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535例PD患者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测,并分为睡眠障碍组249例和非睡眠障碍组286例。分别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疲劳严重度量表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较非睡眠障碍组更易出现便秘(67.5%vs 48.3%)、疲劳(79.1%vs 44.4%)、嗅觉减退(35.7%vs 23.8%)、排尿障碍(50.6%vs 11.5%)、头晕(45.4%vs 26.9%)等症状(P<0.01);睡眠障碍组各量表评分高于非睡眠障碍组[HMDS评分(16.96±10.57)分vs(9.77±7.55)分、UPDRS-Ⅰ(2.59±2.05)分vs(1.56±1.47)分、UPDRS-Ⅱ(11.27±5.81)分vs(8.63±4.51)分、UPDRS-Ⅲ(23.30±12.87)分vs(19.02±11.37)分、UPDRS总分(42.35±20.80)分vs(32.83±17.33)分,P<0.01]。2组患者Hoehn-Yahr分级、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其他非运动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便秘、疲劳、抑郁、排尿障碍、头晕、UPDRS-Ⅲ是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睡眠障碍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与便秘、疲劳、抑郁、排尿障碍、头晕等非运动症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睡眠障碍(SD)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3例PD病人,根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分为SD组和非睡眠障碍(NSD)组,记录所有病人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PSQI量表评价睡眠情况,同时使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Y分级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日间思睡量表(ESS)、疲劳严重量表(FS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PDQ-39)量表评价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结果 PD病人SD发生率为67.74%;SD主要临床表现为实际睡眠时间的减少、入睡时间的延长、睡眠质量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越长及H-Y分数量表、UPDRS、PDQ-39、NMSS、ESS、FSS评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SD在PD病人中较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实际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差,PD严重程度可能影响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中抑郁、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嗅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评分之间及其与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对44例原发性PD患者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PD自主神经功能量表(SCOPA-AUT)、睡眠障碍(RBD)量表和史尼芬16项嗅觉筛查量表(SS-16)对患者的NMS进行评分,与12例对照组比较,统计NMS之间及其与UPDRS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组患者嗅觉障碍、抑郁程度、自主神经功能、快速动眼睡眠障碍均较对照组严重(P<0.01),而MMSE的评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804).此外,在PD组中,HAMD-17评分(r=0.447,P=0.004)、SCOPA-AUT评分(r=0.360,P =0.023)与UPDRSⅢ呈明显正相关;而在NMS之间SCOPA-AUT与RBD评分呈正相关(r =0.331,P =0.035);HAMD-17与MMS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60,P=0.003,);与SCOPA-AUT呈正相关(r=0.394,P=0.011).结论 NMS已经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NMS常伴随发生,其中抑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与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PD患者抑郁的程度与其认知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疲劳是否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方法应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测评120例PD患者的疲劳症状,并将其分为疲劳组(57例)和非疲劳组(6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情况。比较疲劳组与非疲劳组患者睡眠障碍及各亚型间疲劳和睡眠的差异。结果 47.5%的患者存在疲劳。疲劳组与非疲劳组比较,年龄、性别、起病年龄、病程、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PQSI评分疲劳组高于非疲劳组[(7.26±3.79)分vs(4.71±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入睡时间及夜间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组昼间思睡评分显著高于非疲劳组[(2.87±1.30)分vs(1.49±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组患者FSS和PSQI评分具有相关性(r=0.401,P<0.05)。PD患者各亚型间疲劳发生率及睡眠障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疲劳和睡眠障碍均是PD患者的独立非运动症状。PD疲劳与睡眠障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评价PD患者睡眠质量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改良Hoehn-Yahr分期、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PD患者病情及睡眠情况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D组PDSS总评分为(81.37士19.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9.78士1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ESS平均得分(7.08±3.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睡眠障碍与年龄、HAMD及MMSE评分结果呈等级正相关。