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行薄层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骨盆骨折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依此对骨盆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6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全面、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骨盆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它使手术更精确、更可靠、更方便,它在复杂骨盆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与"O"型臂X线机导航辅助下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4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2例在"O"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O-arm组),男24例,女8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将改善股骨颈骨折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军强  樊瑜波 《中国骨伤》2018,31(2):99-102
正股骨颈骨折在50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约2%,大约90%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是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已经成为股骨颈骨折的首要原因,骨科医生在关注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如何改善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盆畸形愈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9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其中4例应用数字模拟手术、截骨方案设计、预手术等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手术计划(计算机组),5例未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常规组)。计算机组4例,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34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均为C型,其中1例为开放性骨盆骨折,2例伴颅脑损伤,2例伴胸部脏器损伤,2例伴腹部脏器损伤。常规组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2.6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均为C型,其中1例为开放性骨盆骨折,2例伴颅脑损伤,3例伴胸部脏器损伤,1例伴腹部脏器损伤。观察两组Mejeed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医原性损伤、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计算机组手术时间195~23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 ml;围手术期输血量6~16 U;术中透视次数6~11次;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2~3 cm;末次随访Majeed评分78~90分,其中优3例,良1例;术后VAS评分0~4分。常规组手术时间210~330 min;术中出血量600~4 500 ml;围手术期输血量6~28 U;术中透视次数7~18次;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1~3 cm;末次随访Majeed评分79~89分,平均84.6分,其中优3例,良2例;术后VAS评分1~4分。结论 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在术前进行充分计划,使骨盆截骨矫形术操作更加准确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治疗骨科严重多发创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伤害控制骨科学(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原则治疗骨科严重多发创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按照DCO原则收治严重多发创伤患者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17~55岁,平均32.8岁;开放骨折28例,闭合骨折19例;颅脑损伤15例,胸部损伤20例,腹部损伤17例.患者术前损伤严重度评分平均33.4分,系统炎性反应评分平均2.9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11.4分.结果 一期手术中骨科处理时间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5 ml;一期术后平均7 d行骨折确定性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2±29)min,术中出血量(420±70)ml.一期术后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伴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2例伴严重胸腹部损伤.术后3例出现腹腔内脓肿,经引流冲洗后治愈;2例发生外固定架针道浅表感染和1例深部感染,经治疗后愈合.无一例出现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和与骨科治疗有关的其他系统病情的恶化.3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4个月,未发现畸形愈合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运用DCO原则治疗骨科多发创伤,可减少患者二次打击程度,控制炎性反应水平的增加,降低手术治疗风险,临床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芦山地震中骨盆骨折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救治措施. 方法 2013年4月20日至5月3日共收治23例地震伤所致骨盆骨折患者,男12例,女11例;年龄24 ~ 81岁,平均48.9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5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A型10例,B型6例,C型7例.合并伤:失血性休克4例,男性尿道损伤l例,胸部损伤5例,颅脑损伤2例,其他部位骨折16例.分析此23例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治疗方式选择. 结果 5例摔伤患者骨折均为A型,平均年龄为74.7岁.8例高处坠落伤患者骨折Tile分型:A型2例,B型3例,C型3例;平均年龄为36.4岁.10例重物压砸伤患者骨折Tile分型:A型3例,B型3例,C型4型;平均年龄为51.3岁.10例TileA型骨折患者均行保守治疗.6例Tile B型骨折患者中,3例行保守治疗,3例采用手术治疗:2例经导航引导下行微创固定,l例经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Tile 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4例经导航引导下行微创固定,1例经髂窝入路联合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经髂窝入路联合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结论 地震中骨盆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合并伤及治疗均有其自身特点,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特点结合医疗资源采取个体化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CAOS)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高速处理及控制能力,通过虚拟手术环境为骨科医生从技术上提供支援,使手术更微创、更安全、更准确的一门新技术。正因为这是一项基于术中图像,应用相应定位手段,对手术部位及术中的手术器械进行实时跟踪、显示、引导而进行手术的技术,其工作原理犹如在航空、航海中为飞机和舰船进行导航一样,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CAOS称为影像辅助导航手术(image guidance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surgery,IGFNS)。CAOS应用的是以计算机图像处理工作站及影像跟踪设备为核心的手术系统,此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医学影像设备提供的图像进行信息化处理,并结合立体定位系统(stereotactic localization system)对真正的人体肌肉、骨骼解剖结构进行显示和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损害控制技术在芦山地震严重多发伤伤员院内救治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13年4月20日至5月2日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救治的22例骨关节型地震严重多发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9例;年龄20~60岁,平均43.1岁;创伤严重度评分为17 ~41分,平均25.8分;四肢开放性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10例. 结果 共完成骨折手术38台,其中确定性手术24台,临时性手术13台,截肢术l台.9例伤员已完成全部确定性手术并在顺利康复之中,13例尚需进一步手术治疗.除l例患者外所有开放性伤口均已闭合.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深部感染,予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控制感染,13例行外固定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外固定支架钉道松动、感染,复查术后X线片示骨折无成角畸形. 结论 损害控制技术有利于提高地震所致严重多发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死亡率,并为后期确定性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及其骨科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将空间立体导航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及可视化技术与临床手术结合起来,使手术器械的位置在术中通过影像实时显示,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因精确性、安全性及快速性的特点使其在临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脊柱、脊髓、关节外科、创伤外科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对24例陈旧性骨盆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0~62岁,平均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3~64d,平均35d。经X线及CT诊断,按Tile分型:C型11例,B型13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4例,平均(84.4±11.5)分。