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鉴于间日疟原虫(P.v.)和食蟹猴疟原虫(P.c.)在进化上较接近,且后者可以体外培养,作者用抗间日疟原虫 Belem 株红内期原虫的 McAb 鉴定间日疟和食蟹猴疟的靶抗原,以确定这些抗原在功能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食蟹猴疟原虫 (P c.)和恶性疟原虫 (P f.)两种抗原在不同疟区人群疟疾抗体检测的实用性。 [方法 ]1997年 5~ 10月在海南省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及河南省单纯间日疟区用P c 和P f 两种抗原测试人群疟疾抗体。 [结果 ]在海南省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P c 和P f 两种抗原检测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7 4%和 31 3% ,其阳性符合率为 83 9% ;河南省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的P f和P c两种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2 3 0 %和 9 7% ,阳性GMRT分别为 42 9%和 2 9 3%。 [结论 ]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P f和P c两种抗原均可用于人群疟疾抗体的检测 ,而单纯间日疟地区则以P c 抗原为优。  相似文献   

3.
制备疟疾疫苗首先要进行抗原分析。但人间日疟原虫(P.V)来源困难,常用食蟹猴疟原虫(P.C)代替,故弄清P.C的抗原特征,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用蛋白转染(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了各种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对P.C抗原的作用特征。 材料和方法 一、血清标本:P.V病人血清采自云南疟疾流行区,正常人对照血清采自山东长岛非疟区;兔抗P.C免疫血清由本室按常规法制备,抗食蟹猴疟原虫单克隆抗体由本室制备。二、抗原制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套式PCR系统诊断、鉴别人体疟原虫感染。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DNA)基因为靶基因,选用1对疟原属特异性引物,建立套式PCR扩增系统并用于四川省疟疾病人血样的检测。结果:从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104bp,102bp和115bp预测大小的特定扩增带。61份血样检测结果与镜检的间日疟阳性符合率为100%,并查出镜检漏诊的2例P.v.和P.m.的混合感染及1例P.v.、P.F.和P.m.的混合感染病例,结论本系统特异、灵敏,稳定、简便,可在诊断疟疾的同时判定混合感染,故对疟疾的诊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疫情监控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套式PCR系统诊断、鉴别人体疟原虫感染。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基因为靶基因,选用1对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和4对种特异性引物,建立套式PCR扩增系统并用于四川省疟疾病人血样的检测。结果从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104bp、102bp和115bp预期大小的特定扩增带。61份血样检测结果与镜检的间日疟阳性符合率为100%。并查出镜检漏诊的2例P.v.和P.m.的混合感染及1例P.v.、P.f.和P.m.的混合感染病例。结论本系统特异、灵敏、稳定、简便,可在诊断疟疾的同时判定混合感染,故对疟疾的诊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疫情监控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体外培养的红内期食蟹猴疟原虫(Pc)与感染猴体的Pc制备的抗原,用ELISA测定间日疟抗体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抗原对发病19~90d的64例间日疟病人的阳性率均为96.9%,抗体滴度的分布也基本一致。用体外培养的Pc制备可溶性抗原具有容易获得成熟疟原虫的优点,且可根据需要随时培养和制备新鲜抗原,解决了Pc抗原长期贮存活性易受影响的问题,并证实了PVC薄膜作载体和HRP无毒新底物TMBS用于ELJSA检测间日疟抗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食蟹猴疟原虫与体外培养人恶性疟原虫两种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以检测疟疾抗体,结果居民146人中检出率分别为52.05%和53.42%,小学生107人检出率分别为18.69%和19.62%,阳性GMRT居民分别为45.60和58.09,小学生分别为42.87和53.84,后者较前者为高。在恶性疟流行区用恶性疟抗原测抗体更能反应当地疟疾流行状况。同时对羊抗人IgG和兔抗人IgG进行了对比,当工作浓度为1:16时,两种IgG均显示较高的灵敏性,将兔抗人IgG浓度稀释至1:32  相似文献   

8.
