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庄志雄张桥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近年来国内外预防医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筛选和利用敏感、特异、简便和低损伤性的生物标志物,以便早期预测环境和职业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可能损害、评价其危险度,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1,3-丁二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致癌物1,3-丁二烯对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生物标志物常被用来监测接触水平、评价损伤效应及预测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找1,3-丁二烯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揭示1,3-丁二烯暴露与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事件,提高危险度评价的精度.本文回顾了1,3-丁二烯3种生物标志物近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保护职业接触者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镍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有色冶金产品,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镍及其化合物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不同种类的镍化合物对肺脏的损伤程度各异,因此,需要寻找到能特异性反映镍化合物致肺损伤及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阐明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以早期预测环境和职业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可能损害,评价其危险度,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我们现就镍化合物导致肺脏损伤有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用生物标志物评价毒物神经毒性的神经化学方法SilbergeldEK职业卫生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识别有害因素,以便控制人群的接触水平。因此,就出现了如何评价接触水平和疾病的问题。曾经通过控制技术或增加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来确定极低水平的接触,而不是依据明显的健...  相似文献   

5.
生物标志物在低剂量致癌物暴露危险度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物标志物高灵敏的特性,可以直接测量人群长期低剂量的暴露水平及其效应水平,能够较准确地估计生物标志物水平与特定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这的研究尚属赴阶段,但在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其在低剂量致癌物暴露危险度评价中的作用,评价方法或途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接触化学物的危险度评定中作为毒性终点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M.J.Mercier,A.E.Robinson一、前言本文拟检查一些概念、原则和机会,如何通过适当选择和应用生物标志物以改进因接触化学物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度评定过程。与化学物诱发毒性改变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神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机制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机制研究及其应用ManzoLetal.为预防中毒性疾病,应在有害化学物质对靶器官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之前识别,并减少毒物的接触。为此,开展有关生物监测及接触标志物与早期健康效应标志物的研究非常重要。对大多数神经毒物来说,最好的...  相似文献   

8.
危险度是指由于接触有害因素而产生不良作用的预期频率,如发病、患病或死亡的概率。接触某特定的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发生的某种不良作用的概率,称为绝对危险度(R)。接触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概率之比值称为相对危险度(RR)。接触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概率之差值称为归因危险度(AR),有时也称为特异危险度。  相似文献   

9.
危险度(Risk)是一种统计学概念,按世界卫生组织给予的定义,危险度表示接触一种有害因素后出现不良作用的预期频率。从毒理学角度来说,它是指在个体或部分群体中与剂量有关的有害作用出现的概率。危险度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绝对危险度(指由于有害因素接触而引起的超常危险)和相对危险度  相似文献   

10.
甲醛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南南  叶琳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1004-1006
广义的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系或材料中与有害因素接触有关的各种物质,包括生理、生化、免疫、细胞和遗传方面的改变。美国国家科学院(NAS/NRC)将生物标志物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标志物三大类。这3种标志物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同一种生物标志物在一种情况下是接触标志物,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是效应标志物。甲醛普遍存在于空气中,其主要来源是移动和固定的燃烧物。然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还是室内家具和建筑材料等造成的甲醛污染。甲醛的急性刺激作用和对各系统的急慢性毒性作用众所周知。它的致突变作用在几个生物种系已被证实。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定甲醛为动物致癌物。短期试验证据充分,但对人的致癌作用的证据还不充分,属可疑致癌物。由于甲醛在环境中存在广泛性和对人体的有害影响。确定敏感、特异的甲醛标志物是必要的。本文就甲醛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职业癌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PereraF通常运用流行病学和定量危险度评价两种方法确定和评价车间致癌物的致癌危险度。然而,流行病学方法具有许多不足之处。理想的方法是将生物标志物同分析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合起来,以提高确...  相似文献   

12.
生物标志物作为暴露与疾病之间的中间产物,在评价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的生物标志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候选生物标志物被确定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之前必须经过来自实验室、流行病学研究或临床方面的验证。经过验证的生物标志物才能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实践,发挥其在健康危险预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业和生活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长期、较大剂量接触苯可引起人体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甚至导致白血病。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苯列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基于苯对人体的危害性,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均制订了工作场所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以保护职业苯接触工人的身体健康,但由于作业环境苯浓度的监测数据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个体接触的实际情况和个体易感性,尤其不能反映机体体内蓄积作用(内暴露剂量),用于对长期低剂量职业苯接触工人的危险度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苯的生物标志物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更能客观、全面、准确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苯状况,因此更适合作为职业苯接触工人暴露水平检测、健康监护、暴露危害性评价。生物标志物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效应生物标志物能够特异/灵敏地反映化学物对机体早期生物学效应,在确定化学物在体内的存在及其所产生损害的性质和程度、研究化学物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阐明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效应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低危险度及其评价A122 何谓危险度、危险度评价和流行病学信息?答:某有害因素导致不良结果的机会称之为危险度(risk)。确定某因素是否是有害因素的科学过程称之为危险度评价(riskassessment),包括根据暴露及剂量-效应资料对危险度进行定量,以及人群已经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不良效应来确定危险度的特征;在缺乏科学数据时,亦可根据尚未证实的合理推论或模式来进行危险度评价。评价某物质对人类是否有害及其危害性大小的方法,动物实验结果是一种传统的安全性评价依据。但是,用动物实验资料来推论人类的危险度往往会产生假…  相似文献   

16.
二甲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液体,工业用二甲苯为三种异构体(m-xylene、o-xylene、p-xylene)的混合物.二甲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慢性毒性作用,长期接触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还可引起强烈的眼、皮肤、黏膜刺激症状[1].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可导致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腹痛,有时可引起肝肾可逆性损伤[2].许多国家颁布了二甲苯的职业接触限值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定期对劳动者进行生物监测以评价二甲苯的暴露程度.生物监测具有降低传统的暴露评价方法不确定性的潜力,还可以求得多途径和来源的暴露的总和.因此,生物监测很快成为环境暴露评价的金标准[3].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的指标,应用灵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能准确地反映机体从接触危险因素至发病的连续过程中的暴露水平、生物学效应和遗传易感性[4],生物标志物主要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目前,二甲苯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接触标志物领域,而效应标志物及易感性标志物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毒物接触的人体样本生物标志物研究概述杨捷何雅晖张文俊劳动卫生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而控制人群的接触水平,达到预防的目的。但对人们在日常环境中接触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常规监测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测定环境中的暴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发挥生物监测在职业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PCS)联合开展了“评价接触化学物危险度的生物监测”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9.
生物标志物作为暴露与疾病之间的中间产物,在评价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的生物标志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候选生物标志物被确定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之前必须经过来自实验室、流行病学研究或临床方面的验证。经过验证的生物标志物才能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实践,发挥其在健康危险预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劳动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数据是评价工人接触程度和潜在的健康危险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劳动环境好坏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监测数据要客观、准确,以能正确地反映劳动环境中有害因素污染的实际状况。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对监测工作整个过程的科学管理工作,而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又是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