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病例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奥扎格雷80mg+5%葡萄糖或0.9%NaCl溶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周。对照组患者人院后给予丹参注射液40ml+5%葡萄糖或0.9%NaCl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能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2.
关健  谢晓明  孙建丽 《骨科》2015,34(6):771-774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1级、2级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另选取年龄、性别等相匹配5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qd,po,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qd,观察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变化。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LT、PDW、MPV及GMP-140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TC、TG、LDL-C、PLT、MPV及GMP-140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血压、PLT、MPV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LDL-C、HDL-C、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关分析显示GMP-140水平下降幅度与TC、TG、LDL-C下降幅度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27,0.326,0.173(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调脂治疗的同时降低GMP-140水平,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对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CD41/61的影响.方法 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抽取外周静脉血,B组、C组和D组的血标本分别加入0.2、2、20 mg/L依托咪酯,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作为对照组(E组,n=10),E组和A组不加人药物.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CD41/61的表达量.结果 5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3.3 ±1.9)%、CD41/61(93.1+3.4)%比较,A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37.1±20.3)%、CD41/61(97.2±1.4)%表达增高(P<0.01);与A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比较,C组CD62p(20.9+9.2)%表达降低(RO.05),D组CD62p(17.9±15.6)%表达明显降低(P<0.01),C组、D组CD41/61无明显改变,B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41/61表达高于正常人,在体外依托咪酯2 mg,L和20 mg/L可以抑制CD62p表达,抑制血小板的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内皮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MD、NO、ET-1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片,连用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均未出现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结论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且使用安全、可靠,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连续用药8周。两组受试者均于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VEGF及ES。结果在治疗前两组VEGF和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后VEGF水平明显降低,而ES升高(P〈0.05);同用药前相比观察组用药后VEGF水平同样明显降低,ES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使VEGF水平降低,而ES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以及氯诺昔康对血小板CD62p表达的影响,判定氯、稽康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Ⅰ组患者术前30min给予氯诺昔康16mg,Ⅱ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4mL。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0min和术后6h和24h3个时相点抽取静脉血2mL,测定血小板CD62p的表达;观察术后2、6和24h时静息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48和72h引流液的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d恶心、呕吐的发生及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2、6和24h3个时相点均有差异,Ⅰ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P〈0.05);每组患者3个时点血小板CD62p的表达有差异,术后CD62p的表达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24h镇痛药物的需求有差异;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的量无差异;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未发现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氯诺昔康单剂16mg应用并未明显影响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可安全瘦用于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3.52±0.47)mmol/L、(1.31±0.29)mmol/L、(2.52±0.34)mmol/L和(1.87±0.30)mmol/L,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替罗非班静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结果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疗效显著(P〈0.05),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防治了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心脏猝死。结论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干预7 d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II、Balthazar CT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T-1、NO、vWF:Ag、VEGF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vWF: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ET-1、NO、vWF:Ag的改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VEGF的改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MP-140、TXB2等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 II、Balthazar C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述评分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发现,Balthazar CT评分与ET-1、vWF:Ag、GMP-140、TXB2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情况改善可能是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分析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及11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基因型。并测定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结果脑卒中组PAF-AH基因突变率和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分别为42.44%、(91.08±39.10)ng/L、(36.46±13.10)μg/L、(41.75±11.18)μg/L、(29.05±9.16)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05%、(64.30±18.81)ng/L、(18.27±7.68)μg/L、(30.94±8.47)μg/L、(18.75±6.06)μg/L](P<0.01)。脑卒中组基因突变者血浆PAF、GMP.140水平显著高于无基因突变者(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且与PAF。AH基因多态性相关。PAF-AH基因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遗传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小板的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符合SIRS4项诊断标准中的项目数,将患者分为SIRS2、 SIRS3、 SIRS4三组。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以 CD41、 CD42、 CD62p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分别反映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von Wilebrand因子受体及颗粒膜蛋白GMP-140的表达量。结果:CD41和CD42在不同程度的SIRS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D62p的表达在所有患者中均明显增加,且随SIRS程度增加而升高,SIRS4组组明显高于SIRS2组(P<0.05)。感染与非感染性SIRS患者的三种膜糖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SIRS程度增强时,患者APCGEⅡ区评分增加,病死率增加。感染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SIRS患者的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SIRS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制剂等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胸放射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其中经胸放射治疗后的UAP患者28例(经胸放疗后组);普通UAP患者30例(普通心绞痛组)。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随访1年,测定两组患者脑钠尿肽(BNP)水平,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胸放疗后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普通心绞痛组比较,钙化病变、多支病变、血栓病变以及PCI术中夹层发生率明显升高,1年随访时BNP水平较普通心绞痛组高[(234.31±121.39)ng/L比(124.74±37.81)ng/L],室壁运动指数、新发心功能不全及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也较普通心绞痛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放射治疗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复杂病变为主,同时因放射性心肌及瓣膜损伤,使得该类患者远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CD62p在骨折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患者预警、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骨折患者、骨折合并VTE患者的CD62p,测定出CD62p正常水平区间,对骨折患者、骨折合并VTE患者进行动态分析,比较不同诊疗阶段CD62p水平。结果VTE患者CD62p高于骨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骨折组CD62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折组及骨折合并VTE患者组在不同治疗阶段,CD6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62p可作为骨折合并VTE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瘀血状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是否存在瘀血,以及瘀血与疾病的活动性关系,本试验从血小板活化的角度,检测了UC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的各项指标。结果U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均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低于正常人;同时Uc患者的PLT、GMP-140、TXB2与疾病的活动性分别呈正相关,MPV与疾病的活动性呈负相关。结果表明,UC发病过程中存在瘀血,并且瘀血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本试验进一步认识了UC的发病机制,不但为判断UC是否存在瘀血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室依据,而且也为衡量中医药治疗UC的疗效提供了可靠标准,更加拓宽了中医药治疗UC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