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对乙型肝炎(HB)的作用与影响。方法根据疫情年报、监测资料应用t、X2、OR、趋势分析等方法处理分析数据。结果 强化前(1989-1993年)HB发病率波动在(81.30-110.45)/10万x=96.93/10万),强化后(1994-1997年)发病稳定下降(I=5,P<0.01),波动在(45.93-68.64)/10万(x=58.28/10万),年平均降幅39.87%,u检验差异非常显著(u=19.229 8,P<0.01)。季节变化表明:免疫前A(1992-1993年)有较高月发病率(x=8.31/10万)和春峰、秋峰(x2=5.673 5,P>0.5);免疫后B(1994年),春峰下降,效应期内发病明显下降(I=8,P<0.01),与A相比差异非常显著(x2=86.969 2,P<0.01);C(1996年)春峰明显下降,与B相比差异显著(X2=108.22,P<0.001),月报告率3.81/10万,与A相比差异显著(t=2.57,P<0.05),A、B、C不同年份季节发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101.977 5,P<0.001)。OPV免疫前(1992),免疫后(1997)HB检测发病比较,0-47月龄由58.50/10万降至5.89/10万(OR=5.89),邻近的5岁一组由90.32/10万降至19.77/10万(OR=4.5);10岁-组和≥20岁组虽有下降,但较平缓(OR=1.67-1.71)。发病构成上0岁-和5岁-组降幅达3.2倍和2.5倍,而10岁-和≥20岁则上升了7.8%和10.25%。结论 由于HB疫苗的接种率较低,OPV强化似对HB发病,尤其是季节高  相似文献   

2.
温州地区7~16岁中小学生抽动障碍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中小学生抽动障碍(T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温州地区9742名7~16岁的中小学生进行TD横断面调查。结果 TD总患病率为104/万;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4/万、27/万、43/万;男性TD患病率为166/万,女性为29/万,男性高于女性(X~2=43.96,P<0.001,患病率比为5.7,95%CI:3.20~10.30),TD三种临床亚类型的患病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8.5±2.8)岁,发病高峰在6~10岁,各年龄组患病率以9~10岁组为最高(X~2=15.51,P<0.01).小学生TD患病率显著高于初中生(X~2=11.33,P<0.01,患病率比为2.2,95%CI:1.37~3.43);延迟诊断率69.3%,延迟诊断时间(中位数)为1.0年。结论 TD在温州地区儿童少年中较多见,疾病早期漏诊现象严重,应提高临床医生及社会公民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青少年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评价青少年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接种报告、现场调查该人群的乙肝血清学流行率以及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接种疫苗前、后历年来乙肝发病的疫情报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抗-HBc,并与接种前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青少年接种乙肝疫苗后,其乙肝发病率由接种前期的12.11/10万~16.89/10万降至1.78/10万~10.95/10万(X~2=10.71~60.45,P<0.01),HBsAg携带率由6.34%降至1.37%,下降约80.00%(X~2=14.16,P<0.01)。结论 青少年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2005—2020年灌云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分布特征,为该县制定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分析2005—2020年灌云县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运用ARIMA模型预测该县2021—2022年甲肝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20年共报告224例甲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34/10万,发病率6.98/10万~0.10/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103,P<0.001)。无暴发疫情发生。男性发病率1.77/10万,高于女性的0.87/10万(χ2=25.317,P<0.001)。2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0.65/10万),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0~79岁达高峰(2.57/10万),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48,P<0.001)。发病人群以农民(工)多发,占63.84%(143/224),其次为学生(27例)、离退人员(11例)和商服餐饮人员(10例)。每年每月均有甲肝病例报告,呈现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高峰。城镇发病率2.35...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实施不同免疫策略后,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和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云南省调查点的资料和血清标本,分析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世界银行贷款卫生Ⅶ(卫Ⅶ)项目、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Ministry of Health/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MOH/GAVI)合作项目的实施,对全省HepB接种和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2006年调查显示,HepB接种率依次为MOH/GAVI项目实施后适龄儿童(1~3岁)高于卫Ⅶ项目实施后适龄儿童(4~10岁)(X~2=59.435,P<0.01),卫Ⅶ项目实施后适龄儿童(4~10岁)高于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适龄人群(11~14岁)(X~2=31.615,P<0.01),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适龄人群(11~14岁)高于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前适龄人群(15~59岁)(X~2=252.224,P<0.01)。