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4种皮肤护理方案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效果。 方法 入选112例ICU失禁患者,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28例,在一致性皮肤护理方法基础上,A组会阴部皮肤每12h喷涂1次硅酮敷料,B组每8h喷涂1次硅酮敷料;C组每12h喷涂一次皮肤保护膜和D组每8h喷涂1次皮肤保护膜,连续干预7d,观察IAD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其严重度分级。 结果 4组患者IAD总发生率26.78%,硅酮敷料A组和 B组IAD发生率低于皮肤保护膜C组和D组(P<0.05);相同敷料不同使用频率比较,8h和12h之间比较IAD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组IAD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硅酮敷料每8h或12h使用1次能降低IAD发生率,可根据失禁频度选择硅酮敷料使用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住院的11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年龄、性别、体温、糖尿病、失禁类型、失禁频次、腹泻、肠内营养、痔疮、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种数、大便性状、入住ICU时Braden评分(包括感知能力、潮湿程度、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态及摩擦力/剪切力)等一般资料,根据ICU入住期间IAD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IAD组和非IAD组,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例患者中有33例出现IAD,发生率为27.73%。IAD组和非IAD组间糖尿病、失禁类型、失禁频次、腹泻、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种数、大便性状、感知能力、潮湿程度及摩擦力/剪切力评分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小便失禁、失禁频次>6次/d、低蛋白血症、水样便、感知能力低及潮湿程度高是神经内科ICU老年患者发生I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神经内科ICU老年患者发生IAD与失禁状态、低蛋白血症、排便状态及Braden评分密切相关,临床可针对患者自身特点采取预防措施,降低IAD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52例ICU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ICU治疗期间的IAD发生情况和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ICU治疗期间,观察组的IAD发生例数、IAD平均形成时间以及IAD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IAD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ICU失禁患者的IAD发生率,提高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年3月-8月收住ICU病房的84例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分析IAD发生的原因,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检查和处理,比较PDCA管理实施前后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结果 PDCA管理实施后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CA管理法降低了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提升了ICU护理人员IAD相关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念坚  王一清  赵宁玲 《全科护理》2020,18(18):2265-226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个ICU收治的125例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营养情况、皮肤情况、失禁情况、大便性状及化验室指标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ICU病人IAD患病率为22.4%,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Braden评分、会阴部皮肤评估(PAT)评分、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评分、血清清蛋白水平、有无糖尿病史、失禁类型、大便性状对IAD的发生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便性状、Braden评分和PAT评分是I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建议对ICU的IAD高危群体,即存在水样便、Braden评分低和PAT评分高的病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维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便失禁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IAD)的预防性评估及干预措施。方法:将入住EICU的172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使用会阴部位皮肤状况评估工具(PAT)进行评分,并将观察组随机分为观察A组45例和观察B组47例,高风险患者分别使用气管插管导管和一件式造口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AD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IAD发生率低(P 0. 01),发生时间延长(P 0. 01),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比较,IAD发生率、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装置更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使用PAT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失禁患者IAD发生率,延长IAD的发生时间;使用气管插管导管与一件式造口袋预防IAD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优先推荐采用非侵入性操作一件式造口袋作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IAD调查表及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对浙江省11所医院ICU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患者失禁发生率为25.2%;ICU失禁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5.1%;IAD患者年龄为(68.09±17.81)岁,其中伴有真菌感染者5例(占10.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Braden评分、大便失禁、失禁持续6个月以上、频繁失禁(6次/日)及水样便是发生IAD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ICU患者IAD高危人群为低Braden评分、大便失禁、失禁持续6个月以上、频繁失禁及水样便患者,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无菌橡胶手套联合负压引流器、尿套、保鲜膜3种处理漏尿的方法在男性留置导尿漏尿中的效果。方法将105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5例,A组采用无菌橡胶手套连接负压引流器,B组拔除导尿管后使用乳胶尿套,C组拔除导尿管使用保鲜袋接尿,比较3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工作效率及舒适度。结果 A组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发生率2. 86%,未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B组IAD发生率20%、CAUTI发生率17. 14%; C组发生IAD、CAUTI发生率分别为28. 57%、22. 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C组更换频率、尿量记录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神经外科发生漏尿男性患者使用无菌橡胶手套连接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漏尿,可以有效减少尿液外渗,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布里斯托大便分型的结构化管理在ICU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ICU收治的大便失禁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至8月ICU收治的大便失禁患者为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布里斯托大便分型的指导下实施皮肤结构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IAD)的发生率、IAD的发生时间以及IAD的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IA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AD的发生时间延缓,试验组发生中度和重度IAD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布里斯托大便分型的结构化管理能有效降低失禁患者IA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延缓IAD发生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ICU昏迷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ICU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AD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IAD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发生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ICU患者I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皮肤清洗方法联合失禁相关性皮炎干预工具(IADIT)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伴有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伴有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63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IADIT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0.16%(19/63),低于对照组的44.57%(4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治疗有效率为94.74%(18/19),高于对照组的65.86%(2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的时间为(6.33±3.14)d,低于对照组的(11.55±3.4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中,与传统经验性护理方法相比,基于IADIT的定向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失禁相关性皮炎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评估量表在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454例住院失禁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取2014年1~6月的218例失禁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4年7~12月的236例失禁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后进行护理。比较2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 结论 对失禁患者采用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后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预防颈脊髓损伤后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颈脊髓损伤患者,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失禁性皮炎护理情况及肛周皮肤状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各级失禁性皮炎愈合时间、清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有助于预防颈脊髓损伤后失禁性皮炎的出现,同时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肛周皮肤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失禁性皮炎识别与防控管理信息系统,探讨其在危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预防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失禁性皮炎管理小组,构建失禁性皮炎识别与防控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评估、分级、决策、护理文书4个内容模块,从而实现评估预警、分级判定、指导决策和保存记录等功能。2019年7月正式在临床应用,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护士评估危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风险的用时、及时率及准确率、风险评估及分级评估的动态更新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 应用失禁性皮炎识别与防控管理信息系统后,护士评估危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风险的用时由(2.88±0.35) min缩短至(1.44±0.22) min,评估及时率由52.5%上升至82.5%,评估准确率由57.5%提高至85.0%,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的动态更新率由17.5%上升至77.5%,分级评估的动态更新率由20.0%提高到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由16.0%降至11.8%(P>0.05)。 结论 失禁性皮炎识别与防控管理信息系统能为护士提供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能缩短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用时,提高评估及时率、准确率、风险评估及分级评估的动态更新率,有助于提高失禁性皮炎皮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患病率及预防现状,对未来失禁性皮炎的培训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失禁患者调查表,对293例失禁患者进行调查,对患有失禁性皮炎患者的医院分布、科室分布、分期、预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失禁患者中失禁性皮炎的患病率为14.0%,同时5.5%并发压疮、11.3%并发真菌性皮炎,失禁患者的预防措施较落后。结论 :医院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研究需要加强;建议建立失禁患者预警管理措施,定期调研和监控发生状况;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失禁性皮炎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组装式粪便收集器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医用排便清肠器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组装式粪便收集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的发生率及相关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便失禁相关总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床位费、换药费、卫生材料费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收集装置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装式粪便收集器可以有效收集粪便和降低ICU大便失禁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且与医用排便清肠器相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危重患者常因胃肠营养不当、神经功能紊乱或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胃肠道内菌群失调而引起大便失禁,发生皮肤损伤,导致失禁相关性皮炎( IAD )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痛苦,增加护理工作量。本文就危重症患者IAD产生的相关因素及目前关于IAD的预防及皮肤保护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