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目的 :我国新生儿死亡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5 8.4% ;要将 1 990年婴儿和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 1 /3,就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非常必要。因为 :1 .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缺乏新生儿学科专业人员和各种急救及治疗设备。2 .转运多通过当地医院转送或由家人自行转送。转运人员多不具备新生儿急救知识和技术 ,途中不能治疗及护理有需要的患儿。3.即使是通过“1 2 0”转送 ,但具备整套新生儿抢救、监护系统的转运系统仍不…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建立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意义。方法3年来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共转运新生儿1462例,其中早产儿533例,足月儿929例;出生体质量850~1500 g 164例,1500~2500 g 276例,2500~4000 g 948例,4000~4500 g 74例;病种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为主。结果转诊人数逐年增多,2002年7月~2003年6月转诊271例,2003年7月~2004年6月转诊460例,2004年7月~2005年6月转诊731例,无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治愈1352例(治愈率92.5%),放弃治疗75例(占7.1%),死亡35例(占2.4%)。结论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运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成立危重重新生儿抢救网络。方法 1993年7月起我院NICU与附近32家医院建立了有关的业务联系,并配置整套抢救设备前往各基层医院,负责接收和转运危重的新生儿。结果 几年来共接运病人945人次,占同期总住院病人的63.51%。接运病人中占头三位的病种分别为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和早效(共占85.71%)。参加转运网络32家医院分布在方园100公里左右。结论 转运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转运途中的 相似文献
5.
外科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如何合理、安全地进行外科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方法 电话评估及转运前处理;到达后再次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转运及转运中处理。结果 16例外科危重新生儿被电话要求转运,除2例到达对方医院后因家属放弃转运外,其余14例患儿均转运成功。结论新生儿内外科密切配合,恰当地在对方医院进行即时评估,作出正确处理,是转运成功的关键,同时应重视转运途中的救护。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检索,对新生儿转运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了解国内外新生儿转运研究的现状.对目前应用的多种转运危重评分体系进行评价.宫内转运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转运方式,提倡对高危产妇进行宫内转运.建议父母参与到转运过程中,并将病情稳定的患儿转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模式.转运中ECMO、亚低温等先进设备在国外已得到应用.推荐在转运途中应用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呼吸,可提供呼吸波各项参数,识别气漏、意外脱管、自主呼吸等. 相似文献
7.
8.
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发达国家相当普遍。其主要目的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将基层医院产科、儿科与某些大医院或医疗中心的NICU联合起来,及时地把基层医院产科分娩的高危新生儿转运到NICU中,使高危儿得到最好的治疗及护理。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伤残率起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目前尚未广泛开展这项工作。我院自1995年8月~1996年5月,共接运196例危重新生儿,现就有关护理谈几点体会。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96例。男142例;女54例;出生体重<1000克4例(2.04%);~1500克35例(178%);~2500克10例(5.10%);~3000克120… 相似文献
9.
10.
陈克正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1,(2)
随着各医疗机构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建立 ,必须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及药物配置 ,配置仪器花费较大 ,以下介绍的某些仪器是必备的 ,如转运暖箱、氧饱和度计等 ,某些仪器可根据经费情况逐渐配置 ,经验表明 ,只要建立起适当的转运网络 ,注意在稳定各生命体征后才着手转运 ,避免转运途中病情突然变化而措手不及 ,则不一定要把所有仪器配齐才开始转运工作。1 转运用暖箱 (transportincubator) 〔1〕主要用于转运期间维持高危儿体温的恒定 ,保证氧供及防止箱内细菌感染 ,一台良好的转运用暖箱 ,除具有与新生儿室中暖箱一般的特点外… 相似文献
11.
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与方法。方法对我院转运的121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内的19家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转运单程多在5~100公里(占97.7%),最远200公里;往返时间一般0.5~4.0小时,最长12小时。转运成功率、转运途中病死率、转运病死率、总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3.2%、0.3%、1.4%、96.4%和6.7%。19家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死率由1994年的17.9%降低至1997年的9.3%。结论在新生儿加强医疗病房基础上,与基层医院密切联系,建立NETS,采用地面双程转运方式进行新生儿转运,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9)
建立区域性危重患儿转运网络对危重患儿的救治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有重要作用。转运主要涉及转运前沟通联络、当地医院评估与稳定、转运途中生命维护、到达接收医院与医护人员无缝交接等环节。转运团队应掌握儿科急救技能,保障转运设备物资完好。转运中心应进行转运质控,改进转运质量,对区域内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区域内完善的新生儿转运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北京海淀区4所医院所有转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收集2所接诊医院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转诊疾病以早产儿、需外科急诊处理的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前3位疾病(33.1%、18.3%、14.8%)。主动转诊95例(66.9%),被动转诊47例(33.1%)。转诊时年龄<6 h者占 24.1%,6 h~者占9.3%,12 h~者占25.9%,>24 h者占40.8%。从医院乘救护车至接诊病房时间为28.0±11.1 min。转诊后死因以需外科急诊治疗的疾病占第1位,占死亡病例的53.8%。转诊时年龄<6 h组和≥6 h 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区域内4所医院以主动转运为主。需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患儿转诊后死亡率高,应重视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的转运工作。 相似文献
14.
