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dysplasia,AD)并发骨囊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成人AD的标准双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28例CT片、10例MRI片的影像学资料,并按有无髋周骨囊变进行分组:囊变组、无囊变组。测量方法有:髋臼指数、Sharp角、CE角、髋臼顶切线角、AHI(股骨头覆盖率)、髋关节内间隙、髋关节上间隙。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x±s)方式表示,通过了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O.05为具有显著性检验。结果66例成人AD中出现并发症的61例,占92.4%,其中髋关节脱位(含半脱位和脱位)49例,占74.2%,继发骨性关节炎18例,占27.3%。髋臼及股骨头囊状改变24例,占36.4%,其中单纯髋臼囊变14例,占21.2%,股骨头和髋臼同时囊变5例,占7.5%,单纯股骨头囊变5例,占7.5%.襞变组和无囊变组对照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数据除髋臼指数和髋关节内间隙无差异外(P〉O.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易并发髋周骨囊变(软骨下假囊肿),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X线、CT、MRI检查是诊断成人AD并发髋周骨囊变(软骨下假囊肿)的有效检查手段,MRI在显示成人AD并发髋关节周围骨囊变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CT,尤其是早期显示软骨下小囊变。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占全身损伤的0.2%-0.5%。传统的X线及CT均能够确认不稳定骨折或骨折脱位,但对脊柱挫伤和脊髓损伤的定位、损害范围及严重程度只能在MRI上很好地显示,特别对于无骨折或脱位的脊髓损伤尤显其诊断价值。我们收集了急慢性脊髓损伤55例,现分析MRI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晶状体损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晶状体损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临床证实晶状体损伤的CT表现。结果:CT诊断外伤性白内障38只(64.4%),晶状体半脱位3只(5.1%),晶状体全脱位3只(5.1%),晶状体异物2只(3.4%),未见明显异常改变13只(22.0%)。CT与临床诊断符合率78.0%。结论:CT检查对晶状体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内脱位原因及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3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侧卧外展试验和放射学测量,分析术后早期脱位原因。结果:在3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共发生脱位15例,脱位率4.7%,其中翻修手术26例,发生脱位3例,脱位率11.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侧卧外展试验阳性患者132例,脱位8例,脱位率6.06%,试验阴性患者188例,脱位7例,脱位率3.72%,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术后X片臼杯安放位置在安全区内共285例,发生脱位7例,脱位率2.8%,在安全区外共35例,发生脱位8例,脱位率22.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使用具有防脱位高边的髋臼假体患者240例,发生脱位者8例,脱位率3.33%,使用普通髋臼假体患者80例,发生脱位7例,脱位率8.7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后外侧入路手术患者160例,发生脱位9例,脱位率5.62%,经后外侧入路并保留修复关节囊患者160例,发生脱位6例,脱位率3.7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体重、性别的患者术后脱位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与假体的放置位置、组织肌力平衡、手术是否保留修复关节囊、假体设计和是否翻修等因素有关,而与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无关。精确假体置入、术后完善的护理可有效降低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外伤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髋关节损伤的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等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外伤性髋关节骨折中,11例复合型骨折经3D-CT检查证实X线片检查漏诊4例;合并股骨头脱位及骨折5例中3D-CT 发现X线片漏诊股骨头骨折2例.结论 3D-CT在外伤性髋关节损伤的诊断中,与普通的X线片和CT扫描相比,显示了其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影响因素,探讨术中如何准确置人髋关节假体以减少髋关节脱位。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病例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病人脱位发生率为1.3%。女性占脱位人数的比例为62%,男性占38%。早期脱位占脱位人数的比例为90%,晚期脱位占10%。前方脱位占脱位人数的比例为19%,后方脱位占81%。假体位置不良占脱位人数的比例为52%,精神神经功能不全者占29%,术后活动范围过度者占脱位人数的比例为19%。结论患者因素、术者因素及髋关节假体因素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产生影响,术中准确置人髋关节假体是影响髋关节脱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3例外伤性听小骨异常的CT表现以探讨CT在外伤后听小骨异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资料与方法:对33例耳外伤听小骨异常均行横,冠状面高分辨率CT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听骨链完全断裂10例(30.3%),锤砧关节脱位或伴有锤,砧骨移位16例(48.5%),锤钻骨移位4例(12.1%),砧镫关节脱位2例(6.1%),镫骨脚骨折1例(3.0%),结论:高分辨率CT对诊断外伤性听骨链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髋关节关脱位的X线诊断附118例婴幼儿骨盆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比较常见,X线诊断容易,而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则较困难,对早期治疗更为重要。本文对60例正常儿童,47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及11例可疑半脱位的婴幼儿的骨盆前后位片进行测量对比,目的是想通过对婴幼儿的骨盆测量,拟对可疑半脱位及股骨头骨骺未形成而又疑有髋关节脱位者从X线学上找到诊断根据,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86-2186
目的:依据类型及影像学选择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正常解剖关系及髋关节负重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方法:对2005-04-2009-06间的19例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股骨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非手术治疗及钢板内固定.术后骨牵引.术后3个月离床逐渐负重.,结果:随访15例.随访时间4~52个月,优7例,良5例,尚可1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应达到解剖复位;应做病变部位的CT扫描,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方法和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舌形瓣成形术对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后脱位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997—2002年的120例采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切除术与2003—2006年134例采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舌形瓣成形术加强人工全髋关节后方软组织支撑力量两组病例,比较两组术后假体后脱位发生率。