结论 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最常见,并受年龄、抑郁、认知状态等因素影响,与H-Y分期无关,临床应重视睡眠障碍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PD病人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血样本,检测血清25-(OH)D、Hcy水平,采用PD评定量表(UPDRS)第Ⅲ部分及Hoehn-Yahr分期评估病人运动症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22~24项及NMSS总分评估PD病人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泌尿功能障碍及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根据Hoehn-Yahr分期将病人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HAMA-14、HAMD-17、MMSE、PSQI、NMSS 22~24项评分将PD病人分为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失眠组与非失眠组、泌尿功能障碍组与非泌尿功能障碍组,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不同亚组病人血清25-(O...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率.方法 随机收集未经治疗的PD患者48例,在口服美多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PD统一评定量表运动部分、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抑郁量表、认知功能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便秘问卷测定.结果 主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便秘94%、睡眠障碍63%、抑郁33%、认知功能障碍25%.治疗前各量表评分: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33.93±19.82,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异常率100%,抑郁量表5.18±4.4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26.54±3.8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6.83±5.10,便秘45例;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11.14±9.43,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异常率仍为100%,抑郁量表5.18±4.3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26.65±3.6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6.97±4.81,便秘45例.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即有便秘8例、睡眠障碍6例,认知功能障碍均发生在Hoehn-Yahr分期Ⅲ期以上患者.结论 PD非运动症状表现多样,部分症状发生率较高,也可是其主要症状,也可先于运动症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于PD晚期.抗帕金森病治疗只能改善PD患者运动症状,不能改善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运动功能、情感障碍方面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rTMS组用1HzrTMS技术治疗20例PD患者共15d.10例与rTMS组相匹配的PD患者接受假刺激治疗15d.rTMS、假刺激治疗前后观察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变化.结果 rTMS治疗后20例患者运动功能症状改善良好,UPDRS评分由治疗前的(38.45±17.33)分降至(30.95±17.00)分,降低19.51%,(t=6.780,P<0.01),UPDRS各项评分下降;HAMD总分由治疗前的(12.15±7.62)分下降到治疗后的(8.75±7.31)分,降低27.98%,(t=5.101,P<0.01),躯体化、睡眠障碍和阻滞的因子分低于治疗前;HAMA评分无明显改变(t=1.757,P>0.05).强直型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假刺激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HzrTMS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抑郁症状,对焦虑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潜在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在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与PD患者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方法 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量表(SCOPA-AUT)、RBD筛查问卷(RBDSQ)对10例特发性RBD患者、15例PD伴RBD患者、15例PD不伴RBD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评定,并将上述指标在4组间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SCOPA-AUT评定结果显示,特发性RB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评分介于正常对照与PD患者之间(P<0.05),且所有被试者SCOPA-AUT评分与RBDSQ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5).HAMD-17、MMSE评分在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RBDSQ评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D与PD密切相关,特发性RB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的严重程度介于正常对照与PD患者之间,提示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有可能成为预测RBD患者发展成为PD风险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对不同运动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200例(PD组),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PD组又根据主要临床特点分为震颤型组137例和非震颤型组63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PD组和对照组进行抑郁评分,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及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分别评价PD组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PD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0%vs8.7%,P0.01)。震颤型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震颤型组(63.5%vs 77.8%,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非震颤型组HAMD-24评分与病程、UPDRSⅡ、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PDQ-39评分总分及各分项中的情感状态、羞耻感、社会支持、交往联络呈正相关,与发病年龄、PDQ-39评分各分项中的认知和睡眠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DQ-39总分的影响因素系数从大到小为UPDRSⅢ、H-Y分级、病程、UPDRSⅡ、HAMD-24、发病年龄及HAMA-14(P0.05)。