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维生素D(VD)水平及发生O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33例T2DM合并OP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33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25羟VD〔25(OH)V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OP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25(OH)VD水平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女性患者中血清25(OH)V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2.152)、性别(OR=2.275)、糖尿病病程(OR=2.251)、体重指数(BMI)(OR=2.232)、空腹血糖(OR=2.118)、糖化血红蛋白(OR=2.179)。结论 T2DM合并OP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VD缺乏更严重。高龄、女性、糖尿病病程较长、低BMI、血糖控制不好的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性更高,提示T2DM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危人群的骨密度异常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降低OP发生率,提高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尿微量白蛋白(MAU)含量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118例T2DM患者据MAU分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50例)和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68例).另选同期健康人群70名为正常对照组.行静脉血APN水平、MAU等临床指标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APN、MAU水平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血清AP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MAU、餐后2h血糖(2 hPBG)呈负相关(P<0.05).MAU水平与血清APN呈负相关(P<0.05),与BMI、SBP、FBG、TC、TG、HbA1c、2 h PBG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PN与MAU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556例,根据AS分级分为4组:T2DM+AS1组140例(单纯T2DM患者),T2DM+AS2组98例,T2DM+AS3组192例,T2DM+AS4组126例。收集4组患者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T2DM病程、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T2DM AS人群中,NLR与年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及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1,95%CI 1.076~1.147;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506,95%CI 1.011~2.243;P=0.044)及NLR(OR=1.564,95%CI 1.185~2.065;P=0.002)是T2DM患者发生下肢AS的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T2DM患者发生下肢AS 4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77,95%CI 1.086~2.910;P=0.022);另外,年龄是影响T2DM患者下肢发生不同分级的危险因素,男性患者发生AS 3级和4级的风险分别是女性的4.037和7.819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吸烟史是T2DM患者发生AS 3级的危险因素。结论 NLR与T2DM伴有下肢AS密切相关,特别是与T2DM下肢动脉硬化4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的关系。方法选择192例确诊为T2DM住院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n=60)和正常微量白蛋白尿(NAU)组(n=132),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结果 MAU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C、LDL-C、UA、SBP和D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NAU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NAU组(P〈0.05~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AU与BMI、SBP、DBP、TC、TG、LDL-C、HbA1c、UA和Cr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血脂、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异常影响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肥胖与CK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8至75岁诊断为T2DM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2,超重定义为24 kg/m2≤BMI<28 kg/m2。根据是否合并CKD,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CKD组和不合并CKD组。在不合并CKD的T2DM患者中,选取至少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按是否发生CKD分为发生CKD组和未发生CKD组。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随访的T2DM患者C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BMI截点与CK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19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CKD组620例,不合并CKD组2574例。与不合并CKD组相比,合并CKD组T2DM患者BMI明显增高(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肥胖、收缩压、舒张压、Hb、白蛋白、TG、TC、FPG及HbA1c为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058,95%CI 1.079~2.018),收缩压增高(OR=1.027,95%CI 1.018~1.035),TG增加(OR=1.087,95%CI 1.008~1.171),FPG增高(OR=1.042,95%CI 1.003~1.083)是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合并CKD组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共753例,其中,发生CKD组182例,未发生CKD组571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ST、TG及FPG后,超重为发生CKD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05~3.61)。RCS拟合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2DM患者BMI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关系,BMI在28~31 kg/m2的T2DM患者CKD的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T2DM患者肥胖与CKD密切相关,肥胖的T2DM患者,特别是BMI在28~31 kg/m2,容易发展为CKD。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肥胖与CK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8至75岁诊断为T2DM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2,超重定义为24 kg/m2≤BMI<28 kg/m2。根据是否合并CKD,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CKD组和不合并CKD组。在不合并CKD的T2DM患者中,选取至少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按是否发生CKD分为发生CKD组和未发生CKD组。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随访的T2DM患者C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BMI截点与CK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19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CKD组620例,不合并CKD组2574例。与不合并CKD组相比,合并CKD组T2DM患者BMI明显增高(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肥胖、收缩压、舒张压、Hb、白蛋白、TG、TC、FPG及HbA1c为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058,95%CI 1.079~2.018),收缩压增高(OR=1.027,95%CI 1.018~1.035),TG增加(OR=1.087,95%CI 1.008~1.171),FPG增高(OR=1.042,95%CI 1.003~1.083)是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合并CKD组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共753例,其中,发生CKD组182例,未发生CKD组571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ST、TG及FPG后,超重为发生CKD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05~3.61)。