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了解进行性指掌角皮症(KTPP)病人血清性激素水平。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13例KTPP女性患者及12例正常女性血清中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KTPP患者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水平分别为(153.77±77.46)pmol/L、(0.96±0.53)nmol/L、(4.32±2.73)mIU/mL、(10.31±8.98)mIU/mL、(14.71±7.34)μg/L,而正常对照分别为(159.75±53.10)pmol/L、(1.32±0.83)nmol/L、(4.61±2.01)mIU/mL、(8.93±2.35)mIU/mL、(12.3±7.69)μg/L,两组间性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3例KTPP女性病人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发生率与染色体及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5-2009年门诊765例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以及血清中性激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占182例,异常发生率达23.8%。性染色体异常155例,占异常总数的85.2%,常染色体异常刀例,占异常总数14.8%。性激素检测,无论染色体核型正常与否,血清中睾酮(T)值均较低,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均升高。性染色体核型异常者,T值降低更明显,FSH、LH值升高也更明显。泌乳素(PRL)、雌二醇(E)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精子质量与染色体异常程度呈正相关:少弱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6.5%,且多表现为常染色体异常;死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20.8%,无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30.3%,且多表现为性染色体异常。精子质量与性激素FSH、LH、T密切相关,与PRL、E2无明显差异:少弱精子症FSH、LH升高T下降;死精子症、无精子症FSH、LH明显升高T明显下降,尤其是性染色体异常者改变更显著。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的改变表现为:性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FSH、LH呈正相关,与T呈负相关;常染色体异常则不尽然。提示: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及是否应用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瘦素、泌乳素及性激素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4例女性SLE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泌乳素及性激素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女性SLE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1.58±1.7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82±1.65)ng/mL,性激素中雌二醇(102.56±28.38)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2.80±25.29)pmol/L,睾酮水平(1.03±0.2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86±1.12)nmol/L.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泌乳素水平(32.53±8.51)μg/L高于正常对照组(15.20±3.29)μg/L(P<0.01).相关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瘦素水平可能与雌二醇、睾酮及泌乳素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择本医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接诊的ICPP女童患儿48例,对患儿肌肉注射曲普瑞林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统计患儿骨龄(BA)、预测成年身高(PAH)、体质量指数(BMI)、骨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以及生长速率,并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测定患儿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治疗前患儿BA、PAH、BMI和HtSDSBA分别为(10.2±0.2)岁、(154.8±4.2)cm、(16.0±0.6)kg/m2和(2.7±0.7)cm,治疗后分别为(10.6±0.2)岁、(159.1±5.0)cm、(17.6±0.8)kg/m^2和(1.9±0.6)cm,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0~6个月、7~12个月和13~24个月的生长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GnRH激发试验中LH、FSH和E2的水平分别为(22.8±1.8)IU/L、(15.8±4.2)IU/L和(54.3±17.6)ng/L,治疗后为(1.4±0.2)IU/L、(2.7±0.8)IU/L和(11.3±2.9)ng/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普瑞林治疗女童ICPP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延缓骨龄成熟,从而达到理想身高。  相似文献   

5.
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3例痤疮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水平。发现女性患者LH、FSH、E2皆低于正常组(P<0.001),T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P高于正常组(P<0.01)。男性患者LH、FSH低于正常组(P<0.001),E2和T较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血清LH、FSH水平的异常可能在痤疮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检测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5岁以上的34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泌尿素(PRL)、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进行了测定,并以32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组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E2和L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RL和FSH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性激素异常可能是女性痤疮迟发和持久不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理指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指导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脂代谢相关指标、血糖代谢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后月经、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H、T、LH/FSH、TG、FBG、2h-PBG及nNS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HDL-C、月经138例(92.00%)、排卵126例(84.00%)及妊娠恢复例数115例(76.67%)均高于对照组119例(79.33%),106例(70.67%)及96例(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指导干预可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性激素水平及血糖代谢情况,有效恢复患者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褐斑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并观察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其血清促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催乳素、睾酮的含量,同时设立随机对照对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孕酮水平较高(P<0.05),睾酮、催乳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痊愈率44.45%,有效率81.49%,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女性黄褐斑发病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紊乱有关,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女性痤疮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检测成年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0例痤疮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和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以30例正常成年女性为对照。结果 痤疮组睾酮、二氢睾酮、脱氢表雄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或P<0.01);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孕酮水平变化不明显(P均>0.05)。50例中有28例患PCOS。对其中10例应用达英-35治疗,可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结论 高雄激素血症和PCOS与成年女性痤疮有关,且是其长期不愈的重要原因。达英-35对此类痤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性激素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TE)水平与精子DNA完整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男性不育症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性激素中FSH,LH,TTE的含量,进行分组分析,并行精子DNA碎片率检测(DFI),分析三种性激素水平与精子DFI之间相关性。结果: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中FSH、LH、TTE三种性激素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患者血清FSH水平与LH水平呈正相关(r=0.51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SH、LH及TTE与DFI呈负相关(R~2=0.899,F=132.898,P0.001)。