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在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对16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下专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单纯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囊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8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在完全气腹下进行操作,无中转开腹,未进行肝门血管阻断。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单纯左肝外叶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1,切除肝脏的最大标本体积为20cm×7cm×4cm术后一例并发肝创面胆漏,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天即进食,1周左右出院,留置T管者出院时均行胆道造影未发现有残余结石,2~3周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是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技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部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用程序和人工相结合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象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的腹部脏器及其管道模型分别以STL格式输出,然后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平滑和可视化仿真手术。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大致位置、个数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及狭窄情况。仿真手术接近实际操作。本患者仿真手术结果显示结石无残留,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在手术方案的制定,术中取净结石,对胆道狭窄和扩张进行恰当的处理,对减少术后结石的残留和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疾病.鉴于结石、胆管狭窄引起胆管反复发作及晚期发生肝内胆管癌,肝叶切除已成为其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53例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内多发胆管结石患者共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均有胆管病发作史,均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经肝B超、CT诊断,确诊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其中患者结石位于左肝外叶、胆外胆管者共有26例,位于右后叶、肝外胆管、胆囊者共14例,位于左右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者13例,其中9例有1~3次胆道手术史.  相似文献   

4.
王树轩  刘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56+159-156,159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0月以纤维胆道镜治疗98例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中,单纯胆总管内结石66例(其中有3例小结石嵌顿于胆总管末端壶腹内),胆总管内结石合并有左肝管内结石1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有右肝管结石10例,胆总管结石同时合并有左、右肝管结石7例。伴肝内胆管结石32例中,结石从1级胆管延伸至Ⅳ级胆管者11例,多为铸型结石。1次取尽结石61例,经2次或多次取尽结石31例,取石次数最多的1例达6次(取出结石大小不等100余枚)。本组有6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尽,其中结石位于小胆管内,胆道镜无法到达或小胆管开口封闭无法进行取石3例,治疗过程中患者放弃治疗3例。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是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树轩  刘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4-175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10例,切开胆肠吻合口,取净结石,重建吻合口。对伴有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结石形成的患者,配合胆道镜取净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与空肠吻合,伴有肝左外叶胆管多发结石,肝左外叶萎缩1例,切除胆总管囊肿,取净肝胆管内结石,切除萎缩的肝左外叶。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伴发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急性化脓性鹏管炎1例,急诊手术,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取出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留置T管,术后多次以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百。结论: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狭窄及并发结石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胆肠吻合方式、技术缺陷是再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笔者报告了经手术及其他方法证实的30例低位胆道梗阻病例的CT表现,并对由恶性肿瘤、结石、炎症引起低位胆道梗阻的CT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恶性肿瘤病例胆肿管、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胆总管下端突然截断或变形;结石病例胆总管、肝内胆总管中度~明显扩张,胆总管内可见结石;炎症病例胆总管、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对诊断低位胆道梗阻的病因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帮助了解其表现机制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21例患者均属单发低密度病灶;部位:肝左叶12例(57%),肝右叶8例(38%),同时侵犯肝左右叶1例(4.8%);大小:2.5~6.8cm;密度:密度均为低密度且基本均匀,其中6例病灶中央有更低密度区,CT值均小于50HU;边缘: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67%),边缘较清楚,类圆形或圆形7例(33%),与正常肝实质分界不清;其他征象:肝内胆管扩张者11例(52%),肝包膜内陷回缩3例(14%),肝内结石5例(24%),腹膜后及肝门部淋巴结肿大者5例(24%);增强扫描表现:病灶呈轻到中度强化,呈"慢进慢出"特点。结论: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92年3月~1997年7月,共作胆囊切除术100例,98例采用胆囊三角外侧缘进路的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8例中,男16例,女82例,男女之比为1:5.1。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47.9岁。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样病变89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癌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1例,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右肝叶萎缩1例,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方法:对1995年3月~1998年7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108例,采用手术89例,其中左肝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44例,左肝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Roux-y吻合术者9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者17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7例;左肝外叶切除加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1例。结果:术后经BUS及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门诊随访3~36个月无复发。