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均仪  曹玫  陈昌宝 《新中医》2015,47(9):40-42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智活血汤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如降压、调脂)基础上口服益智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不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益智药。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MMSE、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智活血汤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共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蒙利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ement,MOCA)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 index,MBI)评估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OCA、MMSE评定总分组间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BI组间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值得仅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不同脑梗死分型与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和63例非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方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37例,腔隙性梗死(LACI)43例和后循环梗死(POCI)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对不同脑梗死分型与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PACI患者的脑卒中后抑郁比例为62.16%,明显高于LACI和POCI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I和POCI患者的脑卒中后抑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非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ACI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LACI和POCI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A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22%,LACI患者为18.60%,POCI患者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脑梗死分型患者中,PACI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抑郁情绪较为严重,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相互影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心补肾方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调心补肾方中药,100mL,2次/d,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30mg,3次/d,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MMSE、韦氏记忆MQ值和血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经治疗后两组MMSE、韦氏记忆MQ值均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MMSE、韦氏记忆MQ值的增值均有增加,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明显,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值较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调心补肾方能有效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优于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0例、中药组39例、针刺组37例。各组均给予高压氧及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加石氏针刺治疗,每周5次,30次为1个疗程;中药组加石氏伤科中药,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同时加石氏伤科中药口服和石氏针刺治疗,方法 同中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功能独立性。结果 各组治疗后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及NCSE、MMSE、FIM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评分及NCSE、MMSE总分均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1)。治疗后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的FIM总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 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单用石氏伤科针刺或者中药联合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6.
针灸疗法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MoCA与ADL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组MMSE、MoCA与ADL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智七针"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ND)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而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方面,两组治疗2周和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智七针"对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及措施。方法:选取确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认知功能康训练辅助给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韦氏记忆量表评定(WMS)等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ADL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8周及12周的组内MMSE、ADL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MMSE、ADL及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每组组内WM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W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电针头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煜  张虹  赵凌 《四川中医》2012,(2):112-114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MCI提供可靠证据。方法:将8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电针头穴组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神庭;辨证配穴组在电针头穴组取穴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评定MCI患者中医证型,加用相应穴位;药物组口服尼莫地平。3个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MMSE量表和画钟测验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8周治疗结束后,3个组治疗前后在MMSE量表、画钟测验评分上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MMSE量表积分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电针头穴组与辨证配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在画钟测验评分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头穴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独特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HF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CHF患者170例,根据血红蛋白水平(Hgb)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并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CHF患者中贫血发生率为45.29%,且随年龄增长、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增高;贫血组LVEF、BNP、NT-pro BNP、CRP、Cr、血清铁等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心虚证及气虚证发生率均为100%,脾虚、肾虚及血虚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在CHF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心肾功能不全、炎症因子、铁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心衰合并贫血为本虚标实之证,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治疗应在益气养血活血的基础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VR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MMSE、LOTCA、BB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VR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胰益智饮联合尼莫地平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气阴两虚、瘀阻脑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养胰益智饮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对照组为56. 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记忆与回忆能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及语言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ADL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养胰益智饮联合尼莫地平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5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时间、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资料。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H-Y)分级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2部分(UPDRS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根据MMSE评分结果,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PD-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PD-NC组),比较2组各观察指标有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5.3%;2组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时间、单/双侧起病、UPDRSⅢ评分、H-Y分级、UPDRSⅡ评分、ADL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性别、病程、是否以震颤首发、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受教育时间、ADL评分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文化程度、单/双侧起病、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能力及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治疗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针对血管危险因素的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地黄益智方,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SE、MOCA、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MOCA、ADL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益智方可有效改善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反应能力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周飞 《国医论坛》2021,36(2):41-43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方佐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将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阳利水方治疗。经治6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6/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NP、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缓解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针灸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MMSE、Mo CA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总评分及Mo CA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总评分、Mo CA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可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和头针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识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针刺五脏俞和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配合单纯康复训练,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MMSE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袁冬珍 《新中医》2015,47(11):238-2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CHF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2组均干预8周。观察并判断2组治疗前后治疗依从性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8周后,总依从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6min步行试验较前均明显上升,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能提高CHF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赵丽  封艳  房铭  侯可强 《光明中医》2023,(2):302-304
目的 研究头针联合丹红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头针和丹红颗粒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联合丹红颗粒治疗轻中度的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好转,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饮对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中药加味地黄饮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0%,对照组为76.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MMSE、MoC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地黄饮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