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斯俊英  郑飞跃 《中医药导报》2006,12(10):69-69,88
目的:优化维生素E钴胺素乳膏的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方法: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维生素E钴胺素乳膏的制备工艺。结果:乳化剂的选择、温度、pH对乳膏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结论:用本法制成的乳膏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白消安乳膏,用于治疗外阴白斑症。方法确定白消安乳膏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为89.5%。结论白消安乳膏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复方人参乳膏剂。方法采用微波协助萃取中草药中皂苷有效成分;应用回流法—蒸馏法提取当归有效成分。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草药中皂苷有效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常温留样观察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中草药提取工艺方便、快速、制备工艺简单,制剂稳定性好。皂苷线性范围为:0~250μg.L-1,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为1.72%。结论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制备柚皮苷乳膏的处方,并制备得到柚皮苷乳膏。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乳膏处方,采用乳化法制备乳膏,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含量。结果:优化后的乳膏处方是柚皮苷5 g、硬脂酸15 g、液体石蜡15 g、羊毛脂2 g、三乙醇胺4 g、甘油5 g,蒸馏水加至100 g,柚皮苷乳膏的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柚皮苷乳膏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维肤康乳膏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整制备工艺,用经典的测定含量的方法控制制剂的含量。结果:找出了影响维肤康乳膏质量的因素,调整了制备工艺后制备的制剂稳定性、质量有保障。结论:解决了维肤康乳膏主药溶散不均匀的问题,并且调整后不增加工艺的复杂性,质量稳定,是切实可行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朴硝散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GMP制剂标准制备,并进行定性检查和稳定性等指标考察。结果:制备工艺稳定,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制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熊果苷缓释乳膏的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熊果苷缓释乳膏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平均乳滴数和乳膏均匀度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及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熊果苷缓释乳膏的制备工艺;采用HPLC测定熊果苷含量,考察熊果苷缓释乳膏的体外释放度及稳定性.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0 min,搅拌速度为以1200 r·min?1搅拌20 Min,停止加热,以500 r·min-1搅拌直至冷却.制得的熊果苷缓释乳膏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良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样品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适用于熊果苷缓释乳膏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人参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备复方人参凝胶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凝胶剂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皂苷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可鉴别出样品与标准品相应的斑点和颜色特征。总皂苷在20~25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结论:本制剂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冲和软膏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用渗漉法提取白芷,水煮并收集挥发油的方法提取组方中其他成分,制成O/W乳剂型软膏,并观察其外观及稳定性等,建立薄层色谱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制得的乳膏质地均匀,软硬适中,外观细腻,易于清洗,质量稳定,薄层鉴别方法可靠,重现性好。结论改进的乳膏制备工艺可行,适合临床使用,制剂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方芩醌乳膏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黄芩、氢醌和维生素E为主要原料,选择适宜的乳化剂,制成O/W型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乳膏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复方芩醌乳青制剂稳定性较好,无刺激性.含量测定方法 快速准确,黄芩苷在0.25~2.5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吸收面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73%(n=5),结果 准确,重复性好.结论 复方氢醌乳膏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复方雄黄乳膏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醇沉法提取,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O/W型乳膏剂;用理化鉴别法对处方中主药进行定性鉴别;治疗尖锐湿疣患者35例,观察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88.57%。结论:复方雄黄乳膏处方合理,工艺简便,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冯淑华  林强  周晶  李可意  马晓平 《中成药》2007,29(12):1774-1777
目的:制备白鲜皮提取物的脂质体凝胶,并进行质量初步评价。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微型凝胶柱以白鲜碱为指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分布较均匀,平均包封率(80.54±1.6)(n=3),所得凝胶剂为半透明黏稠状胶体,稳定性良好。结论:含有白鲜皮提取物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简便,脂质体制备的包封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开发成为新型外用治疗皮肤感染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海马大烩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药材最细粉与蜂蜡制成水泛丸;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和白芍;同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该制剂稳定性好。结论:所确定的工艺科学合理,建立的定性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大黄乳膏的制备工艺,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O/W型乳剂型软膏,以耐热耐寒,离心和外观等指标考察乳膏的初步稳定性,优选成型工艺条件。结果:制得的乳膏质地均匀,外观细腻,易于清洗,质量稳定。结论:中药复方大黄乳膏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王斌  何娅  郁韫超 《中国药学杂志》2002,22(11):687-689
 目的:对氢醌及其乳膏的作用机理、疗效、不良反应、稳定性、制剂改良、含量测定等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类探讨。结果:氢醌乳膏的作用机理为阻断酪氨酸酶,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但不损毁黑素细胞,也不影响已合成的黑色素。疗效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霜、维生素A霜、壬二酸霜相近,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结合使用皮质激素可缩短疗程。不良反应为外源性的褐黄病、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的改变、眼内色素沉着及永久性角膜损伤等。氢醌易氧化变色,其乳膏稳定性差,制成包合物,不能提高其稳定性,制成无水乳膏能明显提高稳定性。现行的各种氢醌乳膏的含测方法,实质上仅能作为氢醌投料量正确与否的测定,而不能正确测出已氧化变色乳膏中的氢醌含量。结论:氢醌乳膏作为医院制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成本低,工艺简单,但其制剂很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20(S)-原人参二醇自微乳释药系统处方并预测其有效期。方法:以油相中油酸质量分数、油相比例、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值为自变量,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和优选10 min时药物溶出度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20(S)-原人参二醇自微乳的处方组成;利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制备工艺;通过Q10法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加速试验,预测该制剂的有效期。结果:自微乳的最佳处方为油相中油酸质量分数84.09%,油相比例30%,乳化剂-助乳化剂(2.58∶1);载药量102.22mg·g-1,粒径39.67 nm,Zeta电位-13.1 m V,10 min时药物溶出度75.01%。制备工艺参数为混合方式为磁力搅拌,混合速度400 r·min-1,混合时间30 min,混合温度45℃。Q10法预测自微乳的室温贮存有效期约1.51年。结论:优选的制剂处方合理、工艺可行、样品稳定性良好,可为20(S)-原人参二醇的新型制剂探索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原处方中乳化剂的用量进行调整;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乳膏外观、涂展性及以4 000 r/分离心分层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乳膏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辅以乳膏耐温实验进行综合考察.结果:最佳的乳化剂用量聚山梨酯80 10g、平平加A-20 20g最优的制备工艺乳化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25分钟,搅拌速度为600r/分.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观察该制剂对胆道结合、胆道感染、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提浓缩方法制备消炎利胆排石合剂,从制剂的性状、pH值、相对浓度、鉴别、微生物限度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建立了合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其工艺可行,治疗胆道结合、胆道感染及胆囊炎效果良好。结论: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组方合理、制作简单、性质稳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江庆华  唐传军 《中药材》2006,29(6):637-638
目的:研究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并观察该制剂对胆道结合、胆道感染、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提浓缩方法制备消炎利胆排石合剂,从制剂的性状、PH值、相对浓度、鉴别、微生物限度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进行等质量控制。结果:建立了合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其工艺可行,治疗胆道结合、胆道感染及胆囊炎效果良好。结论: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组方合理、制作简单、性质稳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优化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以桉叶油、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工艺;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热板实验,分别考察桉叶油乳膏的抗炎作用和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考察桉叶油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桉叶油乳膏的最优基质处方为桉叶油用量1.1 g、硬脂酸用量1.0 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1.6 g;制得的乳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热板仪所致小鼠疼痛(P<0.05,P<0.01);制备的桉叶油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优于大肠埃希氏菌。结论:优化后制备的桉叶油乳膏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抑菌作用,可为桉叶油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