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祖国医学在论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时,素有“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两种理论观点。前者,顾名思义,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方面均处于幼稚状态,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此,历代医家都无争议。然而,对“纯阳之体”一说,却有不少异议,甚至认为不妥。我倒是认为,“稚阴稚阳”只能说明小儿机体尚未成熟的一面,不能完全概括小儿的基本特点;就小儿某些重要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而言,“纯阳之体”说有其独到之处,远较“稚阴稚阳”表达得深刻、广泛、形象。  相似文献   

2.
高慧 《陕西中医》2007,28(3):359-359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发病,治疗时应辨证准确,及时抓住病机,果断用药,但小儿素体阴虚,病理阴常不足,从小儿特点出发,应把养阴祛邪法作为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主要方法。1生理特点稚阴稚阳阴常不足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三脏不足。小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迫切,因  相似文献   

3.
小儿时期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无论在生理上 ,还是病理方面 ,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年龄越小 ,差别越大。掌握小儿时期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对于了解小儿常见病的发生及治疗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生理特点1.1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是指小儿时期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骨骼 ,以及精血津液等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活动方面 ,均未臻成熟完善。历代儿科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古代儿科医家根据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 ,气血未充 ,经脉未盛 ,神气怯弱 ,精气未足等特点认为是“稚阴稚阳”的表现。这里的阴 ,一般是指体内精…  相似文献   

4.
从量化阴阳的角度认识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医家把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概括为“纯阳之体”或“体禀纯阳”。又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阴稚阳”。对稚阴稚阳的观点 ,古今医家认识较一致 ,争议不多。但对纯阳之体概念的认识 ,古代医家争鸣较激烈。通过对古医籍中有关论述的分析及运用量化阴阳的方法注释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 ,试图全面认识和理解以上两个概念。1 古代医家对纯阳之体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纯阳之体”最早见于《颅囟经·脉法》 ,书中说 :“凡孩子三岁以下 ,呼为纯阳 ,元气未散。”因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温煦和激发各…  相似文献   

5.
小儿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病理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年龄越小,差别越大。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末壮”。这种脏腑发育不成熟的特点,也称为“稚阴稚阳”这里所说的阳是指脏腑的功能活动,阴指脏腑、精、血、津、液等有形的物质。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年龄越小,其生机愈加旺盛,发育也就愈快 因小儿卫表功能不固,屏障能力不足,抗病力不强,发病容易,变化迅速。若医治及时,用药得法,则能很快化险为夷;若用药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历代医家的论述加以学习和归纳 ,就”稚阴稚阳”观的生理基础和病理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儿童的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从体格、智力至脏腑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无论在形体、生理和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同 ,这一观点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理上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病理上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因此在辩证论治、小儿用药上要及时正确、谨慎 ,在小儿养护上要细心、周到、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7.
议纯阳     
纯阳理论是祖国医学阴阳学说在儿科领域的体现。“纯阳”二字揭示了小儿在阴平阳秘前提下阳气偏盛的生理状态,同时蕴含着“稚阴稚阳”的说思想,阐明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以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特点;并提示了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药。纯阳理论对认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疾病的防治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荣谦 《中医杂志》2004,45(2):155-156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成人如此,小儿亦然.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既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一面;又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一面。历代儿科医家根据这一体质学说特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学(?)。一种学派认为是“纯阳之体”;另一种学派则认为是“稚阴稚阳”。众医家对“稚阴稚阳”说无可非议,然对“纯阳之体”说却有两种争议:一者认为此说不妥;一者认为“纯阳之体”说就对小儿某些重要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而言,大有独到之处,远较“稚阴稚阳”表达的深刻、广泛、形象。而笔者认为:“纯阳之体”说,首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凡孩子三岁以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有其特点。现将笔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1温凉并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六淫所侵。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往往寒热互见,或寒从…  相似文献   

11.
一、祖国医学对小儿生理的论述 小儿为“纯阳之体”。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而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说法。按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一般说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具有物质性的东西,阳是指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活动。所谓稚阳稚阴,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上均未致完善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小儿生理病理有其独特之处。明代医家万密斋首次提出了“脾常不足”说,此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脾胃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特点,对于小儿的预防保健及临床诊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脾常不足是小儿的一个重要生理特点所谓脾常不足,是指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薄弱的生理状态而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由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而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所以相对地感到不足,正如万全所说:“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解释名词:1.疳——古人解释有两种意思:①疳者“甘”也。认为小儿每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积久成疳。②疳者“干”也。认为小儿气液耗伤,营养障碍,形体消瘦,而成疳症。2.稚阴稚阳——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均未臻成熟的意思。3.脾常不足——是指小儿生机旺盛,对水谷精微的需要特别迫切,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常易为乳食所伤,而出呕吐、泻泄等脾胃功能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浅析小儿肝常有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峰  郝东阳 《陕西中医》2001,22(7):446-447
1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 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 “肝常用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丹溪心法》,但他提的“肝常有余”是从病理的角度出发的、而我认为还应该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儿“肝常有余”,这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发育,他的机体与活动功能都向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年龄愈小,发育愈快,生机旺盛,最富于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答案一、词解1.“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即未成熟,未完善之义。所谓“稚阴稚阳”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或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2.五硬是指头项硬、手硬、足硬、口...  相似文献   

16.
试谈“复感儿”的正气与免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将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称为“复感儿”。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反应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是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复感儿的发病“不在邪多,而在正虚”。中医学的“正气”代表机体的免疫机能,它与中医脏象肺、脾、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一般复感儿的发病与“肺主表”的关系最为密切。小儿肺常虚易受邪,责之于小儿肌肤嫩,藩篱疏,卫外不固。正如吴鞠通在论述小儿病理生理特点时说:“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指出小儿免疫机制未臻完善,包括肺脏…  相似文献   

17.
江育仁老中医,对儿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制方用药,颇多创见。兹择要简介如下。一、重视小儿的体质特点关于小儿体质特点,江老认为“稚阴稚阳”之体,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阴)与功能活动(阳)等方面,均属幼稚,所以在病理上容易出现“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小儿疾病  相似文献   

18.
鲁艳芳 《光明中医》2013,(11):2245-2247
小儿体质有"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阳有余阴不足之体"和"少阳之体"等,其中以"纯阳之体"与"稚阴稚阳之体"的学术争鸣最为突出,影响最大.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高度概括了小儿脏腑娇柔,形气未充,阴阳二气均幼稚不足,主要表现肾气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薄弱,气血未足;肌肤柔嫩,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精神未全.患病时病情易变,治疗须及时、准确.稚嫩之体,用药须中和,调治脾胃最为上.神气怯弱,宜谨调精神,促进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杨季国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儿科教学及临床工作近四十载,善治小儿肺、脾胃及肾系疾病,尤擅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总结如下。1脾虚为本,发病常在饮食小儿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上更易形成阴亏燥结的便秘特点。杨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脏腑功能尚处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成人要高,而这与其脾的运化功能不健的生理特点不相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有“纯阳”与“稚阴稚阳”两种观点。“纯阳”说认为小儿体禀纯阳,阴常不足,病后易化热伤阴,用药主寒凉;“稚阴稚阳”说认为阴阳均未充盛,小儿病后阴阳均易耗损,顾护阳气善用温热助阳之品,小儿疾病的变化及辨证论治与小儿体质有着直接关系,如何正确理解这两种观点,对指导儿科的辨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