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减毒原理、合理配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可以避其毒性,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临床疗效,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减毒原理、用药剂型、合理配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可以避其毒性,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临床疗效,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及合理使用。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病历资料,参考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确认识了中药的毒性,使临床应用做到趋利避害。结论:合理使用有毒中药,能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的独特疗效,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对待中药毒性的科学态度.方法:分析传统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归纳减毒、控毒措施.结果:中药的毒性是广泛存在的,但通过合理的应用,可使其毒性最大程度的得到控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结论:对待中药毒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为有毒中药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药材。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毒性特点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药典中共有83味有毒中药,分别为大毒10味,“有毒”42味,“小毒”31味。除去炮制品共计有38味“有毒”药材。在这38味“有毒”中药中,有8味“有毒”中药的内服与外用功能不同。38味中药的毒性成分各不相同,多为毒苷、生物碱、毒蛋白和金属元素,毒性范围分布于脑、神经、脏腑等。结论: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特点和成分分析,总结出有毒中药的功效分布广泛,常见为杀虫、泻下和清热。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也各不相同,多数有毒中药其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相同,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对机体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正视中药毒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系统整理出常用中药中的有毒品种,含有毒性成分的常见中成药。结果83种有毒中药仅19种纳入毒性药品管理,很多含毒性中药的中成药说明书没有标明毒性成分。结论有毒中药应纳入毒性药品管理,中药说明书应该规范,重视中西药联用,加强毒性中药的监管和舆论宣传,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研究的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关木通及其配伍中药中有毒成分的含量,以此为例阐述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的意义。结果:关木通及其配伍中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如临床用药稍有不慎,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结论:对中药有毒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能揭示中药中的有毒成分的药效作用与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原理与规律,能为中医控制中药中的有毒作用而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且能为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做出贡献,因此,应加强中药有毒成分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毒中草药有其毒性的一面,又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某些药物的毒性成分与其有效成分并存,可通过炮制加工,还可通过配伍使其减毒。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合理配伍可以起到减毒或(和)增效的作用。结合中医古方、经方、名方以及验方中与有毒中药相配伍应用的药物情况,开展有毒中药的配伍减毒研究,不仅对阐释有毒中药的毒性,而且对满足有毒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应用的需求,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配伍减毒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9.
有毒中药的应用和记载历史悠久,其毒性是把双刃剑,能否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本综述通过检索相关中文数据库,总结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的毒性等级、用法用量、含量测定、毒性成分、毒性靶器官、半数致死剂量等信息,以期为有毒中药毒性、毒性分级、毒性控制方法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原思通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579-582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及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做条理性分析。结果:炮制可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或消减有毒成分的含量,方法有净制、制霜、浸泡、加热、加辅料等,临床应用要严格掌握剂量、合理配伍、正确煎服等。结论:针对中药之"毒",炮制要科学严格,辩证要准确,应用要合理,如此可借毒性治大病,起沉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毒"中药安全性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同理对于"有毒"中药外用安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该文通过系统研究有毒中药外用的不良反应安全事件报道,具体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提出现代临床关于有毒中药外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如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面积)、外用具体功效、早期毒性预警指标、中毒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相应解救措施等均无参照依据,缺乏一套系统的关于指导临床有毒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标准用药规范。应重视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提出"有毒"中药外用应建立在特定条件下对毒性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理论思想。明确毒副反应早期预警机制,建立适用于临床的相关毒性早期预警敏感指标,控制其风险因素。加强"有毒"中药外用的药效、毒理机制研究,明确用法用量及外用具体功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增效减毒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外用在特定条件下的药效。提出建立"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标准规范,对于指导临床中药外用安全合理有效及外治新剂型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尽管部分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毒效相关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一些有毒中药的配伍减毒的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然而,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诸如只注重急性毒性不注重亚急性及慢性毒性、只注重毒性不注重活性的主要问题。针对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对策:①应拓宽和加强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和毒效相关性研究;②开展基于临床配伍应用的与有毒中药的配伍药物的筛选研究;③在配伍减毒的研究中应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并重、活性与毒性并重。之后,作者还给出了具体的配伍减毒的研究方案设计图。文章将为开展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和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15.
评《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谢海洲(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近读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使人耳目一新。该书体例合理、内容充实、文字简练,系统、科学地介绍了90余种常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好书。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扼要介绍有毒中药的基本知识,如广义有毒中药、狭义有毒中药、毒性反应、副作用、过敏反应等概念,毒性的分级,合理应用有毒中药的重要性,发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中药虽为天然药,毒副作用不如西药大和严重,却也有毒副反应。本文通过对中药毒性的含义、产生毒性的原因及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等方面的阐释,使大家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合理用药,从而减少和避免药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7.
凡加工炮制有毒中药,必须按照《中国药典》或者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有毒中药经炮制后,除便于贮存、调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能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因此,有毒中药的炮制十分重要,历代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有毒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减毒增效,减毒便于安全使用,增效则是最终目的,两者居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减毒原理如下:1 炮制使毒性物质破坏有些药物通过加热可使毒性物质破坏,从而使毒性减低。如马钱子含有毒成分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通过砂烫高温处理后,此成分即被破坏或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释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思路。方法:结合科研实际,分析、归纳和总结有关有毒中药现代研究的文献。结果:当前有毒中药普遍缺乏严谨的现代科学研究,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毒效相关性、祛除毒性成分保留活性成分的工艺、配伍减毒或(和)增效、安全有效剂量范围的制定等均是亟待研究的重要环节。结论:应加强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毒效相关性、祛除毒性成分保留活性成分的工艺、配伍减毒或(和)增效、安全有效剂量范围的制定等研究,最终为有毒中药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将为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毒中药通过适当的加工炮制,达到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对制霜法、加热法、净制法、水制法、加辅料法、水火共制法6种炮制方法进行探讨。结果:适当加工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有毒中药的毒性。结论:有毒中药通过适当加工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毒性研究思路概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毒中药评价标准,中药有毒部位、有毒成分及其含量与作用机理,有毒中药临床用量等,是中药毒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已开展的研究中,实验类型主要集中在急性、亚急性及长期毒性实验上,指标选择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指标和生化指标方面,在中药毒性作用机理及利用中药自身特色减毒抑毒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药毒性研究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药理学知识、毒理学知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中药的多种毒性成分及其毒性作用机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