体外培养的食蟹猴疟原虫用于间日疟的间接荧光抗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作为抗原用于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检出感染恶性疟患者的血清疟疾抗体灵敏度较高,但检出感染间日疟后血清中的抗体则灵敏度低或不理想。早巳证实与间日疟原虫相对应的食蟹猴疟原虫可用于IFA测试感染间日疟后的血清抗体,本文报道了用培养的食蟹猴疟原虫作抗原用于IFA测试间日疟病人血清中的抗体。 抗原片的制作:液氮保存已培养70天的食蟹猴疟原虫(PcC)复苏后再培养28天,按照Sulzer等的方法制成抗原片。将培养原虫去上清液后,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兔抗恶性疟原虫(Fcc株)抗体包被,以现症疟疾病人滤纸血为检测样本,用两种单克隆抗体M_26-32。3F_9混合进行反应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红内期疟原虫抗原,取得较满意结果: 64份镜检阳性疟疾样本(海南岛恶性疟31份;江苏恶性疟16份,间日疟17份)和25份非疟疾对照样本测定结果,阳性和对照样本的平均增强率分别为77.5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恶性疟原虫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于1983年对五个不同类型疟区人群进行单次横向调查,同时以寄生虫学调查作对照。用平均每视野(10×40)含149.5个裂殖体的食蟹猴疟原虫抗原片与含124.4个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裂殖体的抗原片同时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疟疾抗体。血清学测定的结果与血检相一致,而恶性疟原虫抗原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测出的抗体阳性率与GMRT,分别与该地恶性疟与间日疟流行水平和传播强度呈正相关。表明在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可以使用此两种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疟疾混合流行区云南分离株间日疟原虫(P.v)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8基因特点。方法收集云南省血样17份;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PCR扩增Pvs28基因;基因测序;DnaSP version4.0软件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成功扩增Pvs28全长基因17个序列。与标准株Sal—I比较,检测出7个错义突变,7个基因型和7种氨基酸型。云南P.v分离株核苷酸多态性n值为0.0044。若不考虑重复片段拷贝数的差异,云南P.v分离株和湖北P.v分离株Pvs 28蛋白主导氨基酸型完全一致,即V^14-L^52-L^98-E^105-L^115-S^14-I^122。与泰国P.v分离株比较。我国主导基因型突变位点完全包含在泰国P.v分离株突变位点中。结论以Sal—I Pvs28为基础建立的传播阻断疫苗能够克服云南P.v分离株Pvs28抗原多样性而发挥传播阻断作用,提示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间接血凝试验(IHAT)使用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简称Pcb)和诺氏猴疟原虫(Pk)两种异种抗原检测人类疟疾抗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抗原的制备,按Agarwal等(1981)介绍的方法,当感染的猕猴血中疟原虫裂殖体感染率达8~10%时放血,感染红细胞经密度梯度分离与皂素溶解处理1.5小时,用pH7.2的PBS洗3次,贮存于-196℃液氮中,试验的当天取出,超声粉碎,可溶的部份即为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比较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和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可溶性抗原与间日疟感染者混合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cAb)M26-32免疫反应性的差别,以期寻找潜在的疟疾诊断抗原。方法取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 RBC)。分别制备P.v、P.f和正常红细胞(nRBC)可溶性抗原,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和M26-32单抗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能特异性识别26k、33、49、115kDaP.v抗原;100、102、110、150、175kDaP.f抗原;能够交叉识别的条带有:31、59、63、70、120kDa。M26-32单抗能识别P.f、P.v抗原中31kDa等抗原条带。结论P.v感染者能特异识别间日疟抗原组份,并能交叉识别P.f抗原,其中31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同时能被M26-32单抗识别,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抗原的特异性ELISA方法对泰国流行区中疟疾病人进行了检测。用2株抗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释放出的可溶性富含组氨酸蛋白2(HRP-2)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包板,然后直接加入病人血样,再加酶标单抗,四甲基联苯胺显色。