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附80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报告应用脊柱内窥镜行突出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治疗体会,探讨此技术的基本概念、手术要点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对80例单平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窥镜下间盘摘除术。所有病例均在局麻下于工作三角区内行脊柱内窥镜直视下工作通道内突出间盘摘除术,并对病人术后的疗效及手术前后病变节段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人均在术后5d内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结论:经脊柱内窥镜下的突出椎间盘摘除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脊柱基础理论、生物力学研究、脊柱外科技术与器械的发展和进步,脊柱微创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内窥镜技术大大促进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目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技术包括:腹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微创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在成功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目前被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Francois[1]在显微腰椎间盘摘除的基础上,应用小切口及显微外科技术行椎间孔切开减压、颈椎间盘摘除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颈痛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但术中显露难以令人满意。随着影像学和现代光纤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近…  相似文献   

4.
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有确切疗效[1]。经椎板间入路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下椎间盘摘除术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是临床上用于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较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并获得了满意疗效[2-5]。此两种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5]。但这两种微创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有何异同,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对2010年12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上述两种微创手术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这两种微创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创伤与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 脊柱外科动态1 1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是比较少见但是较难治疗的疾患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其诊断率逐渐提高 ,寻找微创且切实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备受关注。最近Medscape网站(www .medscape .com)发表了一个专辑 ,详细讨论了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诊断、手术治疗、疗效和并发症预防等 ,其中介绍了椎板切除胸椎间盘摘除术、经椎弓根胸椎间盘摘除术、胸腔镜下胸椎间盘摘除术和内窥镜下胸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技术、临床结果和并发症预防 ,认为利用微创技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腰部扭伤史者13例,合并脊柱隐裂1例,移行推2例,有家族聚集倾向2例,无明确原因5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行人工髓核置换术1例,经皮穿刺抽吸术2例,单侧半椎板减压术4例,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16例。结果随访8个月-7年,平均2.1年。失访2例,优良率为90.5%(19/21),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者优良率为93.7%(15/16)。结论外伤、先天性畸形、遗传学因素和椎间盘退变等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主诉症状轻、体征重及X线检查常无异常是其特点;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宜行手术治疗,其中创伤较小的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宜脊柱内窥镜下操作的自制L型反向刮匙,手术治疗椎体后缘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对L型反向刮匙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18例,对其中57例经CT证实为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自制L型反向刮匙进行处理。结果57例中42例获得3-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1个月,疗效按Nakai[1]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8%,无一例转开放手术,无神经根及硬脊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脊柱内窥镜下配置自制L型反向刮匙处理椎体后缘钙化型椎间盘突出,安全可行,并获得较好疗效。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9年9月~2002年10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患者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3例获得3~19个月随访,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86例,良21例,可4例,差2例,手术优良率94.6%。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好等优点,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行双间隙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和疗效。方法 在应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为2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L4-5、L5S1,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52例(18.4%),采用同侧双切口入路或不同侧双切口入路对同侧或不同侧相邻的双间隙椎间盘突出者做髓核摘除术。结果 接受本手术入路治疗的52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其建立工作通道的成功率为100%、行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的优良率为96.1%。结论 以同侧或不同侧作双切口入路在椎间盘镜下作相邻双间隙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ry,MED)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42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2例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38例,良3例,可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JLDH)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发展,除了经典的开放式减压手术外,微创技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现阶段的临床应用中,微创内镜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该疾病主要包括椎间盘镜技术(MED)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对比,毫无疑问内镜技术的应用具有对组织破坏程度轻、术中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一系列明显优势;然而,脊柱内镜技术也有着手术适用范围较传统开放式手术窄,对术者的操作要求也更为严苛等局限性。虽然同为微创内镜技术,MED与PTED技术的原理和适应症亦不相同,本文旨在对两种技术进行详细对比、总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4—01—2007—01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采用MED手术55例,MTD手术43例,将其手术疗效、腰椎功能改善率及具体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6个月(72~81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腰椎功能改善率及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ED组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方面均低于MTD组(P〈0.05)。结论MED与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二者可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12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的FBSS,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复发5例,腰椎管狭窄髓核摘除并神经根管减压术后复发3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复发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结果12例术后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神经根刺激所致的患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患肢疼痛评分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术前8.3±1.9,术后1个月2.6±1.1(t=16.301,P=0.000)。结论椎间孔镜是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FBSS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成熟的椎间孔镜手术经验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腰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877岁,平均39岁。并对患者的术前、术后即刻、1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疼痛功能指数(2.0版本)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60例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o im ax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MASTQuADRANT通道下行单切口髓核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180±36)min,出血量(195±74)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例切口皮肤暗红;1例硬脊膜损伤。VAS评分由术前(6.8±1.7)分降至术后7d(1.3±0.5)分(P=0.00)。2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2.8%(26/28)。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技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操作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对2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行腰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治疗,男8例,女12例;年龄33~60岁,平均47.5岁。病程3~10年,平均6年5个月。比较分析20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腰腿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末次随访Macnab评分。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末次随访时优10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18/20)。结论在熟悉掌握操作技术的前提下,使用椎间孔镜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短期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is widely treated using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In the present PELD surgery, performing decompression under endoscope still takes a long time to explore the rupture site of annulus fibrosus, resulting in prolonged operation time and over‐invasion of the undegenerated annulus fibrosus. A wide range of intraoperative exploration also induces an iatrogenic injury of the normal annulus fibrosus, even aggravating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which may lead to early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severe case. Hence, it is important to seek a precise decompression in PELD surgery. Under this kind of realization, more spinal surgeons possibly choose a disc staining before performing decompression. However, the classical disc staining technique still has its shortcomings. First of all, an appropriate dose of staining cannot be accurately mastered, even induces unqualified staining effect. Second, the duration of surgery and the times of fluoroscopy will be increased. Finally, what surgeons see under the endoscope is the staining result but not the staining process. Hence, this is accomplished more effectively by designing procedures that perform fully visible disc staining under spinal endoscope. There is no specific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technique note of endoscopic staining in PELD surgery. We have come up with a new original technology of endoscopic staining with methylene blue injection in PELD for treatment of LD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策略。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86例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椎间孔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28例,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35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23例。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种微创术式均能显著改善患肢放射性疼痛VAS评分。术后优良率都在85%以上。PELD术适于年轻人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MED术适于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miTLIF术适于伴有腰椎退行性失稳或伴有马尾综合征或术后复发的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结论临床上应依据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微创外科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川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NAKAI评定标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常规手术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4例,随访51~72个月,平均60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48例,良13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5.31%。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8 min。术中失血15~40 mL,术中硬脊膜损伤1例,神经损伤1例,无椎间隙感染及术后复发病例。结论第二代椎间盘镜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技术先进、组织创伤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小、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