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掌握中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状况。方法 对2229名中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及B超等检查,研究脂肪肝的患病状况。结果 脂肪肝患病率为12.9%,性别、年龄对脂肪肝患病率无明显影响。仅15.6%脂肪肝患者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者占25.3%。脂肪肝患者多合并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高尿酸血症。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高尿酸血症均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高,必须加强脂肪肝的监测与防治,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择选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和对照组,通过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变化,来观察苯扎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苯扎贝特组在治疗后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显著;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在治疗后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说明苯扎贝特可能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良性影响,并且可能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健康检查明确脂肪肝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为科学防治脂肪肝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抽取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近2年20周岁以上体检人员,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测定体重指数、血压,空腹检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及ALT等指标。结果:1男女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50岁之前男女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50岁以后各年龄段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男性患者40-69岁各年龄段与总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年龄段患病率明显低于总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女性患者50~69岁各年龄段与总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39岁的患病率均明显低于总计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在50岁之前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50岁之后的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脂肪肝患者ALT升高、体重指数升高、高脂血症、高血糖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体重超重者高达70.5%远远高于非脂肪肝组的12.6%。结论:通过体检人群检查揭示鄂州地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3.0%,主要的相关临床表现有体重超重、高脂血症、高血糖症、高血压症、高尿酸血症。临床医生治疗脂肪肝时关键策略应是减轻体重和控制好上述可能造成重要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各种伴随疾病与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年至2004年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和血尿酸正常患者各225例(合并糖尿病各110例),对血尿酸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横断面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病例占同期住院老年男性患者的10.5%。高尿酸血症组合并肾功能异常远高于血尿酸正常组(27.6%vs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肌酐清除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O.01),冠心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异常等的患病率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高尿酸血症组的血尿酸与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肌酐清除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以痛风发生为临床特征者不到10%,合并肾脏功能异常者是血尿酸正常组的4.5倍,且常伴随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加以重视,尽早检出,综合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进行了肝脏B超检查的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超声影像的诊断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脂肪肝组(98例)和高血压未合并脂肪肝组(102例),分析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耐量试验各时段的血糖水平、胰岛素释放试验的胰岛素水平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升高、肥胖、糖负荷后3小时胰岛素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血压患者脂肪肝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血压合并脂肪肝组的HOMA-IR、TG、空腹和糖负荷后2、3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校正两组BMI后,上述差异仍然存在。结论(1)高血压病患者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空腹血糖升高、肥胖、糖负荷后3小时胰岛素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随着这些危险因素的聚集,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2)脂肪肝是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标志”,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脂代谢水平及脂肪肝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1例,以及血压正常者100例,抽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糖、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B超检测脂肪肝比率,同时测量体重及体重指数.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TG、TC、AST、血糖、血尿酸、肌酐水平及脂肪肝患病率、体重和体重指数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HDL-C低于血压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DL-C、ALT、尿素氮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体重及体重指数、TG、TC、AST、血糖、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其与高血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特征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93名老年人,以血尿酸≥420μmol/L为界限,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对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35%,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同时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不全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甘油三酯、血肌酐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常伴发肥胖、代谢异常和肾功能不全等,甘油三酯、血肌酐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体不同浓度的血尿酸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液尿酸(UA)、ALT、AST、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身高、体质量等指标,对计数资料采用2χ检验,计量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尿酸与ALT及AST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ALT、AST、TG、TC、HDL、LDL等检测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或〈0.01);随血尿酸水平升高,AST与ALT水平均明显升高,尿酸与AST、ALT间存在线性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AST、ALT水平升高有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肝脏转氨酶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920例老年男性,分析其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压、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920例老年男性非肥胖(BMI<28kg/m2)与肥胖(BMI≥28kg/m2)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111%和4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显著正相关(OR=3491,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呈正相关(OR=1539、1585,均为P<005)。当将肥胖和脂肪肝分别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脂肪肝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在男性老年人群中,脂肪肝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结果两组血糖、血脂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高于高血压病组(P〈0.05)。结论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尿酸血症,为预防脑卒中,除控制血压外,还应重视抗动脉硬化和降低尿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和糖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年龄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数据,比较高血压前期与正常血压人群的糖脂代谢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血压前期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前期组空腹血糖受损、单纯性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前期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和低HDL-C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老龄、肥胖、餐后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都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和HDL-C升高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其中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都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高且更易发生糖尿病和血脂紊乱。