HBV感染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卫Ⅶ项目实施后适龄儿童(4~10岁)和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适龄人群(11~14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6,X~2=0.491;P均>0.05);MOH/GAVI项目实施后适龄儿童(1~3岁)低于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至卫Ⅶ项目实施后适龄人群(4~14岁)(X~2=15.308,X~2=7.211;P均<0.05),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至卫Ⅶ项目实施后适龄人群(4~14岁)低于HepB未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前适龄人群(15~59岁)(X~2=63.205,X~2=10.248;P均<0.05);1~3岁、4~10岁、11~14岁扶贫开发县人群HepB接种率低于非扶贫开发县(X~2=45.022,X~2=213.505,X~2=66.175;P均<0.01),1~3岁扶贫开发县和非扶贫开发县人群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P=1.000),扶贫开发县4~10岁、11~14岁、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均高于非扶贫开发县(X~2=27.707,X~2=35.864,X~2=89.351;P均<0.01)。结论从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到MOH/GAVI项目实施,全省HepB接种率提高,HBV感染率明显下降,但扶贫开发县儿童乙肝的控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1—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为提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自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2018年余姚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结果 2011—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1 508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7.62/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25.480,P<0.01);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集中于4—7月、9—11月两个高峰;街道发病率(470.10/10万)高于乡镇(282.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10.314,P<0.01);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8.02%。男性年均发病率(440.44/10万)高于女性(296.2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131,P<0.0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8.10%;利用ARIMA(1,0,0)×(1,1,0)_(12)模型预测2018年余姚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有4—7月和9—11月两个发病高峰。结论余姚市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4—7月、9—11月高发,预测出2018年发病率高于2017年,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2009—202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多数年份呈现隔年高发特征;重症比例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趋势重症2=282.09,P<0.001,χ趋势死亡2=51.33,P<0.001)。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春夏季主高峰和秋冬季次高峰,2015年后发病高峰月份后移。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3∶1,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07.84,P<0.001),死亡病例以2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88.8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tr=-2.85,P<0.05)。城区发病率最高(114.50/10万)。不同类型病例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86,P<0.001),轻症病例病原呈多样化,重...  相似文献   

8.
汤晓波  徐丽  吴云亮 《中国校医》2022,36(10):750-752
目的 研究宿迁市宿豫区2012—2021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内上报的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 2012—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共报告水痘病例5 15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8.38/10万~168.84/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8.00/10万,其中2019年发病例数(1 227例)及发病率(168.84/10万)均最高。2012—2021年水痘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 029.49,P<0.001)。水痘报告发病时间有2个高峰,分别为6—8月(次高峰)和10月—次年1月(主高峰);报告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4 120例),占79.98%;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4 555例),占89.43%;男性报告发病率为85.28/10万,高于女性的70.59/10万(χ2=45.681,P<0.001);城区发病率为130.85/10万,高于其他乡镇的48.91/10万(χ2=1 302.59,P<0.001)。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均发生在学校,其中发生在小学12起,占92.31%。2012—2021年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46.07%。结论 2012—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水痘报告发病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小学生是水痘高发人群,应加强中小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内,推荐全程两针次免疫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城乡传染病报告率趋势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海  梁转萍  陈莹 《职业与健康》2002,18(10):107-108
