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3.08%、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3%)。从各宿主EPD和相对传播指数来看,人群所占的比例最高达91.3%,耕牛占8.48%,其它动物累计仅0.2%。然而,滩地实际污染调查则仅发现牛、猪和羊,污染指数牛占99.83%,猪占0.17%,由此可见牛是湖沼地区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江洲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 ̄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及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3.08%、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  相似文献   

3.
耕牛多次粪检结果比较及其感染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江洲滩地区,耕牛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汪天平等[1]报道,1992~1995年调查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其中牛感染率最高为43.08%,滩地污染指数牛占99.83%。2005年6~7月,我们对属洲滩流行区的安徽铜陵县光辉村26头耕牛进行多次粪检,对计算感染度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粪便标本铜陵县老洲乡光辉村4个村民组9户26头耕牛为研究对象,由当地兽医每2天采集1次粪便,连续3次。登记每头耕牛种类(黄牛、水牛)、性别、年龄等。二、检查方法1.采用棉析孵化法检查。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徽泾县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指导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法 选择4个野外环境,其中2个有感染性钉螺分布,2个无感染性钉螺分布.调查野粪污染情况,同时调查附近人、家畜及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人群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查病;家畜和野鼠采取粪便孵化法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现场检获牛、狗、兔及不明野生动物阳性野粪,阳性率分别为14.3%、14.8%、8.9%、25.0%;野鼠、牛和人群IHA阳性率分别为,6.9%、15.1%和3.9%.除不明野生动物的野粪外,在有感染螺分布环境的野粪及宿主血吸虫阳性率均高于无感染螺分布的环境.结论 当地血吸虫病流行可能与牛、野鼠、狗、兔、人及其它野生动物有关,各种传染源在传播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昌川兴实验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四川大山区血吸虫病各终末宿主的排卵情况及其在血吸虫病流行过程中的地位。方法 对孵化阳性的各终宿主采用Kao-Katz法进行虫卵计数。结果 居民感染率与EPG均值两者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各年龄组居民的潜在污染指数(IPC)及相对潜在污染指数(RIPC)以15岁年龄组为最高;各终宿主1d排卵总量(EPD)以人为最高,占88.23%;牛次之,占11.59%。结论 四川大山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高的村,病人的EPG均值也高,感染率与EPG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5-19岁年龄组的人群是当地传播血吸虫病的重点人群。四川山区的人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牛次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大山区血吸虫病各终末宿主的排卵情况及其在血吸虫病流行过程中的地位.方法对孵化阳性的各终宿主采用Kato-Katz法进行虫卵计数.结果居民感染率与EPG均值两者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各年龄组居民的潜在污染指数(IPC)及相对潜在污染指数(RIPC)以15岁年龄组为最高;各终宿主1d排卵总量(EPD)以人为最高,占88.23%;牛次之,占11.59%.结论四川大山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高的村,病人的EPG均值也高,感染率与EPG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5~ 19岁年龄组的人群是当地传播血吸虫病的重点人群.四川山区的人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 牛次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徽枞阳县内陆地区实施“改水改厕、以机代牛”血防项目后,当地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情况.方法 通过对仪山内陆地区2002~2008年钉螺调查结果分析,对试区人群进行查病,了解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了解试区有螺环境野粪污染及野生动物感染情况.结果 试区2002~2008年均查到感染性钉螺,2007年和2008年感染性钉螺密度分别为0.0568只/0.11m2和0.0112只/0.11m2;2008年试区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0.24%,野粪调查狗粪阳性率6.89%,野鼠血吸虫感染率14.28%.结论 枞阳县仪山内陆地区在实施“改水改厕、以机代牛”血防项目后,消除了人及耕牛血吸虫病传染源,但其它传染源依然存在,其主要传染源可能是狗和野鼠,提示实施“三改”尚不能完全阻断血吸虫病流行,在内陆地区应力争消灭钉螺,同时也要减少其它传染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在皖江江滩血吸虫病疫区开展了疫情状况和连续4年的流行因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为本省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近5年由于涨滩的原因,新增滩地有螺面积显著,以江洲滩为甚;传染源的种类较多,在传播中的地位依次为牛、猪、人等;人群接触疫水以生活方式为主,其频次和强度分别以农民和渔民最高;感染性钉螺分布与植被种类及家畜活动频度、野粪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并呈负二项分布;疫区形成与滩地崩涨、变迁密切相关;皖江水位及降雨量是影响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按常规方法对人群、家畜及鼠类进行同步检查.结果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为20.65%,黄牛为23.49%,猪为8.75%,鼠类为3.68%.相对传播指数(RIT)人占39.77,黄牛占28.63.