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前期和糖脂代谢干预,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和糖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年龄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数据,比较高血压前期与正常血压人群的糖脂代谢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血压前期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前期组空腹血糖受损、单纯性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前期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和低HDL-C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老龄、肥胖、餐后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都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和HDL-C升高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其中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都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高且更易发生糖尿病和血脂紊乱。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前期和糖脂代谢干预,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并探讨延安地区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资料完整的健康体检者,均接受人体学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生化及免疫学检查(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肾功能、病毒标志物)及超声检查。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共6236例健康体检者参与调查研究,约占延安市人口的3.76‰。其中男3532例,女2704例,平均(49.27±12.93)岁。B超共检出脂肪肝1602例,占25.69%,其中酒精性、可疑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占4.55%、7.08%及88.37%。脂肪肝组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过高、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等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饮酒、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尿酸(UA)、空腹血糖、糖尿病、高血压病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HDL-C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及糖尿病组较血糖正常组相比脂肪肝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1.584、2.638倍(P值均0.001);超重、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组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脂肪肝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1.627、1.796、9.544倍(P值均0.001);适量饮酒、过量饮酒组与无饮酒组相比,脂肪肝患病风险分别增加1.638、3.648倍(P值均0.001);肥胖加饮酒组较无肥胖和饮酒组相比,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了17.672倍(P0.001)。收缩压、舒张压、UA、TG、总胆固醇(TC)、LDL-C增高组及HDL-C降低组较正常组相比脂肪肝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1.835、1.768、1.821、4.524、1.569、1.824、2.72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TG及HDL-C异常的危险性增加最为明显。结论延安地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偏高,主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别、年龄、肥胖、饮酒、糖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可能机制及ALT在其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5例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95例;观察组又分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IU/L组50例,ALT<40 IU/L组55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LT>40 IU组组与ALT<40 IU组相比:冠心病发病率、血清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数目、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升高,AL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田阳县县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田阳县百育镇抽取六联、新民村≥22周岁的壮族居民,共774名,进行问卷、体检和血糖、血脂、血尿酸检测。结果田阳县壮族居民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5%和17.3%;与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年龄、有无肥胖、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胆固醇升高、有无甘油三酯升高等特征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田阳县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等代谢综合征观察指标是田阳县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代谢综合征对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除了血糖管理,还包括其他危险因素的管理,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人群血脂代谢异常的突出特点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不显著甚至正常,而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最近,国内外指南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做出了哪些改变呢?下面让我们去共同学习。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腹型肥胖等代谢综合因素有关。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抵抗等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产生过多和清除缺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其特征性的血脂谱包括:1)空腹和餐后TG水平升高,即使在空腹血糖和TG水平控制正常后往往还存在餐后高TG血症;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3)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且LDL-C发生质变,小而致密的LDL-C水平升高;4)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载脂蛋白Apo B100和Apo B48水平升高,Apo CⅢ水平升高,Apo CⅡ/Apo CⅢ以及Apo CⅢ/Apo E的比值升高。摘自《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相关阅读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我市城镇成年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发展趋势,同时试对脂肪肝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探求防治措施。方法通过询问病史、生活史及既往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脂、血尿酸、血糖、胰岛素、肝功能、华支睾吸虫抗体、肝脏B超等,收集2003-2005年连续3年来在我科健康普查的11956名成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医学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我市城镇成年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4.11%→16.33%→20.76%),其中以20~39岁患病率上升较明显,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脂肪肝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率为28.5%,饮酒、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华支睾吸虫病均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脂肪肝各危险因素按危险风险大小顺序排列如下:饮酒〉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华支睾吸虫病。结论中山市城镇成年人群近3年来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有呈年轻化的趋势,而且与华支睾吸虫病发病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脂肪肝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患者中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探讨两者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宝钢集团股份公司2001年1月~2002年12月参加体检的职工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在该研究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4.08%,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为11.16%;转氨酶异常的患病率为3.17%,脂肪肝患者中转氨酶异常的患病率为11.7%,转氨酶异常的患者中脂肪肝患病率为51.9%.根据是否患有脂肪肝和转氨酶异常,将研究人群分组后,发现在转氨酶异常的两组间(伴有和不伴有脂肪肝),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肥胖的患病率无差异,但伴有脂肪肝组的血脂、血糖、血红蛋白的水平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组(P<0.01);而在患有脂肪肝两组间(伴有和不伴有转氨酶异常),转氨酶异常组的年龄、BMI、血压和血红蛋白的水平以及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转氨酶正常组(P<0.01),而血脂、血糖的水平及高脂血症、IFG、糖尿病的患病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单纯脂肪肝对血脂、血糖的影响要大于其对BMI、血压的影响.脂肪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可能不仅仅是肝脏损伤的表现,还可能是年龄增长、肥胖和高血压加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周鱼  陈永东  施德毅  徐永红 《内科》2008,3(3):378-37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方法比较45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与41例2型糖尿病无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黏度等变化。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血黏度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血黏度增高等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斥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总胆同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腰围及C反应蛋白,按照颈动脉IMT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IMT增厚患者与IMT正常组比较,SB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BMI、W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TG、LDL—C在α口0.05水平上,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见血压、血糖、TC、TG、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高CRP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