制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南通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714份。结果南通市老年人群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6.11%,其中中重度抑郁占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家庭/亲友/邻里关系、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是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加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提供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对城乡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3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APGAP)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对唐山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式调查。结果所调查老年人生活质量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均低于我国常模(P<0.05),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P<0.05)。结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功能有利于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应大力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的物质和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每个家庭的亲属成员都应了解老年期的性格与心理变化以及生活特点,掌握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和用药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1.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调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了解老年人的一般心理状况 ,探讨各项社会因素、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及影响。方法 以 1 0 7名老年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 ,用人脸测验和阶梯测验、特质应对问卷、家庭功能问卷和一般社会指标调查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测验调查。结果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较高 ,幸福感由高到低依次是未来、现在和过去 ;老年人的职业、居住、健康 ,家庭中的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应对方式等因素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观幸福感较高 ,其幸福感受社会、家庭及自身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人口社会学信息调查表、老年人心理弹性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便利抽样昆明市官渡区、五华区的社区老年人187名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49.78±14.53)分、(62.38±11.34)分,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随着其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建议通过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最终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信心量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社区内老年人健康状况与信心量的关系,探索老年人健康的信心量量化指标,提出健康的老年人生活对策。方法采用美国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居民健康情况调查表对济南市经二路办事处社区内497名老年人按健康状况分组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信心量平均值为:18.77±3.90,其中因子1:6.89±1.57,因子2:4.89±1.87,因子3:7.00±1.39。老年人信心量为健康组>单病组和多病组>重病组;信心量与社会支持量相关;经济收入、居住方式、职业、婚姻、休闲活动、医药费用对老年人的信心量产生重大影响。结论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密切相关。积极健康的老年人的生活对策建议为:(1)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网络;建立以家庭养护为主的养老保障系统;以政府区域划分为单位建立老年大学;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2)心理照顾走进社区、家庭和医院。(3)加强对重病老年人的医护。(4)发展老年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4.
本调查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天津市部分老年人幸福度做了测定。结果表明,老年人幸福度平均为32.7分,属正性情感体验,提示老人对其晚年生活感受较满意;年龄、性别对幸福度无影响,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精神生活及健康情况与老年人幸福度有关,提示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职能,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保障老人独立经济收入,提高老人家庭生活质量和有效地防治躯体疾病是使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家庭访视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社区老年人家庭访视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银川市3个社区76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区老年人家庭状况、社区老年人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及现状;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对家庭访视护理需求较高,尤其是血压监测、健康咨询、血糖监测等,但目前家庭访视护理服务开展不能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且社区老年人家庭类型、家庭生活周期、家庭权力结构等家庭状况对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社区老年人不同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老年人家庭访视护理服务,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家庭访视护理服务需求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与分析西安市老年人心理需要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西安市老年人的心理需要状况进行调查访问。结果城市老年群体的心理需要包括对精神慰藉的需要、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三个方面,而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是影响心理需要的三个关键维度。结论实施创新型家庭养老模式,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完善老年群体组织是满足老年人心理需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研究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方法 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依据,对七个城市2 225位60~99岁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偏低,但能保持较好的心情,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高,参加活动的人数减少,孤独寂寞的人数增加,家庭精神生活满意度降低,人际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下降,但更多的高龄老年人仍能保持平静满足的心态.结论 大多数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偏低,但心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高,更多人的心情趋于平静满足,少数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需要社会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8.
张惠  刘堃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74-4976
目的 探讨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家庭功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锦州市老年大学1 015名老年人,采用美国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8.2%的老年人存在家庭功能障碍;家庭功能良好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处于较差水平;女性老年人家庭功能好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患慢性病的发生家庭功能呈下降趋势;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子女数、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与SF-36量表8个维度及生理、心理健康范围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功能评分越高,SF-36总分越高.结论 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相互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功能越好,反之亦然.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改善家庭功能需要社会和子女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抑郁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市3个社区748例老年人进行抑郁、ADL、生活质量及其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该人群中抑郁自评得分为(14.40±9.05)分,其中无抑郁症状者占61.8%,可能有抑郁症状者占14.7%,有抑郁症状者占23.5%;ADL得分(23.51±10.59)分,其中正常者占47.6%,下降者占52.4%;生活质量总分为(27.28±4.64)分,生活质量"良好"为30.3%,"中等"为5.8%,"差"为3.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抑郁自评得分、ADL得分老年人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ADL、所患慢性病数量、家庭功能等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从社区、家庭、个人层面采取综合措施,对老年人进行抑郁筛查、干预,重视慢性病防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的杭州市344名60岁以上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家庭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0. 17±11. 71)分〕显著低于社会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5. 98±10. 15)分,P<0. 05〕。影响杭州农村家庭养老老人生理健康的因素是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健因素是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结论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社会养老老年人,而社会养老老年人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较家庭养老老年人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