结论该地仍属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人、黄牛为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东流观测点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全国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东流观察点家畜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方法 对牛、羊、猪作烘便孵化法,1粪3检,检查家畜感染率,阳性畜计算毛蚴数,判定感染强度,同时进行野粪、家畜放牧情况调查。结果 4种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依次为黄牛(50.0%)、山羊(29.1%)、水牛(14.3%)、猪(13.3%),阳性牛以轻、重度感染居多,而小牛感染率最高。草滩均有畜粪污染。牛以放牧为主,辅之舍饲,羊散放。结论 牛是观察点主要传染源,限制牛的活动范围和进一步扩大化疗和牧场灭螺,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人群、家畜及鼠类进行同步检查。结果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为20.65%,黄牛为23.49%,猪为8.75%,鼠类为3.68%。相对传播指数(RIT)人占39.77。黄牛占28.63。结论 该地仍属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黄牛为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进贤县血吸虫病疫情的变化规律.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连续5年定期观察金红村人群和牛血吸虫病感染情况,钉螺感染率的变化.结果 金红村实施“以机代牛”后,尽管草洲钉螺感染率、阳性螺密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人群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仅2005年为0.62%,其以后均为0,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在3%左右,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结论 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除以机代牛外,封洲禁牧也是杜绝传染源污染草洲重要保证,这样才能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山区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西南部大山区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种类众多,家畜的EPD所占比率最大,约占总EPD的68.1%,动物宿主的重要性超过人宿主,认为在此类地区应重视和解决动物血吸虫病问题。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日本血吸虫病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日本血吸虫可自然感染四十余种哺乳动物。自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并将牛作为重点防控对象,重点实施了家畜圈养、封洲禁牧、以机代牛、安全牧场以及对感染牛化疗等控制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流行区人和牛血吸虫感染率以及感染性钉螺面积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正由传播控制向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迈进。羊是血吸虫易感动物之一,既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流行区羊血吸虫感染率较高。但羊作为日本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且目前尚缺乏有关羊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作用的专项调查和系统研究。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梁幼生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调查,对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课题组对日本血吸虫在山羊体内的发育与繁殖(产卵)、羊粪对环境的污染、温度和湿度对羊粪中血吸虫虫卵存活的影响等进行了观察和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并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提出羊是我国日本血吸虫病重要传染源之一,有必要将羊日本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纳入国家层面的防控规划。课题组还对羊血吸虫感染粪便孵化技术进行了改进,优化了羊血吸虫病病原诊断技术。这些创新性研究工作填补了国内在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研究成果将丰富我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血吸虫病流行会严重影响流行区养羊业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且羊已经成为部分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重要的传染源之一,做好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有助于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 重视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将羊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纳入国家层面的防控规划; ② 研发适用于羊血吸虫病防控的技术、产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铜陵县白浪湖区家畜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了铜陵县白浪湖区沿湖西村家畜血吸虫病感染及污染情况。结果该区牛、猪感染率为16.9%(35/207)、22.5%(47/209),人群感染率仅1.64%(32/1,953);g粪毛蚴数(有效EPG)分别为0.63、1.19和1.34。按EPD公式推算,宿主每天排出的有效虫卵总数为783,073.9个,牛占62.0%,猪占36.4%,人占1.6%。而1年排入滩地的有效虫卵估计中,家畜共排出82,868,184个,牛占51.7%,猪占48.3%,人若感染者全年排粪于滩地仅有4,566,507个虫卵,占总数的5.2%。