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髓液中腺苷脱氨酶(CSF-ADA)活性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1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76例结核性脑膜炎为病例组;84例非结核性脑膜炎为对照组,其中细菌性脑膜炎36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18例.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抽取CSF,采用酶耦联Trinder法测定CSF-ADA活性,结果以(-x)±s表示,组间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4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于抗结核治疗后2周和6周时再次检测CSF-ADA,治疗前后差异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CSF-ADA活性为(12.9±6.4)U/L,非结核性脑膜炎组为(6.0±4.1)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860,P<0.05).取CSF-ADA≥9 U/L作为临界值时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非结核性脑膜炎价值最高,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3.33%.随着患者病情好转,CSF-ADA活性逐渐降低.结论 CSF-ADA活性≥9 U/L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抗结核治疗后CSF-ADA活性可作为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超声声像图改变的特点。 方法选取6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索诺声M-turbo超声诊断仪经前囟门型颅脑超声检查,观察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声像图改变特点及差异。 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脑膜回声异常阳性率为92.7%和100.0%,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的20.0%,脑室扩张阳性率均为100.0%,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的55.0%,积液阳性率为63.4%和75.0%,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的5.0%,硬膜下积液阳性率为26.8%和12.5%,低于病毒性脑膜炎的9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9.031、25.358、21.058、29.087,P均<0.01)。 结论颅脑超声检查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效的诊断手段,对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影像学检查声像图改变较为清晰,诊断准确、方法简便、无创伤,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辅助诊断及动态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 Tube(QFT-GIT)对79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检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4例,结核合并肿瘤患者1例。同时,对其中27例患者进行胸腔镜下胸膜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QFT-GIT的阳性率为91.1%(41/45),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阳性率为26.5%(9/34)。QFT-GIT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1.1%(41/45),特异性为73.5%(25/34),阳性预测值为82.0%,阴性预测值为89.3%;胸膜组织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6.3%(26/27),特异性为100.0%(12/12)。联合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5.5%(42/44),特异性为94.1%(32/34)。结论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GIT联合胸膜组织活检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我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卢和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05-306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评估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便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5例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4月住院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评估流程,对照组未实施。结果:观察组便秘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头疼发生率及满意度较对照亦有所提高(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运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便秘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一般临床指标、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化验指标等为研究参数,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预后不良组(在院死亡和自动出院),对两组患者参数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和脑脊液压力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脑脊液压力和葡萄糖含量是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认知。 方法分析1例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1例38岁男性患者因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于2015年3月17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诊治,完善检查后确诊为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颅内混合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预后较好。 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及时诊断,予以抗隐球菌、抗结核综合治疗并适时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住院CN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头痛(89/89,100.0%)和呕吐(62/89,69.7%)。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为该病主要临床表现。CNM确诊前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19例,占21.3%;怀疑为巨细胞病毒脑炎8例,占8.9%。经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后,66例好转、治愈,20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 CNM易出现误诊,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脑膜炎致脑积水6例治疗体会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张世刚苑秀华邓生育1)刘亚杰2)张文辉3)由于CT的普及应用以及分流管和分流技术的改进,使结核性脑膜炎所致脑积水手术治疗有所进展。本组手术治疗了6例结核性脑膜炎所致脑积水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结果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22例(36.7%)、中残11例(18.3%)、重残7例(11.7%)、植物生存5例(8.3%)、死亡15例(2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有效方法,它操作简便、减压彻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妇产科常见的院内感染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筛选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院妇产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患者共2856例,共发生感染者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者21例(41.18%),泌尿系统感染者15例(29.41%),手术部位感染者10例(19.61%),胃肠道感染者3例(5.88%),宫腔感染者2例(3.92%)。