结论:对陈旧性骨盆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准确进行术前评估,精确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合适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C型臂机透视下与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2005年1月.2006年2月,前瞻性研究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23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36.5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X线透视下螺钉置入技术,共11例;B组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螺钉置入技术,共1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X线暴露时间、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满意率及术后功能优良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83.4min,其中B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5.3min,A组为91.6min。与A组比较,B组平均X线暴露时间、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手术时间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满意率及术后功能优良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10,30mL。术后经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结论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可减少X线透视时间,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精确、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78例不稳定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及TSRH系统固定.按照AO分型:B2型3例,B3型4例,C1型12例,C2型34例,C3型25例.患者入院后均在抗休克、输血等治疗的同时急诊用骨盆外固定架暂时固定复位,以稳定病情、减少出血.伤后7~10 d手术,20例前路手术后1周行后路手术,58例为一期前后路同时手术内固定.后路经皮"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骶髂复合体空心螺钉固定10例,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20例,切开复位TSRH系统固定48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3 h.结果 术后浅表感染5例,经换药愈合;深部感染2例,经清创引流愈合.3例术中损伤膀胱行及时修补,2例术后发现膀胱损伤行膀胱造瘘后愈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经溶栓等保守治疗治愈.术前合并骶丛损伤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大部分恢复.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长度差异在10 mm内72例,10~20 mm 6例.复位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优5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94.9%.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系统,优45例,良20例,可13例,优良率83.3%.结论 对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前后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透视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5年1-10月,采用C型臂透视导航设备行导航下骨盆前环骨折内固定术18例,包括27处骨折。对导航下行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术中共置人27枚空心钉,其中每枚空心钉的平均置人时间为23.1min,X线透视时间平均为18.9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型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空心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距离为(3.38±1.04)mm,平均偏差角度为2.86。±1.78。。术中出血量极少(〈22.1mL/枚),术中1枚(3.7%)螺钉出现偏移。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6.6个月(12—18个月)。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短期骨骼肌肉功能调查问卷:功能评分平均为64.26分,烦恼指数评分平均为65.83分。结论使用透视导航技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更精确、安全,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但若要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更好地应用透视导航技术,则需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完善术前培训。  相似文献   

15.
王娟  吴新宝  李明  陈伟  张奇  张英泽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203-1208
 目的 总结儿童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教训。方法 1998年 10月至 2011年 3 月, 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患儿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年龄 2~16岁, 平均 7.9岁;均为 Torode-Zieg郁 型, 其中骶髂关节前脱位 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11例, 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14例, 合并骶丛损伤3例, 合并髂血管损伤 2例, 合并膈肌破裂、膈疝 1例;发生失血性休克 14例。 15例行保守治疗, 9例行外 固定治疗, 4例行内固定治疗, 1例行内、外联合固定治疗, 1例行半骨盆离断术。结果 1例患儿因大量失血而在急诊手术中死亡;13例失访, 16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3个月~11年。根据 Cole等评分标准, 优 12例, 良 1例, 可2例, 差 1例;优良率为 81.25%。 1例患儿骨牵引后残留骶髂关节垂直移位, 遗留骨 盆倾斜, 双下肢不等长。 1例患儿因坐骨神经损伤而发生髋关节半脱位, 致严重跛行。 1例合并骶丛损伤 的患儿术后发生轻度跛行。结论 儿童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不同于成人, 损伤控制对其更为重要, 下肢骨牵引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可获得良好预后。若牵引治疗对垂直移位复位不理想, 则可考虑手术治疗。此外, 合并神经损伤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应注意检查和随访。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髋臼骨折采用经皮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17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一般情况采取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髋臼前后柱螺钉固定.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9~66岁,平均45.6岁.所有固定柱的空心螺钉均在导航系统指导下置入.术后第2天开始下肢功能锻炼.计算平均置入1枚髋臼前后柱螺钉所需时间、透视次数及新鲜髋臼骨折手术出血量. 结果 本组患者共置入29枚螺钉,平均置入1枚螺钉所需时间为34min,透视次数为29次.新鲜骨折中示切开复位患者出血量低于50 mL,有限切开复位患者出血量平均为350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按照Matta功能评分平均为16.1分,优良率为82.4%.按照Matta放射评分优良率为941%.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 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髋臼骨折实施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的微创治疗,疗效满意,同时大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受伤至手术时间在60 d以内,并获得随访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5例,其中B1型17例,B2型11例,B3型7例;C型48例,其中C1型34例,C2型9例,C3型5例.66例患者伴有合并伤.25例伴有骶骨骨折:1区5例,2区16例,3区4例.合并髋臼骨折23例.12例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行急诊抢救.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伤情分别采用单纯前环固定(17例)、单纯后环固定(29例)及前后环同时固定(37例)治疗.最终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和Harris评分评定疗效.本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2.0 d(0~51 d).结果 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8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年(1.0~7.1年)随访.术后82例患者Majeed评分平均87.5分(51~100分),其中优54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7%;Harris评分平均91.1分(50~100分),其中优59例,良17例,可1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合并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14例效果优良.19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11例基本恢复,5例不完全恢复,3例无恢复.医源性神经损伤10例,9例完全恢复,1例不全恢复,仍残存足踝背伸力弱.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 结论 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合并严重腰骶丛神经损伤、固定失效及合并髋臼骨折会影响最终疗效.  相似文献   

18.
黄光平  戢勇  赖伟  唐旭  吴国勇  田鹏  项舟 《中国骨伤》2014,27(4):345-348
目的:探讨在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骨盆前后环骨折的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前后环不稳定骨折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41岁;车祸伤11例,高处坠落伤8例.单纯前环骨折3例,前后环均骨折16例,其中骶髂关节脱位9例,骶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2(1例累及骶管).根据Tile分型:C型15例,B型4例.观察内容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固定方法包括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结果: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8例,不满意复位1例.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发生.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12例,良6例,可1例.结论: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无须输血、可以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能很好地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但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应有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