目的 通过对1996~2000年城乡报告发病率的分析研究,掌握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西安市、区(县)月、年报和分析,使用P、x~2、t、rs、OR及趋势检验等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在1995~1997年间城乡发病趋势较一致,但在1998、1999年城区因创建卫生城市(简称“创卫”)而出现报告率明显上升,达42%,趋势分析差异有显著性(I=2,P<0.05)郊区升幅较平缓,达27.37%(I=3,P<0.01),农村无明显变化(I=1,P>0.05)。创建卫生城市前1996、1997年农村、郊区、城市报告传染病构成比例为1∶1.8∶2.48;而创建卫生城市后则上升为1∶2.1∶3.4,城区病例显著增多。区县分组t检验表明:创卫干预前(1996、1997年)和干预中(1998、1999年)比较:城区发病率由351.61/10万猛增至606.43/10万,d=254.84/10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2.110 3,P<0.01),郊区组由267.33/10万增至368.06/10万,d=100.74/10万,差异有显著性(t= 2.8248,P<0.05),而农村变化不大,由141.53/10万升至176.32/10万,d=34.78/10万,未见差异(t=1.7531,P>0.05)。干预后降幅以城区最高达-29.24%(t=1.7105,P>0.05),其次为郊区(-2.71%)和农村(-0.01%),但未见显著差异。检测力度、覆盖率与报告相关分析表明均为高度正相关,r_s分别为 0.9143和 0.9510。结论 造成城乡  相似文献   

10.
舟山海岛1991~2000年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水 《职业与健康》2002,18(10):82-84
目的 对近10a来舟山海岛传染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按国家现行规定的4类予以统计,按类或病种计算发病率,并进行发病趋势分析。结果 近10a来传染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x~2=342.42,P<0.001),其中肠道传染病下降明显(x~2=3 241,74,P<0.001),尤以甲肝(x~2=1242.55,P<0.001)、痢疾(x~2=1804.83,P<0.001)为显著;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已处于较低水平(0.09~2.4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有阶段性波动情况;而经血及性传播传染病则呈上升态势(x~2=1244.48,P<0.001),到1998年所占比重已显著超过肠道传染病。结论 目前,舟山海岛虽已进入以性及血源性传染病为主的时期,但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抑或流行的潜在性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在重点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的同时,应全力遏制性传播性传染病的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宝鸡市2008-2018年涂阳肺结核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由《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宝鸡市统计年鉴》获得涂阳肺结核疫情、宝鸡市人口等相关资料。利用SPSS 17.0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8-2018年宝鸡市共报告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6 789例,登记率为16.41/10万,从2008年28.57/10万下降到2018年的14.97/10万,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χ~2=2 098.548,P0.001),且随着年份的增加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_(趋势)~2=1 363.922,P0.001);男女性别比例是2.14∶1;病例主要分布在15~65岁组之间,55~65岁组达到高峰;病例以农民为主(76.77%,5 212/6 789);全市12县(区)每年均有发病,涂阳登记率最高是陈仓区(19.30/10万),最低是太白县(9.91/10万);每年每月都有发病,3月份出现小高峰,不同年份不同月份间涂阳肺结核报告登记数有统计学意义(χ~2=546.582,P0.01);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一直维持在93%以上的较高水平。结论宝鸡市涂阳肺结核登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治愈率达较高水平,防治效果显著,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关注男性、农民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0—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特征,为提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余姚市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相关信息,人口学资料来自余姚市公安局,运用SPSS19.0软件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2018年余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趋势。结果 2010—2017年余姚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8 72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54.13/10万,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3 117.664,P<0.01)。街道发病率(572.61/10万)高于乡镇(171.5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68.853,P<0.01);病例主要集中于<5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69.95%;男性年均发病率(404.88/10万)高于女性(301.8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22,P<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8.85%。利用ARIMA(2,0,0)×(1,0,0)_(12)模型预测2018年余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趋势,1—2月为一个发病高峰。结论余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98-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提取贵州省黔南州居民1998-2017年COPD死因监测资料,统计贵州省黔南州居民COPD死亡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间的死亡率差异,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贵州省黔南州居民1998-2017年COPD死亡率为67.85/10万~31.38/10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5.13%,Z=-56.37,P<0.001])。