提示:对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联合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通过总结36例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方法及肝叶切除术的应用。结果 3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仅2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1例胆管炎再发入院。结论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本术式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复杂的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对于难取性结石(其结石>1 cm或者嵌顿结石),对其的治疗处理一直是困扰胆道外科的一个难题[1]。本研究探讨采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残余难取性结石的疗效及护理配合工作,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复杂性残余难取性结石患者共4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4069岁,平均(57±7)岁。其中左右肝内胆管以及胆总管结石患者16例、胆总管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9例、胆总管合并右肝内胆管结石6例、左肝管结石7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2岁,主因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间断性上腹部疼痛27年入院.B超示:"胆总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ERCP显示:"肝内外胆管充盈欠佳,左右肝外胆管分杈较低,右肝管可见一约2.5cm×1.0cm结石阴影,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1cm,其内可见一约2.6cm×3.0cm椭圆型结石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胆总管末段结石患者检查中彩色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末段结石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手术治疗结果,总结超声检查应用效果。结果 64例患者被明确诊断为胆总管末段结石,其中58例患者伴肝外胆管扩张,6例患者伴肝内胆管扩张,6例患者因胆总管末段显示不清,且未见结石强回声光团而漏诊,超声诊断率为91.43%。结论超声检查是一项无创伤、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高的检查方式,在胆总管末段结石的检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 ,对 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行肝叶部分切除 ,辅以肝肠吻合或T管引流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病人男 10例 ,女 30例 ,年龄在 30~ 76岁 ,平均 46岁 ,第一次手术者 32例 ,2次以上手术者 8周 ,其中2例为 4次手术。术前均经B超、CT或PTC、ERCP检查确诊 ,左肝管结石 36例 ,右肝管结石 2例 ,左右肝管结石 2例 ,合并胆总管结石 13例 ,合并胆囊结石 18例。1 2 手术方法 左肝外叶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13例 ,左肝外叶切除、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3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伴寒颤发热20余年为主诉入院,经CT检查发现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大量结石并左肝内胆管扩张,同时发现该患者脾及胃大部位于左侧肝下,胰呈半环状位于中腹部(见图1),胸片未发现心脏反位。择日手术,术中发现胃大弯位于左上,贴于左外叶下方,脾位于肝门后下方。门静脉位于胆总管前方.胰腺位于门静脉及胆总管后方。切除左半肝,利用剥离的胆囊自门脉下方提出胆总管,侧方切开取石后置入T管。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B超、CT、直接法胆道造影如ERCP、PTC等,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最高的是ERCP。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应用于临床以来,为胰胆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我科2002~2003年对疑有胆系结石61例患者行MRCP检查,现对MRCP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利用胆道镜灵活的转向、柔和的弯曲性,对腹腔镜下剖开胆总管的远端及肝内胆管进行探查、术中取石、狭窄胆管的治疗。结果本组72例胆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单纯胆总管结石51例,术中取净47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12例,术中取净5例;肝内外共存结石9例。术中取净4例;伴有肝内胆管狭窄2例,Oddi括约肌狭窄1例。对2例肝内胆管狭窄及1例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结论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及取净率;同时可以对胆管及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诊断和术中治疗,提高了腹腔镜胆管结石Ⅰ期治愈率,达到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利用胆道镜灵活的转向、柔和的弯曲性,对腹腔镜下剖开胆总管的远端及肝内胆管进行探查、术中取石、狭窄胆管的治疗。结果本组72例胆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单纯胆总管结石51例,术中取净47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12例,术中取净5例;肝内外共存结石9例,术中取净4例;伴有肝内胆管狭窄2例,Oddi括约肌狭窄1例。对2例肝内胆管狭窄及1例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结论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及取净率;同时可以对胆管及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诊断和术中治疗,提高了腹腔镜胆管结石一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到2010年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52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手术中采用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中的符合率为76.91%,采用CT诊断结果符合为86.54%,采用B超和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6.15%。左右肝管结石进行肝叶切除术治愈率为92.31%,两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单侧肝叶切除加肝胆管取石以及手术后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术治愈率67.31%。结论 B超和CT技术联合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中明显优于单独用B超或者CT的诊断结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段是采用肝段或者肝叶切除术;同时实施肝叶和肝段切除术和手术后胆道镜取石结合疗法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宋彦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57-558
目的探讨分析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52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手术中采用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中的符合率为76.91%,采用CT诊断结果符合为86.54%,采用B超和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6.15%。左右肝管结石进行肝叶切除术治愈率为92.31%,两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单侧肝叶切除加肝胆管取石以及手术后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术治愈率67.31%。结论 B超和CT技术联合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中明显优于单独用B超或者CT的诊断结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段是采用肝段或者肝叶切除术;同时实施肝叶和肝段切除术和手术后胆道镜取石结合疗法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