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空间运动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梅尼埃病基本的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关于内淋巴积水的发生有多种推测,任何因素使内淋巴液的生成超过重吸收均可能导致内淋巴积水,内淋巴囊一直被认为是内淋巴液的主要吸收部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淋巴管在内淋巴液重吸收中的作用可能比内淋巴囊更重要。本文将内淋巴管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梅尼埃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评定大鼠发生条件性厌食的程度及晕反应指数,构建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运动病动物模型及前庭适应动物模型。方法(1)建立运动病动物模型72只对0.15%糖精水饮用量稳定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0°/s旋转刺激组和240°/s旋转刺激组,旋转刺激组分为单次旋转刺激15min组、20min组、25min组、30min组和35min组,共12组,每组6只,测量大鼠旋转刺激前后24小时0.15%糖精水的饮用量变化及旋转运动刺激后晕反应指数。(2)建立前庭适应动物模型18只晕敏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旋转运动刺激,每组6只,分别进行每天旋转刺激、间隔1天旋转刺激、间隔2天旋转刺激,每次刺激30分钟,在旋转运动训练开始后的第1、3、7、14、21天测量旋转刺激后24小时的糖精水饮用量和晕反应指数。结果(1)180°/s旋转运动刺激组大鼠在不同的旋转运动刺激时间下,0.15%糖精水的饮用量未发生明显改变,晕反应指数随着旋转运动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40°/s旋转运动刺激组大鼠在25min、30min和35min旋转运动刺激组的糖精水饮用量明显下降,晕反应指数在25min组最高。(2)进行每天连续旋转训练的晕敏感大鼠第7、14天糖精水饮用量显著下降,第14、21天逐渐恢复到训练前水平,晕反应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间隔1天和间隔2天旋转训练的晕敏感大鼠糖精水饮用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晕反应指数在训练的最后1天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240°/s旋转运动刺激25min可成功诱导大鼠发生运动病;连续进行21天240°/s旋转刺激30min可成功使大鼠产生前庭适应。  相似文献   

6.
7.
运动病易感性量表(MSSQ)筛选运动病易感人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运动病易感性量表长表(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ionnaire—Long,MSSQL)和简表(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ionnaire—Short,MSSQS)中文版,分析比较两量表的信度及预测效果,探讨一种更简单可靠的运动病易感人群筛选方法。方法对183名健康大学生同时进行MSSQL及MSSQS的测量;随机选取10人进行倒视加头动刺激试验.记录症状分值及头动套数并计算倒视诱发运动病敏感性指数(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Index。MSSI)。结果(1)两量表得分呈直线相关,r=0.868(P〈0.01);MSSQS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较MSSQL要好,但A部分(童年期)与B部分(成年期)相关性不及MSSQL。(2)两表儿童期得分均高于成年期(P〈0.05);总分及童年期得分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成年期女性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3)两量表得分与倒视试验症状程度及运动病敏感性指数均显著相关,其中MSSQL相关性较MSSQS要好;两量表与头动套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运动病易感性量表简便经济,具有良好的信度,预测结果与倒视诱发运动病易感性基本一致,可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运动病易感人群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前庭病     
急性前庭病的特点是:急性或亚急性出现眩晕或平衡障碍,可以由于前庭外周各部或中枢前庭结构的功能低下或各种原因的刺激引起。本文着重于对前庭急性外周病变,如BPPV、前庭神经元炎、上半规管裂隙综合征及前庭阵发症;前庭中枢急性病变如前庭性偏头痛及一些新近认识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内耳抗体,探讨听神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以听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询问病史、纯音听力测试、脑干诱发电位以及耳声发射筛查.采用豚鼠内耳石蜡切片作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听神经病患者体内的抗内耳自身抗体.结果 36例听神经病患者中有31例存在抗内耳组织抗体,阳性率86.1%,其中20例为抗骨螺旋板结缔组织(中间有连接螺旋神经节和毛细胞的神经纤维通过)抗体阳性,并存在抗螺旋神经节周围包膜抗体和内耳神经纤维包膜抗体,阳性率55.6%,对照组44例,抗内耳血管内皮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抗内耳结缔组织抗体.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圆窗灌注对豚鼠内耳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透明质酸中耳应用对内耳的影响,以26只健康豚鼠于左耳用2%透明质酸圆窗灌注前和灌注后5、14、28天检测前庭和听觉功能,并行基底膜铺片及颞骨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发现2%透明质酸圆窗灌注后5天,滤波短声0.25 ̄10kHz诱发的听神经动作电位阈值的提高(P〈0.05),术后14天在1、2、4kHzAP阈值明显改善(P〈0.05),术后28天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灌注前后ENG眼震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立手术加化学方法破坏大鼠迷路的前庭代偿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动物全身麻醉后行手术加化学方法建立模型,出现单侧前庭功能丧失症状后,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记录其自发性眼震频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结果:通过对动物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的定量观察,各时间段的失衡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结论:手术加化学方法破坏大鼠迷路的前庭代偿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侧前庭病病因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双侧前庭病的病因,并对双侧前庭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治进行讨论。