标化死亡率为64.02/10万~29.39/10万,呈下降趋势(APC=-8.67%,Z=-87.38,P<0.001);1998-2017年,男性死亡率为63.42/10万~29.54/10万,呈下降趋势(APC=-4.98%,Z=-46.32,P<0.001)。女性死亡率为66.32/10万~30.68/10万,呈下降趋势(APC=-5.21%,Z=-49.72,P<0.001);男性标化死亡率为66.75/10万~16.07/10万,呈下降趋势(APC=-8.47%,Z=-61.48,P<0.001)。女性标化死亡率为64.24/10万~15.36/10万,呈下降趋势(APC=-9.72%,Z=-69.31,P<0.001);1998-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COPD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P<0.001),除≤35岁年龄段以外,36岁以后各年龄段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 1998-2017年期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COPD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特点。应将36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作为COPD死亡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芜湖市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及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回顾性分析2015—2022年芜湖市报告的淋病病例资料。结果 2015—2022年,芜湖市共报告2 687例淋病病例,报告发病率由2015年的7.37/10万增长到2022年的9.26/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0.080,P=0.001)。报告淋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5.96∶1,从2015年的10.67∶1下降至2022年的3.99∶1,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0.760,P=0.001)。78.04%的淋病病例集中在15~39岁年龄组,15~19岁年龄组(χ2趋势=141.451,P<0.001)和20~24岁年龄组(χ2趋势=71.469,P<0.001)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男、女淋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前移,呈现年轻化趋势。淋病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与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的关系。[方法]对1991~1999年日照市报告的6例VAPP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服苗者发生率为24.05/100万,0~4岁服苗总发生率为1.90/100万。发病者男、女性别之比为5:1;发病年龄在4~10月龄,均为第一次服苗后发病。服苗至发病平均潜伏期为20 d,60d后随访残留麻痹;有4名患者在发病前30 d内有肌肉注射史,其中3例口服OPV时与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DPT)进行了联合免疫。病毒分型:Ⅰ型2株,Ⅱ型4株,Ⅲ型4株。[结论]VAPP主要发生在OPV的首次免疫;OPV首次免疫与DPT联合免疫VAPP发生率高于非联合免疫;VAPP发生以Ⅱ型、Ⅲ型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连云区近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连云港市连云区2013—2018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连云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 9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4.86/10万,6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16.38,P<0.001)。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5—6月(占46.33%),次高峰为11—12月(占13.74%);每2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年。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92.36%),多为散居儿童(占57.02%)。男性(197.42/10万)高于女性(129.44/10万),城区发病率(199.44/10万)高于农村(102.34/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共报告89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37例病例,场所以托幼机构为主(78起,占87.64%),其次为家庭(10起,占11.24%)、自然村(1起,占1.12%)。肠道病毒病原学监测阳性率为63.23%,6年阳性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79,P<0.05)。病原以EV71型为主(占50.66%),其次为其他肠道病毒(占30.40%)和CoxA16(占18.94%)。结论连云区手足口病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差异性特征,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场所,应以≤5岁散居儿童为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西航公司1989~2000年腹泻病不同阶段流行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发病及改进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1989~1990年腹泻病爆发流行的基础上,采取水质卫生指标,“饮水加氯”消毒监测和效果评价:对实施中氯消毒不同阶段的防病效果应用X~2、r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评价。结果 1989~1990年腹泻病发病率19.2%~35.0%(=27.12%),1991年实施加氯消毒后发病得到明显控制,连续3 a发病持续下降,降幅在47%~77%,发病率在7.4%~18.35%(=13.4%);监测结束后(1994~2000年),发病波动在9.9%~12.5%(=11.12%),监测前后发病比较,其相对危险性(OR)值分别为3.5和1.44,经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2 a发病趋势经周期性检验(I=9,P<0.01)表明差异非常显著,升降趋势经检验有明显下降(I=10,P<0.01)。致泻病原分离率为(12.86%),主要为病原性大肠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逐年有所增加。余氯监测多数不合格(91.3%)。实施的加氯方法无法保证消毒质量。结论 生产、生活、消防用水设备管道分开的问题未解决,加氯水量仅为日总供水量的40%~50%,腹泻发病率虽较90年代有明显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因而要彻底控制发病,必须解决采(供)水源的专用设备和消毒问题。  相似文献   

18.