滩地实际污染调查结果与推算结果基本相符,均提示:家畜是该区血吸虫病主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牛、羊、猪、犬、猫、野鼠等日本血吸虫保虫宿主传播能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当前实施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出了在人和牛作为传染源的作用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对非牛家畜(羊、犬、猪等)和野鼠等动物宿主的实际传播能量进行重新评价,以及探索血吸虫传播环节中相关传播阈值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安徽石台县日本血吸虫病传染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石台县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指导当地防治工作。方法选择龙泉、垄上及源头3个流行村,开展人畜及野生动物的病原学查病,计算感染率及感染度。结果3个村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宿主有人、狗、猫及野鼠,其中人感染率分别为0、1.01%和0.87%,野鼠和狗感染率分别在22.22~33.33%和4.35~26.47%。感染度以野鼠最高,达609.91(算术均数)和259.06(几何均数)。并在当地另一乡发现1只野兔感染血吸虫。结论当地血吸虫病流行可能与野鼠、狗等有关,但明确各种感染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地位尚有待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宿主在湖区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0年,在汉阳县军山镇黄石、川江、小军3个实验点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粪检阳性率分别为55.1%、49.5%、44.3%;EPG分别为5.6、5.2、2.0;其相对传播指数(RTI)为7.11;各年龄组污染指数(IPC)以30-39岁年龄组最高(79.1),相对IPC也以30-39岁年龄组最高,20-49岁相对IPC为67.2%,为人群主要传染源年龄组。动物宿主牛、猪、犬感染率分别为35.7%、60.0%、75.0%;MPG分别为0.4、0.4、80.4;RTI分别为38.6%、7.7%、46.6%。黄石点猪、犬的感染率较高,川江点牛的感染率较高。此次调查证明犬作为动物宿主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并表明在有螺河滩,水牛、牲猪放养,可造成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云南省洱源县进入传播控制阶段后不同时期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开展传染源监测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洱源县平坝亚型流行区文笔村和高山亚型流行区前甸村作为调查地点,2011年和2018年分别调查2个村传染源种类、血吸虫感染情况和传播能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在前甸村检出人、牛、马、犬、鼠血吸虫感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19%、0.91%、1.25%、3.13%和0.95%;在文笔村检出人、牛、犬血吸虫感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0.76%、1.66%和9.30%。2018年2个村人、牛、马、猪、羊、犬、鼠中均未检出阳性。2011年2个村各种传染源中,均以牛相对传播指数和宿主日排卵总数最高。2011年前甸村和文笔村共捡获野粪731份,其中前甸村捡获的野粪以马、牛、犬粪为主(分别占34.40%、29.80%和20.20%),查到血吸虫感染阳性犬粪及马粪(阳性率分别为11.94%和6.90%);文笔村捡获的野粪以犬、牛、人粪为主(分别占44.59%、39.83%和14.29%),查到阳性犬、人粪及牛粪(阳性率分别为16.95%、9.52%和2.33%)。2018年前甸村和文笔村共捡获野粪204份,其中前甸村捡获的野粪以羊、犬、牛粪为主(分别占36.27%、33.33%和27.45%),文笔村捡获的野粪以犬、牛、人粪为主(分别占72.55%、11.76%和10.78%),未查出血吸虫感染阳性野粪。结论 洱源县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效果显著,人、牛作为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的地位已得到有效控制;今后应继续强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加强和重视犬和鼠等保虫宿主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了解云南省高山峡谷型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及其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 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在云南省南涧县选择2个典型高山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 采用系统抽样结 合环境抽查法调查螺情,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结合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调查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 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 法调查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 应用夜笼法和夜夹法捕捉居民区及周围农耕区有螺环境中的野生小动物, 采用解剖法结合 粪孵法检查野生小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 在居民区周围或家畜活动频繁的有螺环境调查野粪分布和污染, 采用孵化法检 查野粪血吸虫阳性情况, 计算野粪污染指数。结果 结果 2个村共调查533.56 hm2 , 查出钉螺面积16.52 h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 1.03%, 钉螺密度为0.07只/0.1 m2 , 未查出感染性钉螺; 人群血检阳性率为1.61%, 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 牛血吸虫感染率为 0.90%, 马属动物感染率为0.62%, 其他家畜未检出阳性; 共捕获以鼠类为主的野生小动物57只, 未检出血吸虫感染阳性小 动物。共检获6种野粪, 分别为人粪、 牛粪、 马属动物粪、 羊粪、 猪粪和犬粪, 密度以牛粪、 马属动物粪和犬粪相对较高, 分别 为7.2、 4.3堆/hm2 和2.1堆/hm2 。查出阳性野粪6份, 其中牛粪3份, 阳性率为2.27% (3/132); 马属动物粪2份, 阳性率为 2.63% (2/76); 犬粪1份, 阳性率为3.70% (1/27), 牛、 马属动物和犬粪相对污染指数分别为80.68%、 15.89%和3.43%。结 结 论 论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 云南省高山峡谷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仍然存在, 牛仍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马属动物和犬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血吸虫病传染源调查和监测力度, 采取有针对性 的防治和管理措施, 强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