方法 本组101例患者均为双侧前庭功能低下,对患者现病史、既往史、眼震电图记录、相关的耳科学和听力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中,氨基甙类前庭耳毒33例,占32.6%;双侧梅尼埃病18例,占17.8%;迷路震荡1例,占1.0%;耳硬化症4例,占4.0%;双侧前庭病4例,占4.0%;中枢性前庭病15例,占14.9%;原因不明26例,占25.7%。结论 双侧前庭病诊断要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尽可能找出病因并对因治疗。如果损害已经产生,治疗应该避免应用前庭抑制剂和耳毒性药物,并行前庭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视动训练对飞行员视诱发性运动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胃电图记录14例飞行员平静状态和视动刺激下的胃电变化。次日开始每日进行重复视动刺激10分钟共进行7天,最后进行平静状态和视动刺激下的EGG复查,观察重复刺激对飞行员诱发性运动病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复视动刺激后,飞行员平静状态的胃电频率和振幅及视动的频率均无明显变化,而视动刺激中的胃电振幅明显降低,与重复视动刺激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受试者运动症症状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梅尼埃病的局部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约300~600kU的低分子量药物,对耳和肾都有毒副作用。但其对前庭和耳蜗的毒性各有不同,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主要以前庭毒性为主。这种选择性药理作用对于内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氨基苷类药物除对毛细胞有直接毒性外,低剂量还能破坏暗细胞,从而抑制内淋巴液生成,这也是缓解膜迷路积水,治疗梅尼埃病的机理之一。但由于其全身给药后严重的肾毒性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梅尼埃病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人Prosper Meniere于1861年因首先报告内耳疾病引起眩晕、耳鸣、耳聋而声名远扬.具有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的这类疾病被冠以Meniere的名字.自从Meniere这一名字传入中国之后,一直被翻译为美尼尔,以Meniere的名字命名的疾病被称为美尼尔氏病或美尼尔氏综合症.1989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法国人名Meniere翻译为梅尼埃更为贴切,因此,目前统一译为梅尼埃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温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对鉴别前庭性偏头痛(VM)和梅尼埃病(MD)的作用。方法 选取确诊的VM和MD患者各26例,行双温试验、vHIT及VAT检查。双温试验记录半规管轻瘫值(CP)及反应弱侧冷热刺激的最大慢相角速度(SPV);vHIT检查记录各半规管增益值及扫视;VAT检查记录水平和垂直增益及相移、不对称偏向,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疾病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VM与MD患者双温试验异常例数分别为7、15例,VM与MD患者CP值分别为(15.81±12.97)%、(28.88±15.38)%;经比较,两者异常率(P=0.025)及CP值(P=0.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VM、MD患者vHIT试验异常例数分别为6、11例,两种疾病vHIT检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患者VAT检查异常24例,增益升高6例,增益下降16例,相移延迟16例。MD患者VAT检查异常19例,增益下降14例,相移延迟10例,两种疾病增益升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VM、MD患者双温试验和vHIT检查结果同时异常例数分别为1例和8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VM患者双温试验和VAT检查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M和MD临床特征存在差异,MD患者更容易出现水平半规管的损伤,且损伤程度更重。MD患者双温试验与vHIT结果同时异常率高于VM患者,而VM患者的VAT增益更易升高。此3种检查方法可以为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英文版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量表(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ionnaire, VIMSSQ)长表和短表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VIMSSQ进行汉化,通过专家咨询对翻译的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量表;对757例大学生进行中文版问卷调查,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选取80例大学生同时填写仿真场景眩晕问卷(simulator sickness questionnaire, SSQ),分析VIMSSQ长表和短表得分与SSQ得分的相关性,以验证量表的预测效能。结果 中文版VIMSSQ长表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4,5个维度的α的系数分别为0.85、0.85、0.85、0.84、0.83;总重测信度为0.79,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3、0.77、0.76、0.66、0.62;折半信度为0.84。短表问卷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81,折半信度为0.77。长、短表的条目水平的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刺激前庭神经末梢在前庭代偿早期确认具有放电可能的前庭神经元的可行性.方法电刺激迷路切除术后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三组动物前庭神经末梢,比较是否给予电刺激时前庭神经核神经元放电细胞个数和放电频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8小时仅记录到一个自发性放电细胞,电刺激后细胞放电频率增加.随着代偿时间推移,当电刺激前庭神经末梢,前庭神经核中神经元放电数目和放电率增加,暂停电刺激时神经元放电率下降.结论电刺激前庭神经末梢可增强前庭代偿早期在体前庭神经元细胞放电,具体表现为神经元放电率与放电细胞的数目增加,应用该方法可在前庭代偿早期选择具有一定放电可能的前庭神经元.  相似文献   

19.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种异体内耳抗原免疫豚鼠,观察听阈、血清免疫学、形态学及免疫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发现部分豚鼠AP(N_1)反应阈明显升高、血清中出现抗内耳自身抗体,且表现有膜迷路积水、蜗轴血管炎、螺旋神经元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数减少,特别是部分动物蜗轴血管和血管纹毛细血管内皮有IgG沉积。提示通过这种实验方法可在部分动物成功地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此外,就该模型与该病临床表现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重复旋转刺激对豚鼠眼震电图和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