前者切除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后者以髋臼后缘为基底将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切修成一舌形瓣;关闭切口时.在转子间嵴上钻3~4个小骨孔.前者只将外旋短肌群缝合到转子间嵴上,后者将髋关节后方关节囊舌形瓣和外旋短肌群一并缝合到转子间嵴上。结果前者120例因软组织修复欠佳发生假体后脱位8例,发生率6.7%;后者134例因软组织修复欠佳发生假体后脱位2例,发生率1.5%,后者比前者术后假体后脱位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舌形瓣成形术加强人工全髋关节后方软组织支撑力量,有助于恢复髋关节的软组织平衡,增加关节稳定性,对防止术后假体后脱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CT在髋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在髋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并比较17例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的髋关节脱位病例.结果X线平片显示髋关节脱位15例、骨折10例、软组织肿胀9例、复位后关节间隙增宽6例及关节内碎骨片3例.CT显示脱位及骨折17例、软组织肿胀15例、复位后关节间隙增宽11例及关节内碎骨片10例.结论CT对显示髋关节脱位的方向和程度、髋臼骨折、复位前后关节内骨碎片及软组织改变均有明显优势,我们认为可以将CT检查作为髋关节脱位,尤其是复位后的一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组配柄对骨缺损情况下全髋股骨翻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股骨头置换312例,全髋关节置换313例。总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26例(4.2%)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伤151浅层感染1例(0.2%),脱位3例(0.5%),股骨假体周围骨折5例(0.8%),下肢深静脉栓塞11例(1.8%),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0.48%),坐骨神经损伤1例(0.2%),假体松动2例(0.3%)。2例死亡。结论严格手术适应证、正确手术操作、强调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Radiological aspects of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nety-six cases of traumatic dislocation of the hip were admitted to one general hospital over a 10-year period. Eighty of these (83.3%) were posterior dislocations, usually with associated acetabular fractures (81.25%). The aetiology and various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are described adn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radiographic management. Radiologists should take special care to exclude associated femoral and pelvic fractures both within and beyond the acetabulum. Fractures of the ipsilateral femur associated with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usually involve the femoral head and the radiological appearances and assessment of this injury is important. Ipsilater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are less frequent, but it may be the hip dislocation which is then overlooked unless there is an awareness of the combined injury.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西门子Sensation 4多层螺旋CT机按照骨盆常规扫描条件对 2 6例骨盆创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 ,扫描完后再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建 ,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3D工作站 ,利用后处理软件MPR、MIP、SSD及VRT分别对髋关节进行成像 ,由 2位CT诊断医生一起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的薄层重建及三维重建显示髋臼骨折 19例 ,股骨上段骨折 8例 ,髋关节脱位 7例 ,关节腔内碎骨片 5例 ,关节周软组织损伤 2 1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最全面、直观地显示相应的髋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 ,尤其是MPR及MIP对骨折、脱位、骨碎片显示率为 10 0 %。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MPR是一种无创伤性显示髋关节形态的最佳方法 ,其相关CT表现可为临床诊断髋关节损伤、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关节结核的CT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24例,骶髂关节结核5例,髋关节结核4例,耻骨联合结核1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脊柱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2个椎体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15个椎体边缘见到虫蚀状骨质缺损,病变严重者可见椎体膨胀、碎裂或塌陷。多数病例伴有死骨、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骶髂关节结核常见单侧发病,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常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髋关节结核表现为骨性关节面、髋臼及股骨头侵蚀破坏,髋臼变浅或变平,导致关节脱位。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死骨、冷脓肿等结核特征性的表现,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外侧、后外侧3种不同手术入路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髋关节疾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脱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不同髋关节病种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脱位的情况,总结术后并发症类型与入路选择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组536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后脱位3例。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均为前外侧入路,后脱位3例均为后外侧入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280例,发生后脱位1例,术后深静脉血栓1例。髋臼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组50例,发生后脱位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组22例,术后发生脱位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组38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组34例,发生后脱位1例。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外侧入路更适合单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后外侧入路更适合髋臼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及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个体化的入路选择可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