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MRI影像对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颅内特征表现及对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MRI检查,经随访复查的预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轻度11例,预后均正常;中度16例中7例临床留有轻度后遗症;重度9例,临床均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轻度及大部分中度HIE经临床积极治疗后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小部分中度及所有重度HIE均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46例住院HIE患儿于生后4~8 d行头颅CT检查,其中33例分别于生后1、3、6个月行1~3次CT随访。对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生后4~8 d CT表现为不同程度脑白质低密度影的患儿,1~6个月复查有11例表现为脑软化灶和(或)脑萎缩。7例临床分度为轻度的患儿CT表现为正常(7/46),11例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符(11/39)。39例头颅CT异常者中,合并颅内出血者2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1例,生后1~6个月复查,21例SAH均完全吸收。结论:生后早期CT改变不宜判断HIE的预后,CT分度与临床分度有一定的差异性,SAH是最常见的并发症,SAH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特殊作用和价值。方法用西门子Balance单层螺旋CT机对75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扫描,分析HIE的CT表现。结果 75例中CT表现正常7例,HIE 68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45例,重度25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HIE的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作用和价值。方法用西门子Balance旋转CT机对75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扫描,分析HIE的CT表现。结果 75例中CT表现正常7例,HIE68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45例,重度25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HIE的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少。  相似文献   

5.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度标准及脑CT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李茹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802-780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分度标准及脑CT对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HIE患儿90例,轻度44例,中度38例;重度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1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日龄4-5d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 轻度44例日龄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中度组12例进行强化训练,日龄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重度组3例日龄3个月诊断为脑瘫,转到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头颅CT检查59例,轻度的32例中,头颅CT异常15例,异常率46.8%,中度的22例中,头颅CT异常22例,异常率100%,重度5例中,头颅CT异常5例,异常率100%。结论 HIE轻度预后良好;中度组如果治疗得当,疗程足够,绝大多数远期随访预后较好。脑CT对HIE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进行BAEP检查,并对BAEP异常的患儿进行1~3次EEG复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①36例HIE患儿中BAEP异常的23例,占63.9%;正常的13例,占36.1%;②临床HIE轻度患儿BAEP异常率47.6%,中度HIE患儿BAEP异常率均为47.6%,重度HIE患儿BAEP异常率为100%;③临床后遗症发生率BAEP正常者无后遗症发生;BAEP异常的后遗症发生率为39.1%。结论BAEP检查能客观、直接的反映脑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HIE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度标准及脑CT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分度标准及脑CT对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HIE患儿90例,轻度44例,中度38例;重度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1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日龄4~5d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轻度44例日龄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中度组12例进行强化训练,日龄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重度组3例日龄3个月诊断为脑瘫,转到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头颅CT检查者59例,轻度的32例中,头颅CT异常15例,异常率46.8%,中度的22例中,头颅CT异常22例,异常率100%,重度5例中,头颅CT异常5例,异常率100%。结论HIE轻度者预后良好;中度组如果治疗得当,疗程足够,绝大多数远期随访预后较好。脑CT对HIE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IE)的CT诊断和病情演变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108例HIE患儿行CT检查,并对其中25例作1个月至24个月的CT追踪随访和临床检查。结果 CT诊断轻度,中度和重度HIE分别为63、33和1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硬膜下出血7例,脑室出血6例,脑实质出血6例。25例追踪病例中,1-2个月复查HIE所致低密度影消失,7例有外部性脑积水,1例出现脑软化,6-12个月复查,5例颅脑CT未见异常,1例出现皮层脑萎缩,1例为脑软化,24个月复查,2例仍分别遗留有脑萎缩及脑软化后遗症。结论 对围产期窒息儿行CT扫描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HIE从而予以积极治疗并随访观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42例HIE患儿的头颅CT表现。结果本组42例CT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范围的低密度灶,轻度异常22例,占52.4%;中度异常17例,占40.5%;重度异常3例,占7.1%。合并脑出血13例。结论CT影像对不同程度脑组织水肿和出血敏感,对HIE早期诊断和临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和临床疾病严重程度(简称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HIE患儿105例,均进行头颅CT扫描和临床诊断分度.结果:CT扫描显示,105例患儿中轻度45例(42.9%)、中度56例(53.3%)、重度4例(3.8%),其中合并颅内出血69例.