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型超市蜚蠊侵害及种群分布等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为超市蜚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不同方位4家大型超市,采用粘捕法调查侵害率和密度,现场鉴定蜚蠊种类并计数,了解超市不同区域的蜚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共捕获蜚蠊8894只,均为德国小蠊;超市蜚蠊侵害严重,侵害率达72.64%,密度为16.78只/张,主要分布在食源和水源丰富的库房、生鲜区、熟食区、蔬果区、食品区和面包房,百货区蜚蠊侵害程度相对较轻。结论德国小蠊已成为超市侵害的优势种,以食源和水源丰富的区域侵害最为严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蜚蠊侵害率,控制其密度。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城市蜚蠊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市蜚蠊的本底现状,制定防治对策,控制其危害。方法 瓶诱法、药激法、粘捕法、现场观测描述法和形态分类法、关联度分析、致病菌及寄生虫常规检定、抗药性测定、室内药效测定。结果 河北省城市蜚蠊共计 4科 4属 8种,平均侵害率略高于全国城市灭蟑达标考核标准,城市蜚蠊优势种群德国小蠊全年平均有两个密度高峰,蜚蠊体表带菌率高达 96 .77%,对常用的 5种化学杀虫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生物制剂和毒饵防治实用有效,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及配套应用技术,在 3个城市作了效果试验。结论 本研究为河北省城市蜚蠊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综合防治措施对超市蜚蠊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3家超市,其中2家作为试验场所,1家作为对照.试验场所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相对密度下降率为指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超市蜚蠊种类均为德国小蠊;主要侵害生鲜区、熟食区、库房、面包房、食品区和蔬果区等,百货区密度较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3d后蜚蠊密度明显下降,超市A及超市B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9.96%和81.38%;3周后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3.89%和90.21%;2个月后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5.05%和89.27%.结论 超市蜚蠊侵害严重,优势种为德国小蠊;综合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地降低蜚蠊密度,并且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居民住宅蜚蠊侵害现状和居民对蜚蠊知识的认知水平,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蜚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5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住宅蜚蠊侵害率为96.02%;居民防治蜚蠊的意识很强烈,态度很积极;蜚蠊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停留在比较浅显的程度,有大环境治理概念,但对于清除卵鞘、堵洞抹缝等重要的治本措施了解甚少,蜚蠊防治知识不专业、不全面;37.83%的居民不知道蜚蠊是否传播疾病;居民获得蜚蠊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大众媒体,来自社区健康教育的比较少。结论政府部门应重视居民住宅蜚蠊防治工作,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普及有关蜚蠊专业知识,做好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入境航空器上输入性蜚蠊的种类、数量和航空器侵害率等情况。〔方法〕2005—2008年,在首都机场口岸对86 873架入境航空器进行卫生处理后,收集蜚蠊标本进行调查。〔结果〕在来自20个国家的97架次入境航空器上捕获输入性蜚蠊123批次515只,经鉴定分为3科12属18种,以德国小蠊最为常见。〔结论〕输入性医学媒介可通过航空器从世界各地传入我国,威胁机场的卫生安全,同时给我国造成物种侵害,因此应加强航空器的医学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同时应根据各个国家航空器蜚蠊侵害率的不同,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卫生状况的航空器实施分类,进行分级管理,更加有效地控制医学媒介生物传入。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城区室内蜚蠊生态学调查及防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室内蜚蠊的生态学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兰州市城区室内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蜚蠊密度消长与同期的平均气温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性。平均侵害率为22.87%。受侵害最严重的是宾馆行业,侵害率达48.93%。2007年与2005年相比,在不同生境中,医院和居民住宅的蜚蠊密度和侵害率变化较大,其中医院蜚蠊密度和侵害率分别上升了100倍和12.76倍;居民住宅密度和侵害率分别上升了1.48倍和0.82倍;新城区蜚蠊密度及侵害率分别上升了2.60倍和0.72倍。2007年新城区蜚蠊密度及侵害率分别是老城区的1.90倍和1.57倍。结论兰州市应根据蜚蠊密度季节消长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以环境治理为主,同时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控制蜚蠊密度。防制的重点应是宾馆行业、居民住宅和餐饮行业等。各种生境中,蜚蠊防制的主要对象应以德国小蠊为主,同时兼顾美洲大蠊和日本大蠊。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将蜚蠊等病媒生物的防制纳入其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卫生防病意识。加强蜚蠊密度、种群动态和抗药性监测,根据监测资料,适时制定或调整防制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化市区蜚蠊侵害情况日益严重,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掌握市区内蜚蠊的种群密度及侵害情况,我们在2007年消杀服务过程中对各类型单位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密度、消长规律及其种群分布情况,为蜚蠊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采用粘捕法对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进行密度监测,计算蜚蠊密度及构成比。结果 共捕获蜚蠊15 981只,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9.09%,平均侵害率为32.64%,平均密度为4.76只/张,蜚蠊密度季节消长明显,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不同生存环境中蜚蠊密度不同,以餐饮业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密度达11.93只/张,侵害率为47.50%。