结论非震颤型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震颤型高,症状严重,且影响非震颤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幻觉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6月到2016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518例。收集详细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一系列量表评估,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PDQ-39)、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NM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额叶功能评估量表(FAB)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将患者分成幻觉组和非幻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各个量表的评分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9例(9.5%)PD患者出现幻觉症状;幻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使用率、UPDRS运动评分、HY分级及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幻觉组(P0.05);而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幻觉组患者的NMSS总分及各亚项评分、HAMD总分、HAMA总分及PDQ-39总分均显著高于非幻觉组(P0.05),但两组FAB总分和MoC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向前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病程(OR=1.142,P0.001)、NMSS量表中的泌尿系统症状评分(OR=1.058,P=0.001)及HAMA评分(OR=1.058,P=0.009)与PD患者幻觉的发生有关。结论 PD患者出现幻觉并不少见,其出现可能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病程较长的PD患者更容易出现幻觉;PD患者出现幻觉与运动症状无关,可能与某些非运动症状(如泌尿系统症状及焦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9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16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52例(MoCA评分≥26分),PDCI组114例(MoCA评分26分)。方法采用MoCA评分评估认知,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Hoehn Yahr(H-Y)分期、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结果入选者中,PDCI发生率为68.7%。PDCI组年龄、病程、步态慌张、冻结、翻身困难、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农药接触史、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男性和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CI组UPDRS总分、UPDRSⅡ、UPDRSⅢ、H-Y分期、FSS、HDRS、HAMA、NMSQ、SCOPA-AUT、PSQI评分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5,95%CI:1.008~1.213,P=0.033)、病程(OR=1.454,95%CI:1.163~1.819,P=0.001)、受教育年限(OR=0.627,95%CI:0.524~0.749,P=0.001)、FSS评分(OR=1.921,95%CI:1.113~3.313,P=0.019)、SCOPA-AUT评分(OR=1.117,95%CI:1.002~1.246,P=0.047)与PDCI独立相关。结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疲劳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严重的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入选130例PD患者和80例健康人,通过完成临床症状评定量表评分(UPDRS)及HoehnYahn(H-Y)评分,非运动症状评分量表,比较维汉两民族PD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差异性。结果维汉两民族PD患者在病程,起病年龄,UPDRSⅠ,Ⅱ,Ⅲ部分及H-Y分级及首发症状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胀、睡眠障碍、便秘、疲乏和排尿困难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主诉,其发生率在维汉两民族PD所占比率分别为:38.75%vs 38%;37.5%vs 60%;41.25%vs 38%;32.5%vs 24%;35%vs 62%。维汉两民族PD患者在便秘及疲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PD患者在便秘及疲乏方面较汉族PD严重,而维汉两民族PD患者在其他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将264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EDS组(ESS评分≥10分)130例与无EDS组(ESS评分<10分)134例,并对所有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夜间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与无EDS组比较,EDS组年龄偏大,男性较多,病程较长,Hoehn-Yahr(H-Y)分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不宁腿综合征(RLS)、疲劳、淡漠、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均增高,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及吡贝地尔的使用率均增高,左旋多巴等效剂量、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均显著增高,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EDS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分项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习惯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无EDS组(均P<0.01),EDS组PD睡眠量表(PDSS)总分及条目8、9、14、15得分均明显低于无EDS组(均P<0.05)。ESS分值与左旋多巴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环氧合酶(COX)-2、前列腺素(PG)E2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PD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血清TGF-β1、COX-2、PGE2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Ⅰ、UPDRSⅡ、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非运动瘤状量表(NMSS)评分、TGF-β1、COX-2、PGE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D中晚期患者血清TGF-β1、COX-2、PGE2水平显著高于早期患者(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TGF-β1、COX-2、PGE2与UPDRSⅡ、UPDRSⅢ、HAMD无关(P>0.05),与UPDRSⅠ、MMSE、NM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过多元回归分析,TGF-β1、COX-2、PGE2是PD患者NMS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GF-β1、COX-2、PGE2与PD患者非运动状态有关,且与认知功能也有关,提示三者均参与了PD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相关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PD患者133例(PD组),健康体检者51例(对照组),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多导睡眠图监测2组的睡眠情况。