RCS拟合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2DM患者BMI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关系,BMI在28~31 kg/m2的T2DM患者CKD的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T2DM患者肥胖与CKD密切相关,肥胖的T2DM患者,特别是BMI在28~31 kg/m2,容易发展为CK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隐匿性高血压(MH)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期间接受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且临床数据齐全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1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MH组(n=70)和正常血压(NT)组(n=61),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结果对两组患者肾脏损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MH发生率为53%;两组间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史、饮酒史、体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组体重指数(BMI)大于NT组(24.72±3.12对23.57±2.86,P=0.031),MH组微量白蛋白尿(MAU)发生率较NT组高(24.3%对4.9%,P=0.002);回归分析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与夜间动态平均收缩压(SBP)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P=0.021,0.024)。结论隐匿性高血压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以及MAU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9例,按血压水平分为3组,高血压1级组10例,高血压2级组34例,高血压3级组45例,检测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Scr)、尿素氮(BUN)、HbAlc、尿微量白蛋白(UAlb)、腰臀比(WHR)和体质指数(BMI),询问有无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等危险因素。结果 3组比较,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程、TG、TC、LDL-C、HDL-C、Scr、BUN、WHR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3组间UAlb、hs-CRP和HbA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高血压3级组较1级组和2级组明显升高;hs-CRP与UAlb、HbAlc呈正相关(r=0.323,P=0.004;r=0.283,P=0.013),UAlb与HbAlc亦呈正相关(r=0.599,P=0.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cr(OR=1.052,95%CI:0.997~1.110,P=0.043)、HbAlc(OR=2.475,95%CI:1.588~3.856,P=0.000)进入回归方程,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lb、hs-CRP和HbAlc互为相关,Scr、HbAlc是高血压患者MAU的独立危险因素。UAlb和HbAlc用于评估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87例T2DM患者根据ABI分为PAD组和非PAD组,进行病史回顾,体格检查,测定血脂、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T2DM合并PAD组与非PAD组相比,年龄大,病程长,BMI、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FPG明显增高,多因素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BMI、收缩压、TC、LDL-C、HbAlc是影响A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样是加剧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此类患者心血管危险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11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50例)和无大血管病变组(68例)。另选同期健康人70名为正常对照组。行静脉血APN,MAU等临床指标测定,计算相关指数及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与临床结合判断大血管病变。结果血清APN、MAU 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血清APN水平与MAU、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 c)、餐后2 h血糖(2 hPBG)呈负相关(P<0.0 5)。MAU与血清APN呈负相关(P<0.05),与BMI、SBP、FBG、TC、TG、HbA1c、2 h PBG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大血管病变与APN、MAU、SBP、LDL、TG、FBG2、h PBG相关。结论对于大血管病变,APN是保护因子,MAU是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科住院的T2DM患者450例,根据HGI将其分为低HGI组(150例)、中HGI组(150例)、高HGI组(15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HG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发生DN的影响因素,比较3组患者发生DN的风险。结果 3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UA)、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HbA1c、HGI、SCr、Ccr、UA、RBP、LDL-C与DN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HGI组患者发生DN的风险是低HGI组的1.822倍(OR=1.822,95%CI 1.149~2.890,P=0.011),高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781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75例)、早期DN组(188例)及临床DN组(11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检测血糖、HbA1c、血脂、尿酸、肾功能等,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眼底照相、下肢动脉彩超等检查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比较3组间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分析其与DN的相关性.结果 随DN进展,收缩压、糖尿病病程及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P均<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体重指数、腰围大于单纯糖尿病组(P均<0.05);临床DN组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组(P均<0.05);而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组(P均<0.05);临床DN组HbA1c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3组间血粘度、下肢动脉斑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475、27.708、143.600,P均<0.05).DN病变程度与体重指数、腰围、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下肢动脉斑块、DR呈正相关(r=0.121 ~ 0.420,P均<0.05),与HbA1c、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粘度呈负相关(r =-0.245-0.019,P均<0.05).DN的发生与尿酸[优势比(OR)=1.006,95%CI:1.003~1.008]、纤维蛋白原(OR=1.450,95% CI:1.106~1.900)及DR(OR=3.994,95% CI:2.612~6.108)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 尿酸、纤维蛋白原及DR是2型糖尿病患者D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 969例,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9例,单纯DR患者746例,未并发DN和DR患者614例,比较3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水平,分析DR合并DN的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R合并DN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因素预测DR合并DN的价值。