1 案由 在依据市、区(县)疫情年报资料进行1989~2000年甲型肝炎(HA)流行病学专题分析中(包括:升降、周期性趋势检验,病例发病年龄、地区、性别和职业分析),发现我市闫良区在此期间发生了一起与水源污染有关的HA爆发流行,现将判断依据和分析报告简述如下:闫良区1989~2000年间传染病报告率在233.91~1095.64/10万(x=554.02/10万)间波动,年报告病例在524~2292例(x=1189例),HA发病率在3.90~293.03/10万(x=107.64/10万)间波动,病例数在9~613例间(x=226例),HA发病最高年份是最低年份的75.14倍。占总报告病例数和HA报告数的上限均为1991年,提示该年可能发生HA爆发。见图1。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估算6月龄~3岁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PoliomyelitisAttenuatedLiveVaccine,OPV)接种率,评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输入脊灰疫情应急免疫活动的OPV实际接种率。方法利用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OPV3剂(OPV3)接种率和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AcuteFlaccidParalysis,NPAFP)病例OPV3免疫史,建立6月龄~3岁儿童OPV3估算接种率线性回归方程,估算新疆输入脊灰疫情应急免疫后的OPV3接种率。结果 6月龄~3岁儿童调查OPV3接种率与NPAFP病例OPV3接种率两个变量间具有直线趋势,波松(Pearson)相关系数为0.782,P<0.001;回归方程表达式为Y=41.232+0.578X(F=143.632,P<0.001)。根据回归方程估算6月龄~3岁儿童OPV3接种率,在应急免疫前,全疆接种率<90%,南疆5个地区(州)(包括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估算接种率为73.34%~87.68%;5轮应急免疫后,6月龄~3岁儿童OPV3接种率>95%。西部地区部分省(自治区,下同)6月龄~3岁儿童OPV3估算接种率较低。结论该接种率回归方程模型可以用于估算以省为单位6月龄~3岁儿童OPV3接种率,为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新疆输入脊灰疫情发生前OPV3接种率较低,通过5轮应急免疫后OPV3接种率达到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黔南州居民2001—2020年胰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胰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黔南州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和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2001—2020年居民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2010年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计算胰腺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不同性别、城乡居民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采用双样本Poisson率检验,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胰腺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变化的时间趋势。结果 2001—2020年黔南州居民胰腺癌新发病例4 217例,发病率5.04/10万(男性6.23/10万,女性3.6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标发病率3.94/10万,20年间中标发病率APC=-4.3%(城镇APC=-6.9%,t=-2.112,P=0.100; 农村APC=-9.2%,t=-3.613,P=0.030),农村发病率降低变化趋势明显。城镇和农村发病率均在55岁后迅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99.11/10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607.499,P<0.001),城镇发病率(8.83/10万)高于农村(3.31/10万); 2001—2020年黔南州居民胰腺癌死亡3 962例,死亡率4.72/10万(男性5.90/10万,女性3.4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中标死亡率3.72/10万。20年间中标死亡率APC=-3.7%(城镇APC=-2.4%,t=-0.914,P=0.100; 农村APC=-7.7%,t=-1.313,P=0.300)。城镇和农村死亡率均在60岁后迅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94.59/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658.436,P<0.001),城镇死亡率(8.07/10万)高于农村(3.21 /10万)。结论 2001—2020年黔南州胰腺癌发病和死亡虽然呈现平稳趋势,但农村发病率降低变化趋势明显,总体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老年人群和男性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