PD组又根据睡眠情况分为睡眠障碍组75例,无睡眠障碍组58例。PD组给予Hoehn-Yahr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2(PDSS-2)、8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8)、慢性疼痛评估,以观察PD相关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PSQI、ESS、觉醒次数、N1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明显增加,慢波睡眠明显减少[(8.87±8.68)%vs(15.10±8.57)%,P=0.003]。睡眠障碍组Hoehn-Yahr分期、PDSS-2、ESS、HAMD-17、HAMA-14、慢性疼痛、PDQ-8评分较无睡眠障碍组明显增高(P<0.05,P<0.01)。Hoehn-Yahr分期、HAMD-17评分和疼痛是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伴有睡眠障碍的PD患者昼间思睡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更多的伴发疼痛且生活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UA)水平与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初次发病且未用药的PD患者8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程、血清UA水平及左旋多巴每日使用量,记录所有患者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Hoehn和Yahr分级量表(H&Y)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总分及其组分(心血管功能、睡眠/疲劳、情绪、嗅觉、注意力/记忆力、胃肠功能、泌尿功能、性功能及其他项)评分,并分析血清UA水平与年龄、BMI、病程、左旋多巴每日使用量、UPDRS评分、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Y评分、MMSE评分、NMSS总分及其组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男性患者血清UA水平为(326.57±104.10)μmol/L,高于女性患者的(256.38±109.45)μmol/L(t=2.952,P=0.004)。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UA水平与PD患者年龄(r=-0.230)、左旋多巴每日使用量(r=-0.230)、UPDRS-Ⅲ评分(r=-0.227)、H&Y评分(r=-0.213)、NMSS总分(r=-0.317)及睡眠/疲劳评分(r=-0.404)、情绪评分(r=-0.358)呈负相关,与BMI(r=0.244)和MMSE评分(r=0.236)呈正相关(P<0.05)。男性患者血清UA水平与年龄(r=0.372)、MMSE评分(r=0.403)呈正相关,与多巴胺每日用药量(r=-0.410)、H&Y评分(r=-0.313)、NMSS总分(r=-0.308)及睡眠/疲劳评分(r=-0.338)、情绪评分(r=-0.350)呈负相关(P<0.05);女性患者血清UA水平与BMI(r=0.417)呈正相关,与NMSS总分(r=-0.348)及睡眠/疲劳评分(r=-0.398)、情绪评分(r=-0.410)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UA水平与PD患者非运动症状有关,可能成为诊断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病科经诊断确诊为PD的患者(178例),评估抑郁情况后分为两组:抑郁组(107例)和非抑郁组(7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受教育程度(P<0.05)、病程(P<0.05)、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P<0.001)、Hoehn-Yahr(P<0.01)、UPDRS-Ⅳ(P<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P<0.05)、疲劳评定量表?14项(FS-14;P<0.001)、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筛查量表(RBDSQ;P<0.01)、不宁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量表(RLSRS;P<0.001)、UPDRS-Ⅱ(P<0.001)、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P<0.001)评分以及焦虑的发生率(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OR=1.282,P<0.001)和UPDRS-Ⅱ(OR=1.149,P<0.05)量表的评分结果是PD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非抑郁组相比,PD伴发抑郁患者的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更易出现焦虑、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疲劳及不安腿等多种非运动症状;焦虑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会增加PD伴发抑郁的风险;抑郁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40例PD患者及36名健康对照者的记忆功能及情感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PD组记忆的各项分测验成绩、记忆商(MQ)及MM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D病例中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记忆比较,抑郁组无意义图形再认低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其他各项分测验、MQ及MMSE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PD患者有明显记忆障碍,其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疲劳的相关因素及其存在的可能机制。方法人组PD患者73例,采用疲劳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定患者是否存在疲劳,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情况,并进行UPDRS、Hoehn—Yahr分期、汉密顿抑郁量表(HMDS)、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thescale for outcomes in PD for autonomic symptoms,SCOPA—AUT)等评定,比较疲劳组(FSS分值/9〉4)和非疲劳组(FSS分值/9≤4)在各方面是否存在差别。结果73例参与疲劳评价的PD患者中,56例(76.7%)存在疲劳。日常生活能力、运动障碍、治疗的并发症、自主神经功能及HMDS与疲劳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PDRS第二部分评分及HMDS是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疲劳是PD患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及抑郁对疲劳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