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结合牙间固定在儿童下颌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儿童下颌骨骨折进行小(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合牙间固定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咬合关系和张口度均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X线检查见下颌骨发育正常,咬合关系正常,骨折愈合良好。患者均未并发牙龈炎、骨髓炎及下颌骨发育不良。结论:坚固内固定结合牙间固定在儿童下颌骨骨折中既能对下颌骨骨折达到良好的固定制动效果,同时又可避免损伤恒牙胚,且惠儿均无颌间牵引引起的口腔卫生差及进食言语不利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创伤作为发达社会疾病日趋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口腔颌面部外伤造成的颌骨骨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5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7例中男43例,女14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14~65岁,平均28.2岁。致伤原因和骨折类型:以交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院2002—2006年对12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术后经6~12个月随访,均复位固定成功,骨折愈合。其中优10例,良2例。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方法虽无法完全解决内固定的术后并发症,但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下仍为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颌骨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颌间结扎术牵引固定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咬关系、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牙龈炎、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菌斑指数与软垢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咀嚼效率及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咀嚼效率及对治疗过程与疗效的满意程度,相比传统颌间结扎牵引治疗显著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及对口腔环境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且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用小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发生感染1例,缝线局部裂开1例,咬合关系不正常2例,咬合关系不良3例,1例发生偏向咬合。其余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正常,术后张口度>36 mm。结论小型钛板做下颌骨坚固内固定是一种现代而符合生理的治疗方法,较传统治疗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与颌间夹板固定进行比较探讨其优缺点。方法78例病人进行分析比较共156处下颌骨骨折进行弓夹板固定与小型钛板固定比较。复位技术及小型钛板的固定位置均参考Champy的方法。结果7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2例局部缝线裂开,3例牙弓夹板固定松动,其余均I期愈合或牙弓夹板固定良好。74例病人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有4例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术后张口度〉/37mm者75例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与颌间夹板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优于颌间夹板固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通过应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对 115例不同部位的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追踪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近 1年的观察 ,115例患者骨折线愈合良好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 ,坚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斜形骨折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百优(BLOFlX)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斜形骨折1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骨盆撕脱骨折常见于参与竞争性运动的青少年,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1994年3月-2004年10月共收治22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下颌骨单发或多发骨折先用钢丝做颌间固定,再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32例伤口一期愈合,28例术后面形及咬合关系均恢复满意,4例经颌间牵引、调颌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咬颌,术后张口度≥37mm,全部病例3个月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可靠,优于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和钢丝结扎内固定,对颞颌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薛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16-1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药物过敏反应的早期发现和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静脉输液出现过敏反应患者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发生时间、处理、预后进行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和应急处理流程的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和应急处理流程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49例病人转归良好。结论:对所有输液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早期发现识别过敏反应并正确处理常常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桡骨干上中下段不同部位骨折时,钢板固定在掌侧和背侧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将18对桡骨随机分为3组,分别造上、中、下段横骨折模型,再将各组分为掌侧钢板固定组和背侧钢板固定组,DCP钢板固定后将各标本依次进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结果在桡骨上段骨折组和桡骨中段骨折组,掌侧钢板固定组较背侧钢板固定组位移大;在桡骨下段骨折组,掌侧钢板固定组较背侧钢板固定组位移小。结论本实验为临床手术选择钢板固定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桡骨干上、中段骨折时钢板固定在背侧比较稳定,下段骨折固定在掌侧更稳定。  相似文献   

13.
小儿食积发热,是当今小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此病热势多不太高,以低热为主,多伴有肚腹胀热,嗳气酸腐,不思饮食,烦躁不安,睡眠不安,不近衣被,大便不畅诸症,经腹部按摩治疗,12例单纯性食积发热的患儿均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采用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9%、81.5%,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时间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压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其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采用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9%、81.5%,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时间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压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其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儿童桡尺骨干下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附5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要报告了54例儿童桡尺骨干下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的病例。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根据其受伤原因、X线平片所示及开放复位直视下所见的骨折移位情况,认为这种骨折是儿童桡尺骨干双骨折中的一特殊类型。对其损伤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复手法。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在临床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咬合关系,手术损伤小,早期即可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平面同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54例,采用三平面同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术前骨折的椎体高度(57.5±16.4)%,节段后的凸角度(20.7±9.5)°;术后骨折椎体的高度(93.5±11.6)%,节段后凸的角度(5.8±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的高度和节段后凸的角度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均P〈0.001)。结论: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同定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小儿身柱灸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中国针灸》2003,23(6):349-350
目的:证实小儿身柱灸在防病治病、优生优育方面的作用。方法:参考大量文献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结论:小儿身柱灸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消化系统功能,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