临床诊断轻、中、重度分别为39例(37.2%)、62例(59%)及4例(3.8%).CT与临床诊断在轻、中、重度患儿中略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头颅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HIE及协助HIE临床分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认识。材料与方法:分析32例HIE的临床CT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脑质出现低密度灶,灰—白质交界区模糊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脑室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1例。CT分度:轻度20例,中度8例,重度4例。结论:CT扫描对HIE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螺旋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HIE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螺旋CT检查,分析CT表现。结果本组112例HIE中,轻度46例,中度57例,重度9例,38例合并颅内出血,死亡1例。结论螺旋CT有助于明确HIE的脑损伤情况,对预后的评估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84例智力障碍的小儿CT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分析84例患儿头部CT表现。结果:①脑发育不良35例,其中一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27例,双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4例,小脑半球发育不良1例,脑白质发育不良3例。②脑软化灶12例,均有出生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缺血缺氧性脑病史。③脑穿通畸形3例。④结节性强化3例。⑤脑积水4例。⑥胼胝体发育不良3例。⑦巨脑回畸形2例。⑧基底节区苍白球钙化2例。⑨CT表现无异常22例。结论:CT对小儿智力障碍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5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病例进行CT扫描,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并作临床分度和CT分度。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低密度灶(18Hu),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CT分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性。结论:CT是HIE的最佳检查方法,及时检查对明确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周内正常新生儿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颅脑CT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8例正常新生儿和173例HIE患儿行颅脑CT扫描,取特定的扫描层面及位置,双侧对称检测脑实质密度的CT值。结果正常新生儿灰质密度CT值范围20—28Hu;HIE轻度CT值范围17—20Hu,中度14—17Hu,重度14Hu以下。结论出生1周内正常新生儿与HIE患儿颅脑CT值测量指标对HIECT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提高对其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的且有临床症状经CT检查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5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改变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CT表现为脑实质内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及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的高密度影。(1)脑实质内局部散在低密度区,累及1~2个脑叶者17例。其中仅累及额叶者6例,额颞叶同时受累者5例,颞枕叶同时受累者6例;(2)低密度累及3个脑叶以上者18例。额颞顶叶受累者8例,其中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额顶枕叶受累者6例,其中1例合并脑实质出血。其余脑叶受累者4例;(3)弥漫性低密度灶累及大脑各叶15例。其中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合并脑室出血。结论CT扫描是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经临床和CT确诊的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例,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8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男52例,女25例。胎龄38周至42周,检查时间从出生后1小时至16天。其中顺产39例,胎儿吸引器助产11例,产钳助产9例,剖腹产6例。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史。结果CT表现为两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和灰质呈弥漫性或两侧不对称性低密度影,CT值约10~18HU,边界模糊,大脑灰白质分界不清,脑室不同程度受压变窄甚至完全消失。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占本组病例39.1%;脑实质出血24例,占27.6%;脑室内出血15例,占17.2%;硬膜下出血5例,占5.7%;另头皮血肿11例,颅骨骨折4例。结论HIE的程度和发展不同,其颅内有不同的影像学改变。HIE的CT检查能直观地反映新生儿大脑缺氧缺血的程度和范围,并能根据CT表现及脑水肿大小范围进行分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4例HIE患者CT表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脑水肿。结论 CT对HIE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螺旋CT表现与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258例HIE病例进行螺旋CT检查,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并作CT分度。结果258例HIE中,结合文献按受累脑叶范围分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39例,中度62例,重度57例。结论HIE的CT表现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新生儿正常影像学表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有价值CT征象。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样化CT征象,肺癌为病例组,肺结核为对照组,提取有价值征象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 结果 肺癌组有腺癌46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例,主要征象分别是:分叶49(84.5%)例,毛刺39(67.2%)例,胸膜凹陷20(34.4%)例,晕征13(22.4%)例;肺结核组主要征象分别是:胸膜反应26(81.25%)例,卫星灶22(68.75%)例,钙化22(68.75%)例,毛刺26(81.25%)例。肺癌与肺结核组CT征象比较中,分叶、晕征、胸膜凹陷、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征象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T征象诊断准确度的比较中,肺癌分叶的诊断指数>150%,肺结核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的诊断指数均>150%。 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分叶、胸膜凹陷、晕征、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CT征象对于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