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宾地区位于川南,疟疾流行较为严重。主要传疟媒介是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以下简称雷氏按蚊)。为了观察DDT室内滞留喷洒对防制雷氏按蚊和降低疟疾流行的作用,于1985年6~10月,选择筠连县沐爱乡进行了此项实验观察。 概况该乡位于北纬28°30′,东经104°15′,属低山区。耕地面积16 965亩,稻田占1/3。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124.9mm。该地区为间日疟流行区,流行高峰在9月份。以该乡的楠坪村10个村民组为实验区,人口2112人;以石林村7个村民组为对照区,人口1292人,两个地区地理条件相似。1984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澜沧县的疟疾发病实情和漏报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疫情报告、血检情况、疟疾治疗及村民疟史等。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疟疾实际发病和漏报率。结果澜沧县疟疾发病率为0·297‰,22个乡均有病例分布,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62‰、0·42‰和0·08‰,被调查的21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报告9例疟疾,采用发热患者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疟史3种再捕获方法核实疫情,估算澜沧县的疟疾漏报率分别是35·71%、0·00%和95·89%。结论澜沧县的疟疾漏报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3.
1980—1987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3.65±0.40‰,较解放初期下降99.25%。年平均死亡率0.11/100万。1987年发病率≥5‰的尚有14个县(市),约450多万人口,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有90余万人口。疟疾流行主要发生在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和大陆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海南岛的恶性疟和混合疟病例减少,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的比例由抗疟前的0.623:0.365:0.012变化为0.383:0.617:0。大陆地区的恶性疟只见外地输入病例,三日疟均由输血引起,目前只见间日疟流行。1983—1987年,大陆地区共出现暴发点379个,其中336个点(88.7%)由外地传染源输入引起。在临时民工住棚解剖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发现子孢子阳性感染。海南岛的恶性疟原虫在体内对氯喹、喹哌、氨盼喹产生抗药性,在体外对奎宁、甲氟喹亦显示轻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疟疾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卫生问题。在1983/1984年中爪哇疟疾年带虫发病率(API)平均为4.08‰(0~26.62‰)。为了寻找控制疟疾的新的替代方  相似文献   

5.
蒲江县大兴乡1987~1989年,用溴氰菊酯喷洒蚊帐灭蚊和控制传染源的综合性防疟措施,取得了大幅度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大兴乡13个村,总人口16831人。该乡为疟疾高发地区,1975年发病率达594.6‰。对照区为与大兴乡接壤的东北乡,总人口17037人。两区均属丘陵区,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传疟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相似文献   

6.
广西贺县灵峰乡爱群村1986年发生一起流动人口所致的间日疟局部爆发流行。该村有一个体开采的金矿,有流动人口1100人,金矿附近有5个村寨,人口750人。该村近10多年来未发现有疟疾患者。当地居民蚊帐少,金矿民工大部无蚊帐。流行病学调查:在金矿及其附近5个村寨疟史调查817人,1986年疟疾发病212人,首例病人  相似文献   