结论 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密度、侵害率较高,餐饮店、农贸市场蜚蠊侵害严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甘州区蜚蠊种群分布和侵害状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珐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采用粘捕法测定蜚蠊密度。结果甘州区蜚蠊仅为德国小蠊,总侵害率为24.63%,总密度为1.98只/张;餐饮业受蜚蠊危害最为严重,侵害率为41.77%,密度为3.63只/张,农贸市场最低;蜚蠊密度和侵害率高峰主要在8月和12月。结论蜚蠊已成为甘州区主要病媒生物,应加强监测工作,建立长效防治机制,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环境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区旅店业蜚蠊侵害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蜚蠊是多种传染病及寄生虫的传播媒介,为保障广大住宿旅客的卫生安全,探讨城区旅店业蜚蠊防治的有效对策,我们于2008年4-11月,对辖区内大、中、小型旅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河南省周口市某宾馆蜚蠊暴发侵害的程度及其侵害种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方法采取环境治理、药物组合套餐交叉使用等多种方法控制蜚蠊侵害。结果通过科学防治,施药后1d的蜚蠊密度由15.94只/(盒·夜)降至1.49只/(盒·夜),杀灭率达90.65%;3—60d的平均密度控制在0.04~0.27只/(盒·夜)之间,杀灭率在98.31%~99.75%之间,杀灭效果显著。结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和药物组合套餐的方法,能有效地形成杀灭药物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使各种药物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舟山群岛船只蟑螂种群分布及侵害情况的调查,为研究蟑螂的生态特性及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舟山市4个行政区域港口不同类型船只不同部位采用药激法进行捕捉,计数并分类鉴定。结果共捕获5种2 655只蟑螂,分别为德国小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京都稀蠊及美洲大蠊,其中京都稀蠊为本市新记录,为全省第2个发现该种蟑螂的地区。各类船舶的平均侵害率为91.67%。结论船舶蟑螂侵害较严重,种类也较多;蟑螂侵害部位符合蟑螂栖息、孳生的条件;德国小蠊为优势种,是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内江市2011-2013年蜚蠊密度进行分析,掌握其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和不同场所密度情况,为蜚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市区选择3个监测点,于2011-2013年每月中旬监测1次,采用粘捕法分别在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不同环境进行密度、种群、季节消长和场所情况调查。结果 2011-2013年内江市共布放粘蟑纸6480张,回收6480张,捕获蜚蠊22 478只,平均密度为3.47只/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8.09%;蜚蠊密度的季节消长呈双峰型,4月和7月各出现一个高峰;农贸市场平均密度最高为9.68只/张。结论内江市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蜚蠊孳生地广泛,农贸市场是重要生境,应加大对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控制蜚蠊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虫啉灭蟑胶饵对医院住院部蟑螂防治效果。方法采取粘捕法对医院住院部病房进行蟑螂密度监测,采取吡虫啉灭蟑胶饵开展现场灭蟑。结果住院部共计调查46个房间,侵害率为82.6%,施药前阳性房间平均密度指数为7.4只/(张·夜),捕获蟑螂种类均为德国小蠊。采用灭蟑胶饵后,第1、3、5、7、30天的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1.5%、98.7%、99.8%、100%和99.5%。结论 2.5%吡虫啉灭蟑胶饵对蟑螂控制效果显著,并有一定持续期,可以用于医院住院部的蟑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舰艇上蜚蠊种群并进行防制。方法 用药激法和粘捕法进行调查 ,滞留喷洒进行防制。结果蜚蠊种群有 3属 6种 ,德国小蠊最多 ,占 82 .2 2 % ,其次为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 ;复方制剂对蚊、蝇、蜚蠊的KT50 分别为9.87、3 .2 8和 1.2 4min ,48h死亡率均为 10 0 % ;对 17艘舰艇进行灭蜚蠊处理 ,杀灭率分别为 88.79%和 97.80 %。结论 舰艇上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主 ,采用复方制剂防制蜚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阳市星级宾馆蜚蠊侵害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家星级宾馆,采用粘捕法进行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3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7.77%,美洲大蠊占1.08%,黑胸大蠊占1.15%。蜚蠊密度在1.77~12.86只/(盒·夜)之间,平均为8.03只/(盒·夜)。侵害部位以中餐厅操作间、西餐厅操作间、西点间和冷荤间最为严重,蜚蠊密度分别为13.84、10.35、8.28和6.27只/(盒·夜),其侵害率在13.19%~100%之间,平均侵害率48.32%(6—8月德国小蠊雌虫平均带荚率为26.86%)。采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滞留喷洒防制蜚蠊,经过一年的防制,5家宾馆蜚蠊密度平均下降了88.68%,平均侵害率下降了94.97%。结论贵阳市星级宾馆德国小蠊侵害严重,必须加强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其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龙口口岸蚊、蜚蠊的种类及季节消长情况,分析其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性,为制定口岸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诱蚊灯诱捕法和勺取法;蜚蠊采用瓶诱法。结果捕获蚊类3属6种;以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全年蚊类活动呈单峰型,8-9月份密度高峰。蜚蠊2科2属3种,5、8月份为密度高峰。结论初步摸清了龙口口岸蚊、蜚蠊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通化市蚊、蝇、蟑螂、鼠种群分布特点和季节消长。方法蚊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监测:采用诱蝇笼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鼠监测:采用鼠夹法。结果蚊监测:共捕获成蚊2309只,隶属3属5种,优势种刺扰伊蚊。蝇监测:全年共捕获成蝇1373只,隶属5科17属27种,优势种家蝇、厩腐蝇、丝光绿蝇。蟑螂监测:共捕蟑螂5850只,密度指数为2.73只/张,侵害率为17.77%。鼠监测:共捕获鼠370只,隶属1科3属3种,优势种群为褐家鼠。结论控制通化市区蚊虫孳生地,下管道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场所。应定期采取药物防治,控制其孳生繁殖。控制蝇类优势种的孳生,是控制蝇类密度重要手段和措施。各行业蟑螂侵害的防治,突出防治重点区域;并积极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的最佳时机是春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