94例危重新生儿转运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危新生儿的急救应包括现场急救、路途转运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三大部分 ,这三个部分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巨大的抢救效能。我院省新生儿急救中心自 1 999年 1月起建立合肥地区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 ,现将 94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情况报告如下 :转运系统组成一、转运抢救人员我院新生儿急救中心设有专线急救转运电话 ,病房有一批 NICU工作人员 ,2 4小时随时出诊 ,每次出诊有一名 NICU主治医师或主治以上医师和一名 NICU专业护士 ,专职司机。二、转运病人来源合肥地区 1 6家基层医院 ,一般在 2 0公里以内最远为 1 30公里。三、转运设备日… 相似文献
15.
危重新生儿转运不当教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琦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1,8(2):98-99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诊断或救治、监护危重新生儿的必要设备和技术力量 ,危重新生儿需转运至三级医院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但由于转运不当 ,增加了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本文收集 1999年 1月— 12月转入我科危重新生儿 12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75例 ,女 5 3例 ,其中早产儿 34例 ,足月儿 94例。转运时间与地点 ,最长 10h ,最短 30min ,平均(4± 0 5 )h。来源 :本市市级医院 15例 ,县级医院 44例 ,乡镇医院 6 9例 ,转送人员 :家属 98例 ,当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17例 ,新生儿专业人员 13例。1 2 到院情… 相似文献
16.
4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危重新生儿转运对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沧州市中心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将沧州市所辖15个县市40多家医院产、儿科组成转运网络,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部分进行转运前危重病例评分,开展了宫内转运及反向转运。结果我院4年来转运418例危重新生儿,途中无一例死亡,转运后死亡14例,自动出院12例,抢救成功率96.6%。宫内转运26例均成活,成功率100%。反向转运22例,无一例死亡,成功率100%。110例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危重组69例,成活66例,成活率96%;极危重组11例,成活5例,成活率45%。结论迅捷安全的转运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高危新生儿的急救应包括现场急救、路途转运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巨大的抢救效能.我院省新生儿急救中心自1999年1月起建立合肥地区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现将94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危重评分在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征。方法:对1998年3月-1999年12月由我院出车转运回NICU的177例患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按分值高低顺序将患儿分-100分、-90分、-80分及-69分四组,分析评分分值与新生儿转归、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其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转运病例中主要疾病顺序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HIE、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RDS:危重度评分分值越低,发生损害的器官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各系统器官损害中以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其后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结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反映新生儿病情危重度,完全适用于基层医院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指征,建议评分<90分者即宜转运,若元条件开展评分者,则草案中的单项指标亦可作为转运指征。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危重评分在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征。 方法 对 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由我院出车转运回NICU的 177例患儿 ,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 ,按分值高低顺序将患儿分~ 10 0分、~ 90分、~ 80分及~69分四组 ,分析评分分值与新生儿转归、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其损害程度的关系。 结果 转运病例中主要疾病顺序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HIE、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RDS :危重度评分分值越低 ,发生损害的器官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 ;各系统器官损害中以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 ,其后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 结论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反映新生儿病情危重度 ,完全适用于基层医院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指征 ,建议评分 <90分者即宜转运 ,若无条件开展评分者 ,则草案中的单项指标亦可作为转运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救治分中心对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死率、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急救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在有条件的二级妇幼保健院按照准入标准建立危重新生儿救治分中心,采取一系列质量监管措施,比较分中心建立前后1年的医疗质量指标、科研教学情况和经济指标。结果区域性危重新生儿救治各分中心建立后1年,其年住院患儿数、危重患儿数、抢救成功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患儿年病死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窒息复苏新教程考核通过率除1所分中心外均有所提高,且通过率均在90%以上。多数分中心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收入均有所增长,且科研教学意识提高。结论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救治分中心在有利于省中心自身发展的同时,能改变基层医院信息落后的局面,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效地促进基层妇幼保健院医疗、科研的发展,使病理新生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降低致残率,且医疗费用恰当,符合中国国情,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