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发生堵塞这一现象,探索导管堵塞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一例胃癌患者导管堵塞采用导管再通方法。结果:导管有效再通。结论:护理人员应正确掌握PICC维护,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指导,防止导管堵塞的发生,提高PICC临床使用价值,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再次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潘静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43-144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经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主要用于化疗、胃肠外营养、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等,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导管堵塞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从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共进行PICC 30例,院外带入PICC 10例,其中在带入的PICC使用过程中发生导管堵塞1例。现将堵管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营养支持治疗,防止刺激性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营养支持类药物对静脉的损伤;也可用于急重症病人的大量补液,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肠外营养的补充。在临床科室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与置管有关的并发症—导管阻塞时有发生。我病区对5例行深静脉置管化疗病人发生导管阻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PICC并发导管堵塞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7例导管堵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ICC导管堵塞37例,其中部分阻塞31例,完全阻塞6例,给予处理后34例再通,3例拔除PICC导管.结论:加强患者置管期间导管的维护及健康教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正确全面地认识患者所患疾病,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和理解最佳证据,然后应用最佳证据去联系患者实际,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并期望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是专业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3月-2009年2月,本院将循证护理运用于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实践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PICC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一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需长期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因其导管的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可避免长期输液者重复穿刺或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PICC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导管堵塞现象。据报道,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较高,可达21.3%。2005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对31例PICC导管堵塞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疏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液对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预防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留置PICC导管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在输液前抽取生理盐水10毫升冲管,输液后抽取稀释肝素液15毫升脉冲式封管.对照组42例,输液前后均用稀释肝素液冲管和脉冲式封管.对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导管堵塞发生率,实验组为16.6%,对照组为1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预冲液和使用稀释肝素液预冲液在预防导管堵塞上无显著差异,而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预冲液更安全简单价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肝移植患者PICC导管血流感染的原因进行总结,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查阅国内外PICC导管发生血流感染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了肝移植患者PICC导管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1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其中2010年10月—2011年12月90例患者PICC导管护理工作中采用系统护理干预,2009年9月—2010年9月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置管期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引起PICC导管血流感染的因素较多,系统护理干预对预防肝移植PICC置管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其有效降低了肝移植PICC置管患者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保证了肝移植患者置管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方华瑾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177-178
目的:通过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PICC置管护理观察,总结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护理方法,熟悉此类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60例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进行输液治疗或化疗的观察。结果:60例患者中,置管成功56例,失败4例,期间发生了送管困难、穿刺点渗血、静脉炎等并发症,经处理后好转,留置时间7天~12个月,顺利完成治疗。结论:PICC置管相对于传统输液置管及颈内深静脉置管更易使患者及其家属接受,且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少,安全性高等优点,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是PICC置管成功和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PICC围置管期导管滑脱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并留置PICC导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68例,出现导管完全或部分滑脱9例,占13.2%,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护理对策。结果:导致PICC导管滑脱的主要原因有敷贴潮湿、松动,固定不牢,宣教力度不够,穿刺侧肢体提重物,手臂过度活动,换药经验不足等。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护理操作可预防PICC导管滑脱。  相似文献   

12.
<正>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其具有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患者。然而PICC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术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6.63%~24.6%[1-2]。200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将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1].如导管固定不牢,自由进出体内是造成导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2],导管固定不牢致导管脱出是导管移位原因之一,文献报道PICC导管脱出的发生率为5%~31%[1],PICC导管脱出后果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重者可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及导致非正常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存在着护患纠纷隐患.因此PICC导管如何妥善安全固定,防止导管脱出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现将影响PICC导管固定因素及导管固定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PICC留置期间发生导管异位至颈静脉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导管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尤其受到肿瘤患者的欢迎。PICC操作方法、优点、护理及穿刺时导管异位等文献报道较多,而关于PICC留置期间发生导管异位至颈静脉却罕见报道。我院自2003年开展PICC以来,共发生2例PICC留置后使用期间导管异位至颈静脉的患者,其中1例并发颈静脉血栓形成。2例患者经积极的处理保留了PICC导管,延长了使用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加之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造成静脉炎、血管变硬呈条索状: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血管损伤,甚至坏死,影响继续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刘绿花 《光明中医》2016,(11):1650-1652
目的了解循证护理在PICC小组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PICC小组成立后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12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由PICC小组按常规进行置管、维护等操作,研究组由PICC小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6.35%,低于对照组的20.63%(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为(33.58±8.85)d,较对照组的(28.63±9.26)d明显更长(P0.05)。结论成立PICC小组并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的控制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患者中共有150例患者进行PICC,对PICC患者发生CPI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PI发生率为IO.66%;CPI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ICC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操作人员的经验、导管留置时间以及高渗透压药物的使用。结论:PICC患者发生CPI的相关因素有很多,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防止CP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预防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行PICC术的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项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患者发生PICC导管感染情况、患者血糖情况及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感染率为3.33%,对照组PICC导管感染率为26.67%,χ2=4.242,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行PICC前空腹血糖比较,t=1.689,P=0.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行PICC后空腹血糖比较,t=10.069,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行PICC后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PICC导管感染与患者血糖关系,r=0.599,患者PICC导管感染与患者血糖呈中等程度相关。结论:对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血糖,同时降低行PICC术后导管相关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钟涛  李璐  郑青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72-173
PICC即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mralCatheter的简称。它类似于临床上面经常使用的套管针,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相似文献   

20.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的一种导管,能满足不同的输液需求,具有安全、快捷的特点.目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常常需要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静脉滴注,且治疗周期长,对患者血管损伤较大,易造成静脉炎,引起化疗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溃烂坏死,患者痛苦,护士工作压力大.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对120例妇科肿瘤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顺利地完成了4~6个周期的化疗,并严格落实了各项安全管理的措施,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