用此检测抗原的ELISA法对当地流行区一家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食蟹猴疟原虫 (Plasmodium cynomolgi, P. c) 抗原片和人工培养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 parum,P. f) 抗原片在不同保存温度与时间下检测疟疾抗体滴度的效果。方法 显微镜下计数2种抗原片原虫密度, 计算每个视野的平均原虫数。以间日疟和恶性疟病人的混合血清作为已知疟疾抗体血清, 稀释浓度为1∶5~1∶1 280。将2种抗原片置于4~6、 25~27、 33~35 ℃ 3组温度下, 于放置第3、 5、 7、 10天各取出2张,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法检测抗体终点滴度, 并比较-20 ℃下贮藏1年和2年的2种抗原片, 在3个温度组保存3 d时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 2种抗原片红细胞疟原虫密度分别为2.00×105 /μl和1.89×105 /μl, 每个视野平均疟原虫数分别为157±13和142±9。3个温度组P. c和P. f 抗原其抗体终点滴度均在5 d后呈下降趋势。2种抗原片在4~6 ℃组及以上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440和1∶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940, P<0.05)。在4~6 ℃放置3 d, -20 ℃贮藏1年的P. c和P. f抗原片检测疟疾抗体的终点滴度均为1∶640; 贮藏2年的2种抗原片终点滴度分别为1∶320与1∶16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P. c=11.362,PP. c<0.01; tP. f = 38.845,PP. f<0.001)。结论 P. c和P. f抗原片检测疟疾抗体终点滴度随存放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以印度7个地区的194例疟疾病人,其中恶性疟103例、间日疟88例、混合感染3例;另选不同原因发热血检原虫阴性的病人28例,住院的其他病人114例,以及健康人130名作为对照。所有血清样本均置于-20℃保存,用前经56℃30分钟灭活,以感染诺氏猴疟原虫或食蟹猴疟原虫的恒河猴血作抗原,感染猴的原虫血疟约10%,于裂殖体期静脉取血,用pH7.2 0.15M PBS低温离心洗涤2次后制备抗原片,放干燥器中于-70℃保存。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事  相似文献   

17.
在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IFA)对间日疟病人进行检测时,因间日疟原虫的培养尚未得到完全成功,只能采用以间日疟原虫人工感染的夜猴或黑猩猩血或病人血来制备抗原片。但是这些来源的代价很高,我国尚难加以采用。为了观察几种来源比较容易的异种抗原的检测效果,我们以猴的食蟹猴疟原虫、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以及鼠约氏疟原虫等三种异种抗原对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的的同一批间日疟病人的血样进行了检测比  相似文献   

18.
疟原虫感染可产生抗疟原虫抗体,但诱导这些抗体应答的抗原数量和位置以及其特征仍不清楚。过去在识别和分离个别疟原虫抗原以及评定其对免疫的产生和抑制作用亦很困难。而现今应用杂交瘤技术使有可能产生大量对单一疟原虫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并用以识别和最终纯化疟原虫抗原。本文报道了用18种杂交瘤细胞系研究啮齿动物约氏疟原虫的种特异性,期特异性以及血清交叉反应抗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套式 PCR系统诊断、鉴别人体疟原虫感染。 方法 采用已建立的套式 PCR系统扩增 SSU r DNA特定片段检测云南金平县恶性疟镜检阳性患者的 6份血样 ,并设阳性与阴性对照。 结果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 10 4 bp、10 2 bp和 115 bp预期大小的特定扩增带。正常人血、人源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DNA及灭菌双蒸水均未产生特异扩增带。 6份血样中检出 4份 P.v.、P.f.和 P.m.的混合感染 ,1份 P.v.和 P.f .及 1份 P.f .和 P.m.的混合感染。 结论 该系统特异、灵敏、稳定 ,在诊断疟疾的同时可准确地判定混合感染 ,对疟疾的诊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疫情监控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EIS蛋白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重组EIS蛋白的抗原性,观察抗结核化疗对抗EIS抗体滴度影响,初步探讨EIS蛋白作为血清诊断抗原在筛选活动性肺结核作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纯化EIS抗原,以EIS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肺结核病人和健康对照者中抗EIS抗体的存在情况.对初次化疗的肺结核病人进行抗EIS抗体水平的随访,观察化疗对抗体反应的影响.结果肺结核病人抗EIS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和肺部非肺结核疾病对照(P<0.000 1),结核化疗对抗体反应的影响不大,在整个化疗过程中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别.结论 EIS抗体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