年龄>50岁、留置尿管、住院时间>8 d以及化疗是妇产科患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上因素均具有代表性(P <0.05)。结论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因素较多,规范的护理操作及全面的护理干预是降低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进的多侧孔微创穿刺针及冲洗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YL-1型颅内血肿粉碎微创穿刺针,末端加以多孔改进后,高温高压消毒后一次性使用。根据CT片行血肿靶点定位,对430例血肿量在25~120 ml进行穿刺引流,等量盐水反复冲洗,术后第2天注入尿激酶,旋转穿刺针并反复冲洗进行穿刺引流。结果穿刺针在脑内留置时间1~4 d,无一例头皮及颅内感染。拔针前及拔针后再出血36例,再出血率8.3%(36/430)。死亡29例,病死率6.7%(29/430),其中4例死于再出血脑疝,11例死于肺炎、心力衰竭,6例死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8例死于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Ⅰ级85例,Ⅱ级189例,Ⅲ级77组,Ⅳ级17例,总有效率85.5%(368/430)。结论改进的多侧孔微创穿刺针直径相对增大,不易堵塞,冲洗引流通畅,能较快速清除血肿,降低脑内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2.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内复查CT显示,117例血肿清除90%以上,21例血肿清除80%以上。死亡13例,其中5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所致的脑疝,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死于颅内感染、气道梗阻及消化道大出血各1例。术后生存125例,平均随访8(3~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25例,Ⅱ级49例,Ⅲ级34例,Ⅳ级15例,Ⅴ级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创伤小,术野显露充分,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颅内压监测下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CT扫描结果 进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积水、脑疝、再出血)、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①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1,P<0.05);②试验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和脑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脑室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中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2年11月210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网塞加补片修补法(Rutkow)42例、超普网塞修补法(UPP)138例、超普疝修补装置(UH3)39例,茅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墨腹股沟嵌顿性癌患者渗出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嵌够时间超过12h的162例病例,渗出液绌菌培养阳性38例,阳性率23.5%;嵌顿时间小于12h的48例病例的细菌检出阳性2例,阳性率4.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9%(6/210,血肿3例、出血1例、感染2例,切口感染均为糖尿病患者,无深部补片感染,给予敞开切口引流换药后愈合),3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05)。210例嵌顿疝患者行一期修补术后1年内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0.5%。结论选择合理手术方法、熟悉腹股沟区局部解剖、熟练掌握疝修补技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诱因及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9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诱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合理运用抗生素及气管切开,首选头孢三代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死亡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应给予积极的预防,一旦发生肺部感染,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治疗,进而减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2004年5月-2008年10月采用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腹股沟疝患者37例。结果:37例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切口感染及电切综合征等发生,随访6~36个月,无疝复发及切口感染,排尿情况改善满意。结论:采用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情况综合研究外伤性脑血管痉挛(CVS)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0例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疝患者,首先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予脑室穿刺行颅内压动态监测,再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连续7天行TCD及颅内压监测并作相关数据分析. 结果 18例发生CVS(占60%),脑中线结构钟摆程度≥2cm的CVS发生率显著高于脑中线结构钟摆程度<2cm;t-SAH积血Hijdra法计算6分以下20例中有9例(45%)、6以上10例中有9例(90%)发生CVS;脑疝至手术处理时间2小时以上3例中有3例(100%)、2小时以下27例中有15例(55.6%)发生CVS;手术进行硬膜下探查19例中有8例(50%)、未探查11例中有10例(90.9%)发生CVS;年龄>50岁18例中有6例(33.3%)、<50岁12例(40%)中有12例(100%)发生CVS. 结论 经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所发生的脑血管痉挛情况与患者术前术后脑中线结构钟摆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脑疝至手术处理时间的长短、是否进行硬膜下探查、年龄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脑疝、急诊手术、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计算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1例(14.9%)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多因素分析显示,脑疝(OR=6.421,95%CI=2.312~22.517,P=0.001)和GCS评分(OR=0.422,95%CI=0.233~0.851,P=0.002)是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伤情和并发脑疝是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01日至2018年08月31日期间我科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匹配原则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分别为49例和53例,以保证两组患者病情的可比性。开颅组进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组进行完全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相关信息、术后并发症差异、临床预后差异,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弊。结果 开颅组患者和内镜组患者在手术用时、血肿清楚率、再出血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内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低于开颅组,术后2周、3个月时GCS评分要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和内镜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术口感染、术后癫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脑水肿的发生率上内镜组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ADL评分平均秩次均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优于传统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