结论:血清性激素FSH、LH与TTE水平较低可能导致精子DNA损伤程度增加,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男性高血压E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男性ED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3组,每组各28例。第1组为M组,采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的治疗方案,第2组为B组,采用非洛地平+厄贝沙坦的治疗方案,第3组为L组,采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的治疗方案。观察和比较各组的降压有效率、IIEF(国际男性性功能判断指标)评分、性激素血清睾酮和SHB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结果:L组总有效率达到96.43%,显著高于M组和B组(P<0.05),M组和B组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L组轻度和中度ED患者治疗IIEF评分达到22.74±0.56分和12.75±0.72分,显著高于M组和B组(P<0.05),M组、B组和L组重度ED患者治疗后IIEF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L组血清睾酮水平达到(620.38±214.06)nmol/L,显著高于M组和B组(P<0.05),治疗后M组、B组和L组ED患者SHB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能显著降低ED患者的血压,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性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两者单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性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接收性功能异常的患者68例将其设为病例组,并将7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病例组的FSH、LH以及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的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8.53%、98.53%和100.00%,与对照组的97.14%、98.57%和98.57%相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性功能异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游离睾酮(FT)是有活性的睾酮,可以准确反应男性雄激素水平,是判定男性雄激素缺乏最可靠的检验指标,但是检测方法复杂,所以目前常用计算游离睾酮(cFT)替代.血清总睾酮(TT)、睾酮分泌指数(TSI)、游离睾酮指数(FTI)是3种常用的判定男性雄激素缺乏的指标.通过研究上述指标与cFT的相关性,探讨TT、TSI、FTI评估男性雄激素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门诊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男科患者161例,测定患者血清总睾酮(TT)、黄体生成素(LH)、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和白蛋白(ALB),通过Vermeulen公式计算cFT、睾酮分泌指数(TSI=TT/LH)、游离睾酮指数(FTI=TT/SHBG).以TT≤11.5 nmol/L、TSI≤2.8nmol/IU、FTI≤0.42nmol/nmol为参考截点值,cFT≤0.3nmol/L为标准,探讨TT、TSI、FTI评估男性雄激素水平的价值.结果:以cFT为评估标准,评估男性雄激素水平的符合率分别为:TT 84.9%、TSI 74.0%、FTI71.1%.诊断男性雄激素缺乏的漏诊率分别为TT 33.3%、TSI 24.6%、FH 62.3%,诊断男性雄激素缺乏的误诊率分别为TT2.1%、TSI 26.9%、FTI 5.2%.Kappa值分别为:TT0.676、TSI 0.472、FTI 0.411.P值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T、TSI、FTI无法替代cFT,准确评估男性雄激素水平仍需检测cFT.(2)TT、TSI在初步评估男性雄激素水平方面有参考价值:①TT评估男性雄激素缺乏的准确性好;②TSI可作为筛查男性雄激素缺乏的指标.(3)相对于TT、TSI,FTI在评估男性雄激素水平方面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性功能变化情况,以更好的掌握和治疗该类疾病,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后性功能。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在性功能指标孕酮(PROG)、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在HAMD-17、BSDSRS、IIEF、CISFPE和PROG、E2、T、LH、FSH、PR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抑郁症合并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多数药物在缓解抑郁同时不能改善性功能状况,且有加重趋势,临床上要选择对性功能影响较低的抗抑郁症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男科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32名血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资料,总结血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所有数据均建立Excel2013数据库,并采取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有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23例(71.88%)、有垂体腺瘤4例(12.50%)、有微腺瘤5例(15.63%)。有勃起功能障碍29例(90.63%)、有性欲减退32例(100.00%)、有性高潮障碍7例(21.88%)。32例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患者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睾酮水平均要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32例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以及高潮障碍等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经过病史采集、临床特征、勃起功能指数测定、体格检查、激素测定以及垂体的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甲磺酸溴隐亭与十一酸睾酮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有效性、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9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照组22例,口服安体舒通片。两组患者在口服药物的同时均外用5%硫磺霜。疗程均为8周。于用药前、用药后2、4、8周末分别观察记录面部各种皮损的实际数目、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8周检测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平均皮损数目分别由50.2±11.54、48.5±12.26减少为17,8±9.54、38.9±10,64(P〈0.05),复方甘草酸苷起效比安体舒通快;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2%、68.2%(P〉0.05),二者总体疗效相当;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室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和IGF-1水平分别由78.4±32.93ng/dL、338.6±91.58ng/mL下降为36.5±13.91ng/dL(P〈0.01)、196.6±60.95ng/mL(P〈0.05),但复方甘草酸苷对E2水平的影响不大。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安全、有效的方法,并有调节患者血清T及IGF-1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5-羟维生素-D3(25-OH-D3)、树突状细胞(DCs)及其亚群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初步探讨UCT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49例UCTD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采集UCT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25-OH-D3的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pDCs、mDCs的水平。结果:49例UCTD患者临床表现中出现光敏感/颧部红斑30例(61.2%)、关节痛/关节炎28例(57.2%)、雷诺现象15例(30.6%);实验室指标异常者中ANA阳性45例(91.2%)、抗SSA阳性31例(63.3%)、白细胞减少15例(30.6%)。UCTD患者外周血pDCs水平[(0.22±0.01)%]与对照组[(0.14±0.01)%]相比升高;mDCs水平[(0.14±0.01)%)]较对照组[(0.09±0.01)%]相比升高;UCT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41.99±1.91)nmol/L]较对照组[(56.38±2.72)n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6.48、4.61,P值均0.01)。相关分析表明UCTD患者外周血pDCs水平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0.77,P0.01)。结论:UCTD患者临床表现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关节痛/关节炎及雷诺现象;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为抗ANA阳性,其次为抗SSA阳性及血液学异常。pDCs、mDCs、25-OH-D3可能参与UCTD的发病过程,25-OH-D3可能通过促进pDCs成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克罗米芬联合β-胡萝卜素对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高位结扎术后精子质量和性激素变化的疗效。方法:将经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75例患者,治疗组采用术后口服克罗米芬联合β-胡萝卜素的治法,对照组采用术后口服克罗米芬的治法。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质量、性激素进行比较,患者精子质量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睾酮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β-胡萝卜素对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高位结扎术后的精子质量和性激素水平改善明显,提高了手术效果,增加了受孕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