结果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左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外,3组患者其余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6,95%CI 0.932~1.000; P=0.049)、白蛋白(ALB)(OR=0.872,95%CI 0.837~0.908; P0.001)、服用他汀类药物(OR=0.400,95%CI 0.265~0.606; P0.001)是DR合并DN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病程(OR=1.021,95%CI 1.005~1.037; P=0.011)、收缩压(OR=1.018,95%CI 1.007~1.029; P=0.002)、空腹血糖(OR=1.054,95%CI 1.002~1.108; P=0.040)、甘油三酯(OR=1.133,95%CI 1.021~1.256;P=0.01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55,95%CI 1.017~1.805; P=0.038)、血尿酸(OR=1.124,95%CI 1.016~1.244;P=0.023)、胱抑素C(OR=2.466,95%CI 1.495~4.068; P0.001)、眼底评分(OR=1.275,95%CI 1.088~1.494; P=0.003)、左室后壁厚度(OR=1.306,95%CI 1.051~1.622; P=0.016)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OR=1.578,95%CI 1.051~2.370;P=0.028)为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胱抑素C预测DR合并DN价值最高,AUC为0.677。结论 T2DM患者DR合并DN的患病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胱抑素C预测DR合并DN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李百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60-3062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肃省玉门市2型糖尿病(T2DM)人群肥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门诊规律就诊的160例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分组,观察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的变化。对T2DM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45.6%和18.8%,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是70%;DN患病率为26.3%,DN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6.9%,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25%。DM病程和WC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 DN发生和发展与中心性肥胖及DM的病程独立相关;重视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达到预防和减轻T2DM合并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间关系及MAU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按血压分级分为3组,高血压1级组14例,2级组42例,3级组55例。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RDW、MAU、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lc)、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询问高血压病程,调查有无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等危险因素。结果 3组比较,年龄、TC、TG、LDL-C、HDL-C、高血压病程、Scr、BUN、HbAlc、WHR、BMI、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3组间MAU、hs-CRP、R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3级组较1级、2级组明显升高[MAU:高血压1级组:(6.00±4.87)mg/24h,2级组:(7.37±5.86)mg/24h,3级组:(10.80±7.24)mg/24h;hs-CRP:高血压1级组:(1.11±0.48)mg/L,2级组:(0.90±0.35)mg/L,3级组:(1.49±0.79)mg/L;RDW:高血压1级组:(12.09±0.57)CV%,2级组:(12.20±0.69)CV%,3级组:(12.51±0.47)CV%,均为P0.05];hs-CRP与MAU、RDW均呈正相关(r=0.336,P=0.002;r=0.269,P=0.042),MAU与RDW亦呈正相关(r=0.278,P=0.04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cr(OR=1.131,P=0.032)、hs-CRP(OR=4.752,P=0.048)、RDW(OR=9.888,P=0.028)、糖尿病(OR=29.398,P=0.009)进入回归方程,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U、hs-CRP、RDW互为相关,血Scr、hs-CRP、RDW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MAU的独立危险因素。MAU用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肾脏并发症的危险程度及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T2DM,据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结果分成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及单纯T2DM组(B组),对两组病例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年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SBP、CRP、LDL-c、SUA是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及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成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T2DM患者180例,依据是否合并MAU分为两组:MAU组(n=60)和非MAU组(n=120)。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结果与非MAU组相比,MAU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肌酐(Scr)、斑块发生率、C-IMT、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博动指数(PI)均显著增高,而肾小球滤过率、管腔内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采用硬化斑块指数(CAS)分期的增高,患者MAU水平呈递增趋势(F=29.874,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MAU老年T2DM患者的C-IMT与MAU呈正相关。结论伴有MAU的老年T2DM患者C-IMT与MAU密切相关,检测T2DM患者的MAU可以对其心脑血管病变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易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已确诊为T2DM的7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CHD分为2组,其中单纯DM36例,DM并发CHD40例.2组病例均了解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及吸烟状况,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检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24h尿白蛋白量(UAE).结果①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BMI、DBP、TC、FBG、HDL-c、LDL-c、VLDL-C、GHbA1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吸烟率、病程、SBP、INS、TG、HOMA-IR及UAE、尿酸在DM并发CHD组明显高于单纯DM组(P<0.05).结论吸烟、糖尿病病程、BP、INS、TG及胰岛素抵抗(HOMA-IR)及24h尿白蛋白量、血UA是2型DM并发CHD的高危因素,应予以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诊治的273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按GFR水平分为三组,组1 GFR≥90 ml·min-1·1.73 m-2,组2 60 ml·min-1·1.73m-2≤GFR≤90 ml·min-1·1.73m-2,组3<60 ml·min-1·1.73m-2,观察临床及实验室各指标,分析老年T2DM患者肾脏损害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尿蛋白、血糖、血压及其病程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尿蛋白差异最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OR=1.112,95%CI:1.0771.322,P<0.05)、高血压病程(OR=2.013,95%CI:1.6451.322,P<0.05)、高血压病程(OR=2.013,95%CI:1.6452.451,P<0.05)、收缩压(SBP)(OR=1.078,95%CI:1.0042.451,P<0.05)、收缩压(SBP)(OR=1.078,95%CI:1.0041.203,P<0.05)和空腹血糖(FPG)(OR=1.124,95%CI:1.0981.203,P<0.05)和空腹血糖(FPG)(OR=1.124,95%CI:1.0981.422,P<0.05)是影响老年T2DM患者肾脏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肾脏损害早期即以白蛋白尿为特点,继而出现GFR下降;FPG和SBP及其病程是老年和非老年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