7.
仪征市是江苏省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共存的地区之一,经过80年代的大力防治,疫情逐年下降,但有嗜人按蚊分布的5个乡疟疾发病仍居高不下,并时有局部暴发点出现,虽人口仅占全市的16.5%,但疟疾发病数占全市的80%以上.为了控制这5个乡的疟疾发病,巩固全市疟疾防治成果,我们于1990—1995年对发病高的青山、移居、月塘三乡九村进行了监测.方法1 传染源监测 在三乡设立镜检站,于每年5—10月对发热病人进行血检疟原虫.并于每年7、8、9三个月进行人群随机走访,了解人群实际发病情况,对1wk内发热者进行疟原虫镜检.凡血检阳性或疟疾症状典型或抗疟药试治有效者均列入发病率统计.同时每年于10月中旬对监测点小学生进行带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城县的疟疾发病实际和漏报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江城县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情况、疟疾治疗及村民疟史等,以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疟疾实际发病和漏报率。结果2002年,江城县疟疾发病率为0.51‰,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46‰、0.29‰和0,所调查的27个自然村全年共报告30例疟疾。根据发热病人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及疟史数估算江城县的疟疾疫情漏报率分别是58.33%、16.67%和84.13%,估计疟疾病例数分别为130、65和340例。结论江城县的疟疾漏报程度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省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当前山区重疫区多在山丘地区,研究该区流行特点对于防治山区血吸虫病及研究防治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于1986年在川西盆地西南边缘山区的眉山县海珠乡和郑军乡进行了调查,区内海拔为500~700m,人群居住分散,多系单家独户,调查范围为2个乡、10个村。计53个村民组,人口6 055人,耕牛619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 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20只/人·夜,微小按蚊叮人率为2.00只/人·夜.当地村民蚊帐使用率57.28%.实验室诊断疟疾占总病例数的53.43%,乡村医生诊治的疟疾病例占总例数的61.70%,当地疟疾病人17.61%为境外感染,26.57%为复发病例.结论 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疟疾对边境地区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村医生担负着61.70%的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任务,但各级CDC提供疟疾防治方面的培训和治疗药物的供给等主要还是在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防控疟疾,应该选择适合云南流行特点的防治措施,将防治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村级及流动人员出入境频繁的边境地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澜沧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0~2002年疟疾发病情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疫情报告、血检能力和疟防资源分布,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结果2000~2002年,澜沧县的疟疾发病率为0.253‰,22个乡均有病例分布,发病率为0.06‰~0.8‰;2002年接受入户调查的21个自然村共有11例疟疾疫情报告病例,据此估算全县血检、处方和走访漏报率分别为35.30%、0和96.79%。卫生部门占有较多的卫生资源,承担50%以上的发热病人血检任务和疟疾病人治疗。当地居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水平与中小学生接近,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水平低于中小学生,村民蚊帐拥有和使用率各为26.2%和30.7%。结论澜沧县的疟疾控制对策应体现多样性,应加强乡村一级疟防资源的投入及不同人群疟防知识的宣教,3种估算疟疾漏报率对该县疟疾控制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浦东地区29个乡(镇)1978年—1996年间发病的971名疟疾患者情况分析,发现浦东地区1978年一1985年间疟疾发病率与外来流动人员发病数均无统计学意义,而1986年—1996年间疟疾发病率与来自高疟区的外来流动人员发病数有关。提示我们,对于外来流动人员,特别是来自高疟区人员的疟疾检疫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澜沧县疟疾流行及其防治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澜沧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0~2002年疟疾发病情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疫情报告、血检能力和疟防资源分布,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 结果 2000~2002年,澜沧县的疟疾发病率为0.253‰,22个乡均有病例分布,发病率为0.06‰~0.8‰;2002年接受入户调查的21个自然村共有11例疟疾疫情报告病例,据此估算全县血检、处方和走访漏报率分别为35.30%、0和96.79%.卫生部门占有较多的卫生资源,承担50%以上的发热病人血检任务和疟疾病人治疗.当地居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水平与中小学生接近,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水平低于中小学生,村民蚊帐拥有和使用率各为26.2%和30.7%. 结论澜沧县的疟疾控制对策应体现多样性,应加强乡村一级疟防资源的投入及不同人群疟防知识的宣教,3种估算疟疾漏报率对该县疟疾控制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4.
金坛市是以中华按蚊为单一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 ,5 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发生两次疟疾暴发流行 ,年最高发病率达 30 % ,最高发病人数 10万。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 ,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983年疟疾发病率已降至 1 以下。但 1986年以后 ,因出现献血员疟疾 ,疫情出现回升 ,1987年献血员较多乡镇的疟疾发病率比全市疟疾发病率高 10倍 ,献血员疟疾病例占全市总病例的 83% ,为探讨献血员疟疾流行特点 ,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控制献血员疟疾传播 ,1988年起进行献血员疟疾控制研究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献血员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5.
凯里市1985年经卫生部考核基本消灭疟疾,进入后期管理监测阶段。1985-1991年全市疟疾内、外源病例比例为35:219,流动人员疟疾发病率最高。1987-1991连续5年在凯棠乡开展了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防止了输入继发病例,巩固了灭疟成果。凯棠乡为苗族乡,11村每村都有1名疟疾监测员实施监测措施。全乡16064人,普遍缺乏防蚊设施,仅1988年发生1例内源病例。6-10月村民流向本省的60个市县和19个省的100余县,也有相当  相似文献   

16.
洪泽县疟疾疫情回升因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泽县位于东经118°,北纬33°,系非稳定性疟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疟疾流行。1973年疟疾发病率达11.35%,后经多年反复查治,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1986年已降到1‰以下。但从1988年起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发生了暴发流行,1989年进行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78~1986年在江苏省赣榆县班庄乡连续九年进行了疟疾防治对策现场研究,特别是1980年后采用了以减少人蚊接触和稻田湿润灌溉灭蚊以及控制传染源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疟疾发病率从1980年的1.11%,降到1984年的0.02%,1985~1986年连续两年未发现疟疾病例。本防制对策取得了预期效果,为苏北水旱间作区控制疟疾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对陕西省紫阳县已无疟疾病人的瓦房乡、旬阳县沙沟乡和疟疾年发病率为2/10000的安康县流水乡,进行了疟疾血清学和寄生虫学调查。 材料与方法 在疟疾传播季节前的5月,对调查点年龄在6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疟疾疫情和防治工作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疫情的真实情况和疟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方法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和走访居民的方法进行调研。结果共访问4个县8个乡16个村,走访居民2668人,查出2004年1~9月份病人109例,发病率为408.55‰。疟疾疫情平均漏报率为72.48%。红河县小学生带虫率为3.23%,麻栗坡县小学生带虫率为0.52%。在3个县中有使用过期抗疟药现象。发热病人血检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结论云南省疟疾疫情漏报严重,抗疟药品管理混乱,疟疾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历史上不断出现大面积疟疾暴发流行。主要传疟媒介为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40年来,根据不同时期,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经积极防治,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全省1964年最后查见1例三日疟,1984年起达到基本消灭恶性疟,1986~1989年已连续4年年发病率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